历史人物 周武帝灭佛真相

Posted 皇帝

篇首语:送饥者一条鱼,只管一天不饿;教他学会捕鱼,能使他永不受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周武帝灭佛真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周武帝灭佛真相

> 周武帝   从假皇帝变为真皇帝的周武帝,所做第一件大事,很多人想不到:灭佛。   本站网上有很多人很类似,但凡被称为“武帝”的皇帝,除了在武力方面很有成绩之外,在文化领域也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个“武帝”是秦始皇,虽然他坚持用“始皇”来称呼自己,但是如果放在后代,他的称号逃不过一个“秦武帝”。他搞了一个“焚书坑儒”,把各种各样的“闲书”都给烧光,一本都不准留,把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的“儒生”都活埋了,不准他们说话。   第二个“武帝”是汉武帝,他也搞了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汉朝初期,大家都是道家的忠实粉丝,但是汉武帝却是个儒家的支持者,他规定,以后儒家才是汉朝的第一学术,其他的都不入流。   第三个“武帝”是晋武帝,西晋的皇帝司马炎,他的文化政策是“奢侈”,他鼓励全国人民,生活的要奢侈一点,再奢侈一点。   第四个“武帝”就是周武帝宇文邕,他的政策不逊色于前辈,他决定“灭佛”。他要把佛教从北周的土地上抹去。   周武帝要消灭佛教,这可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如果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就罢了,杀的是一群读书人,大家都手无缚鸡之力,想抓就抓,想杀就杀。   周武帝是要灭佛,佛教是宗教,宗教和读书人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是宗教。   据说西方有将近八成的人都信仰基督,而非洲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相比较下来,中国却是这个世界上少见的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这种宗教信仰不是我们平常烧香拜佛之流,而是按照宗教规定的去生活。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靠不住的。   即使信仰的人多,那又能怎么样呢?为什么说周武帝灭佛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呢?   宗教在中国的力量没有干涉过国家政治,但是总有人找它们麻烦。   在中国本站网上,佛教是很重要的本站网地位的,但是,却发生过多次灭佛事件。最有名的有三次,北魏的太武帝灭佛、北周的周武帝灭佛,唐朝的唐武宗灭佛。   三个皇帝都是“武帝”,可见,佛教在崇尚军事的皇帝心里,一直都没有什么好印象。   这究竟是为什么?   567年,当宇文邕还是一个傀儡的时候,有人上书劝他灭佛,这个人叫卫元嵩,他的理由是:古代那些没有佛教的国家,比如尧舜禹的时候,国家都很安定,但是现在有了佛教,国家反而动荡不安,比如南边的齐国和梁国,因为信奉佛教都亡国了。可见这佛教不是什么好东西,应该铲除掉。只要我们的国策利国利民,有没有佛教都一样。   卫元嵩的理由很荒诞,这些都是现象,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有心的人就会想,为什么佛教一直说有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可是南边的齐国和梁国却都亡国了呢?   周武帝心里也会想:也对啊,不是说佛教很好吗?为什么有佛教的国家却亡国了呢?难道佛教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   其实,有卫元嵩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两百多年以后,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杜牧,他写过一首诗,和卫元嵩的看法不谋而合。   这首诗这样写: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的意思是,你看南朝的佛寺这么多,但是崇尚佛教的国家却相继亡国,至今这里还有这么多的佛寺,恐怕不是什么好现象。   杜牧反对佛教,当时的唐朝也是佛教盛行,而北周的时候,佛教也盛行。   很多事情,不是无法理解,而是你不知道要去理解。一旦你用心去思考,你就会发现本质。周武帝就是这样的人。   周武帝明白,佛教不是错,错的是过于流行。   为什么那么流行?第一是人为原因,第二是社会原因。   前面提到过,那个丧心病狂的胡太后,为了给自己赎罪,开始宣传佛教,这是具有名人效应的。胡太后是个名人,她宣传佛教就和做广告一样,会有很多人相信。   很多人心里会这样想:连罪大恶极的胡太后都可以通过佛教赎罪,那我那么一点小罪过,成佛是不成问题的。既然可以成佛,为什么不信佛呢?   另外,佛教的宗旨是让人相信,人是有来世的,现在吃苦是为了来世的幸福,只要你忍耐住痛苦,等你死了你就会获得解脱。   这可是很有诱惑力的,皇帝喜欢,老百姓也喜欢。  皇帝喜欢,是因为老百姓都忍受不公,忍受压迫,忍受痛苦,那么社会秩序肯定会好很多,也没有人反抗,皇帝的位子坐得稳。   老百姓喜欢,是因为老百姓那个时候的生活很艰难,到处都是战争,到处都是贪官污吏,到处都是大家族的压迫,日子连猪狗都不如,但是如果信奉佛教,死了之后会有好的生活,有饭吃,有衣服穿,还没有人来收税,还不需要当兵。有这么大的诱惑,谁不信奉?   还有更大的诱惑,皇帝想让老百姓信佛,就需要加大对佛教的投资,就需要改善佛教的生存环境,www.cha138.com于是就奖励寺庙很多财产,比如金银、土地、仆人。   于是,寺庙的人生活条件很好,有钱、有车、有田、有房、有仆人。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不用交税,只要你是和尚,你就享受一辈子的免税政策。   这种政策的诱惑力是极大的,很多穷人,甚至很多有钱人,都去当和尚。   这样一来,寺庙就像牛皮癣一样在北周的大地上蔓延,五步一寺,十步一庙。无数人躲进了寺庙当起了和尚。结果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减,劳动力大减,将近十分之一的人都变成了和尚。   谁来种田?谁来当兵?   周武帝想统一天下,这就需要钱和兵,而佛教刚好把这两个东西夺走,周武帝当然不能忍。   不能忍,那就灭了它吧。   572年,周武帝杀死宇文护,大权独揽,573年的年尾,周武帝召开了一个全国宗教人士座谈会,这个座谈会的目的是要给儒教、道教、佛教排个顺序。按照周武帝的想法,儒教是第一名,道教是第二名,佛教是第三名。   其实,这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周武帝希望通过和缓的手段让佛教主动退出本站网舞台,好给周武帝的计划让路,什么计划?   这个时候周武帝正在准备进攻北齐,所以,他召开这个座谈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佛教的人提个醒,警告他们:你们给我悠着点,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否则的话,凭借当时佛教的地位,周武帝难道是吃饱了撑的?跑过来开个会让大家来排排名次?也没什么好排的,肯定是佛教第一,周武帝没有理由把佛教放在最后一位。   但是佛教中人显然是佛经念的太多,大脑不灵光,我小时候喜欢看书,经常晚上藏在被子里看,我爸就经常说我:你别整天看书,当心成了书呆子,什么都不懂。   我不知道我自己是不是一个书呆子,但是参加本次会议的那些僧人却一定是书呆子。他们不明白周武帝的真实用心。   他们不但不明白,他们还很愚蠢。   佛教的人在座谈会上,没有秉承和谐、友好的风格,他们开始不停的争辩,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凭佛教如今的发展,怎么能排到第三位?佛教排第二,没有人敢排第一。他们同时还说,皇帝这样做,是对佛教的不敬,是对佛的不敬,会遭到惩罚的。   你不明白也就罢了,你还和周武帝对着干,皇帝岂是你能随便骂的?   周武帝生气了,真的生气了,他心想:我给你们面子,你们不要面子,反而来批评我?不想活了吧?皇帝说你是第三,你说你不是第三,难道你们连皇帝的话都不听?你们到底有什么目的?是不是想造反?   五月份,周武帝发布命令,开始大规模地消灭佛教。这一次,连道教和一些其他宗教也牵涉其中,道教是北魏时期流行的宗教,而周武帝想彻底与过去撇清关系,开创属于自己的大时代。   周武帝命令:烧毁所有的经书,砸烂所有的佛像,所有的和尚和道士全部还俗,没收寺庙、道观的土地,书上没有记载的宗教,全部属于邪教,一律格杀勿论。   在灭佛的过程中,遭遇到的压力和阻力可想而知,贵族信佛的人不在少数,平民虽然没有地位,但是愤怒的情绪却在积蓄。   577年,周武帝率军攻占北齐的都城邺城,灭亡北齐,北齐推崇佛教的狂热情绪不在北周之下,甚至比北周还要过分,周武帝于是继续他的灭佛政策,这一次他的手段更加激烈。   他下令摧毁北齐境内所有的寺庙,大约三万座寺庙被捣毁,同时,大约300万和尚被迫还俗,这个数字是当时全国户口的十分之一,而且全部都是劳动力,我们可以想见,北朝的佛教盛行到怎样的地步。   眼看佛教被摧残,一个大和尚慧远威胁周武帝说:你依仗你皇帝的身份,打击佛教,等你死了之后,地狱里你就不是皇帝了,到时候看我们怎么收拾你。   周武帝对此嗤之以鼻,在他的心里,甚至在秦始皇,在汉武帝等人的心中,死后会是什么样的境遇,根本不在他们的计划内,他们的日程表里,只有统一和伟业。   所以秦始皇修建兵马俑,那是秦始皇带到地狱去的军队,是准备死后继续战争,统一地狱用的。他们根本不会害怕任何东西。区区佛教又哪能阻止他?   在经过周武帝狂飙突进的灭佛运动之后,北周的实力大增,税收年年成倍数的增加,就业率上升,失业率下降。   即使不提那些还俗的劳动力是一笔多大的财富,仅仅是节省下来的土地和贡品,北周的财政负担就下降了一半。   对于老百姓来说,不能信奉佛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随后他们就转变了看法,因为僧人的减少,劳动力增加,土地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大大降低,还省下了香火钱。   人都是很现实的,对于百姓来说,来世毕竟看不见,摸不着,活着的时候能舒服一些,他们就很满足了。   消灭佛教,周武帝的实力增加了数倍,很快,他发动了对北齐的战争。

相关参考

唐朝历史 唐武帝灭佛 “三武一宗”为什么要灭佛

灭佛佛教自汉明帝传入中土以来,曾几度辉煌。佛教最兴盛的时候是在南北朝时期和中唐、晚唐时期。当时人们对佛教的狂热毫不亚于一场全国范围内对某些人的极端崇拜。如有人当着大众面前割取自己身上的肉去喂鸟,遍体流

南北朝时期的兴佛运动严重影响国力 周武帝灭佛

从假皇帝变为真皇帝的周武帝,所做第一件大事,很多人想不到:灭佛。历史上有很多人很类似,但凡被称为“武帝”的皇帝,除了在武力方面很有成绩之外,在文化领域也都有很大的影响。第一个“武帝”是秦始皇,虽然他坚

政治谋略 北魏太武帝为什么要灭佛

北魏太武帝为什么要灭佛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朝代,由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太武帝拓跋焘是北魏第三任皇帝。公元424年,道士寇谦之来到北魏都城平城①宣扬道法,并把道家经典之书献给太武帝。刚开始,不止太

北魏太武帝灭佛

  佛教从东汉后期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了大发展。佛教的畸形发展给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所以,有见识的君主便开始禁佛和毁佛,并展开了广泛的斗争。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征北战,统一了中国长

南北朝时期的兴佛运动严重影响国力 周武帝灭佛

从假皇帝变为真皇帝的周武帝,所做第一件大事,很多人想不到:灭佛。历史上有很多人很类似,但凡被称为“武帝”的皇帝,除了在武力方面很有成绩之外,在文化领域也都有很大的影响。第一个“武帝”是秦始皇,虽然他坚...

中国历史 公元445年太武帝灭佛

公元445年太武帝灭佛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势力渐强,信佛者日多。到南北朝时,从皇帝、嫔妃、公主、诸王到世家大族大都信佛。中原人民为了逃避政府的沉重徭役和租调,也纷纷出家。寺院数量和僧尼人数激增。

北周武帝宇文邕虔心向佛为何下令灭佛

在当代年轻一代看来,北周武帝宇文邕这个皇帝其实并不是怎么出名的,毕竟他既没有像秦始皇一样统一天下,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政治贡献夺人眼球。人们都知北周后的隋朝统一了国家,宇文邕比起隋文帝来说要逊色很多。

北周武帝宇文邕虔心向佛为何最终下令灭佛

在当代年轻一代看来,北周武帝宇文邕这个皇帝其实并不是怎么出名的,毕竟他既没有像秦始皇一样统一天下,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政治贡献夺人眼球。人们都知北周后的隋朝统一了国家,宇文邕比起隋文帝来说要逊色很多。

北周武帝宇文邕虔心向佛为何最终下令灭佛

在当代年轻一代看来,北周武帝宇文邕这个皇帝其实并不是怎么出名的,毕竟他既没有像秦始皇一样统一天下,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政治贡献夺人眼球。人们都知北周后的隋朝统一了国家,宇文邕比起隋文帝来说要逊色很多。

南北朝,十六国君主对儒释道选择,太武帝灭佛,孝文帝儒释并用

导语,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发展,十六国君主对儒释道的选择,重点讨论太武帝和孝文帝时期,太武帝灭佛,孝文帝儒释并用我国历史上有三个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这三个时期战乱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