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好大喜功的帝王
Posted 皇后
篇首语: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好大喜功的帝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好大喜功的帝王
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帝王,从他的年号“大业”就可看出,他崇尚的是建立千秋万代的胜德大业。于是刚一登基,就派出将领韦云击败契丹。两年之后,又开始大规模地开发经营西域。打败了西突厥的处罗可汗,又击败了吐谷浑,将其领地建成四郡,派遣官员治理。西域已经平定,隋炀帝就用金钱来引诱西域的商人来朝贸易,命令西域商人所经过的地方郡县要殷勤招待,在他们走的时候,还要给予很多的赏赐。在大业六年(610年)正月十五,他又在洛阳端门盛陈百戏,迎接西域诸胡酋长,前后达一个月之久,音乐声传数十里,通宵达旦,灯火照耀天地,费用无算。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也始于这一年。而且,隋炀帝还特地下令装点市容,要求店铺整齐划一,帷帐盛丽,珍宝充积,人穿华服;卖菜的地方要铺上昂贵的龙须草编的席子,街道两边的树上也要披绸挂缎装扮得五彩缤纷。诸朝商贾经过,酒店老板要邀入进餐,吃饭喝酒不要钱,还要谎称:“我朝富裕,客人吃饭是向来不收钱的。”于是“胡客皆惊叹”。但隋炀帝这般苦心造就“面子工程”,终究还是被人看出破绽来。有些胡人看到街上的树木都用高级绸缎包裹,就说:“中原也有好多衣不蔽体的穷人,为什么不把这些布给他们做衣服,却用来缠树?”可见隋炀帝此举,无非是想向四邻夸功显富,炫耀政绩而已。但“虽有荒外之功,无救域内之败”,如此滥赐横赏,最终还是要转嫁到百姓头上。不过,这种面子工程比起发动大规模战争讨伐高句丽来,在危害百姓方面还算是要小得多了。而隋朝最后也就栽在这三次对高句丽的征伐上,最终亡国。高句丽是隋朝东边最强盛的邻国,隋文帝的时候曾侵犯过隋朝疆界。隋炀帝即位,命令高句丽王前来朝见,高句丽王没有答应,于是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便以此为由,出兵高句丽。他先命人督工在东莱海口造战舰三百艘,又大肆征发民夫,路上几十万人填溢道路,昼夜运输战具粮食。而那些造船的工匠,昼夜站立于水中,腰以下的身体都生满蛆虫。一时间死者无数,天下骚动。于是邹平王薄、清河窦建德等人起义,号召民众“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砍头何所伤”。百姓苦于徭役,纷纷响应,朝廷派人镇压,却“群盗蜂起,不可胜数”,一直没有镇压下去。 但隋炀帝对于这么几个“盗贼”并不放在心上,他亲自指挥大军,号称二百万,出征高句丽。史称“近古出师之盛,www.cha138.com未之有也”。但因为长途征战,士兵士气很低。在作战的路上有的将很重的粮食都扔掉了,等到后来缺少粮食时无法再坚持作战,只好退兵。半路上又遇到了高句丽军队的伏击,结果大败而归,最后仅有二三千人返回。第一次征伐失败。一次失败,隋炀帝并不死心,又在大业九年(613年)再次御驾亲征高句丽,这次刚到达前线,后方就出现了杨素儿子杨玄感的反叛,洛阳被重兵围攻。杨广听到消息,赶忙退兵救援洛阳。军资、器械、攻具及营垒都丢弃在了前线上。第二次出征又虎头蛇尾地收场了。隋炀帝当然不甘心,于是在平定了杨玄感的叛乱之后,又于大业十年(614年)二月,下诏征发天下兵马百道俱进,第三次伐高句丽。但此时民变不断,人心离散,一路上士卒相继逃亡,军队越走越少。而所调征的军队也有很多失期不至,有些半路逃亡,有些路中为义军所阻,就地和当地人一起造反了。不过这次在平壤附近,隋朝的水军打败了高句丽军队,高丽因几次大战,国内困弊不堪,遣使请降,隋炀帝就趁此台阶罢兵。三征高句丽,最终还是无果而终,而此时隋朝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不顾臣下反对,第三次到达了扬州。由于杨玄感造反时已经焚毁所有龙舟水殿,他又下诏重新制造几千艘大小船只,形制比先前更宏丽精制。此时天下糜烂已极,不仅民众群起反叛,连勋贵大臣也巧立名目起兵,不听朝廷节制,占据重要城镇。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攻占都城长安,迎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隋炀帝内心深处已经明白天下纷乱是无法收拾的了,因此无心北归,留在扬州成日与宠幸妃嫔千余人饮酒作乐,荒淫日甚。但他心中的烦闷是这种淫乐的生活所消解不了的,每天要由好几个嫔妃轻轻摇晃着他才能睡着。尽管如此,他还强作达观,萧皇后劝他外边群盗蜂起,要以社稷为重。他就说:“人生能几何,想也无用,别说那些烦心事了。”又宽慰萧皇后:“那么多的人想把我赶下去,代替我来做皇帝。我就是被赶下去了,也能做个长城公,你也能做第二个沈后,咱们还是喝酒吧,何必自寻烦恼。”长城公是陈后主降隋之后的封号,沈后则是他的皇后。 隋炀帝已经很清楚,自己要遭到像陈后主那样的亡国命运了。不过,他也不免为自己的性命担心。一天,隋炀帝对着镜子发呆,然后对皇后说:“这么好的头颈,会是谁来砍呢!”皇后大惊,问何以言此。隋炀帝就苦笑着说:“贵贱苦乐,往复循环,有什么值得悲伤呢。”为了以防万一,他甚至将毒药带在身上,免得被人折磨,不得好死。 >相关参考
中宗汉宣帝我认为才是西汉王朝最为明君最为雄主的一位帝王,文治武功!西汉王朝只给4个帝王有庙号,除了太祖,武帝,文帝等,接下来的就是汉宣帝的中宗皇帝了武帝好大喜功,要不是前两任文景之治留下的底子,刘
乾隆皇帝是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人(含太上皇期间)。他在位期间,清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作为一个好大喜功、附庸风雅的帝王,他总是喜欢折腾出一点新东西,以显得与众不同。哪怕在中外文化交流时,也得闹出点新东西才
蔡京、童贯等人在把国内搞得混乱无比之时,又极力怂恿徽宗收复燕云十六州。自宋朝建立后,收复燕云地区一直是自太祖以来历代帝王的梦想。徽宗好大喜功,更想完成祖宗未竟之业,以建立“不朽功勋”。 早在政和
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只有众人自己把握了。 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
如何评价朱棣的历史功绩?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 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
明朝第三位皇帝: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只有众人自己把握了。> 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
公元前116~前111年这五年间,汉武帝的政治、军事、经济发展达到了顶峰。> 继大败匈奴之后,又开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平定了两越、西南夷,大汉王朝开疆拓土,声威远播。>> 随着盐铁官营、统一货
导读:一提到大明王朝,很多人都称之为最有骨气的朝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史曾这样评价明朝:“治隆唐宋,远迈汉唐”。但是,若仔细分析明朝16位皇帝所作所为,几乎每个都堪称传奇
历史秘闻 明朝最“窝囊”的皇帝,好大喜功残害忠良,却因一事名垂青史
导读:一提到大明王朝,很多人都称之为最有骨气的朝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史曾这样评价明朝:“治隆唐宋,远迈汉唐”。但是,若仔细分析明朝16位皇帝所作所为,几乎每个都堪称传奇
嗨~,几日没更新,你们想我了吗?最近阿青算是忙了几天,不过忙里偷闲,几乎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我都是在听单田芳单老的评书《隋唐演义》,一集都没落下,那叫一个过瘾,讲真的,单老一个人的表演,比电视剧里一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