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魏景王,与赵国结盟并提出合纵抗秦

Posted 国君

篇首语:艺术是生活的镜像,生活给了艺术再创造的灵感和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魏景王,与赵国结盟并提出合纵抗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魏景王,与赵国结盟并提出合纵抗秦

人物生平

魏景王,姬姓,魏氏,名增,一名午,是魏安王之子。魏安王在位时,将儿子魏增立为太子。魏安王三十四年(秦王政四年,公元前243年),魏安王去世,太子魏增即位,是为魏景王。同年,魏景王的叔父信陵君魏无忌去世。

魏景王元年(秦王政五年,公元前242年),秦国国君秦王政派将军蒙骜率军攻打魏国,夺取魏国的酸枣、燕邑、虚邑、长平、雍丘、山阳城等二十座城池,将其设置为东郡。

魏景王二年(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魏、韩、赵、卫、楚五国联合攻打秦国,夺取秦国的寿陵,秦王政派出军队抵御,于是五国撤军。同年,秦军夺取魏国的朝歌。

魏景王三年(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秦军夺取魏国的汲地。

魏景王五年(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秦军夺取魏国的垣邑、蒲阳、衍邑。

魏景王十二年(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魏景王向秦国献地,秦国设置丽邑。

魏景王十五年(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魏景王去世,其子魏假即位,史称魏王假。

史籍记载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

家庭成员

父亲:魏安王

儿子:魏王假

<dl collapse="" nslog-area="" log-set-param\\"="" data-nslog-type="\\&quot;2\\&quot;" log-set-param="\\&quot;ext_reference\\&quot;">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苏秦简介

苏秦师从鬼谷子,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

历史人物 楼缓是秦国的丞相吗

  公元前297年,秦国正是秦昭襄王赢稷执政,这一年,秦国和赵国、宋国结盟,对抗合纵抗秦的韩国、魏国以及齐国。对于和赵国、宋国联盟这一策略的提出者,便是秦国的丞相楼缓。  楼缓是赵国人,曾经因为赵武灵

楼缓是秦国的丞相吗?他是怎么死的?

  公元前297年,秦国正是秦昭襄王赢稷执政,这一年,秦国和赵国、宋国结盟,对抗合纵抗秦的韩国、魏国以及齐国。对于和赵国、宋国联盟这一策略的提出者,便是秦国的丞相楼缓。  楼缓是赵国人,曾经因为赵武灵

历史人物 苏秦,戴六国相印,合纵抗秦

人物生平坎坷之路苏秦家里以务农为生。早年到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师,与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穷困潦倒,狼狈而回。家人都私下讥笑他不治生产而逞口舌之利,舍本逐末。苏秦甚感惭愧,于是闭

历史人物 苏秦,戴六国相印,合纵抗秦

人物生平坎坷之路苏秦家里以务农为生。早年到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师,与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穷困潦倒,狼狈而回。家人都私下讥笑他不治生产而逞口舌之利,舍本逐末。苏秦甚感惭愧,于是闭

历史人物 大良造公孙衍,在史上曾主张诸国合纵抗秦

人物生平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为大良造,后居魏国。楚使者陈轸,也是一个纵横家,他经过魏国时,献计于公孙衍。他说“魏相田需约诸侯纵亲,楚王疑而未信。如果您请于魏王,说您与燕赵之王有

历史人物 公孙衍为什么主张合纵抗秦

公孙衍为什么主张合纵抗秦?公孙衍担任过哪三国相事?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公孙衍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挺有意思的啊,先前他是秦国的,而且还帮助秦国夺取了非常重要的河西地区,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外交家,他主张诸国合纵抗秦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公孙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外交家,他主张诸国合纵抗秦”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那时候七国争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开放,

苏秦是如何做到让六国国君合纵抗秦的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当他年轻的时候,曾经穷困潦倒。但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后,他又一次游历天下。纵然开始的时候不顺利,然而很快就身配六国相印,其队伍庞大胜过诸侯。那么,苏秦是如何配得六国的相印呢?

春秋战国 第21节 庞柱国

  赵王也想有所作为,就派人联络各国想效仿信陵君、平原君的故事,演一场“合纵抗秦”的好戏,就在这时,边报到了:燕国以剧辛为大将,领兵十万来伐赵国。>>  这个剧辛本来是赵国人,在赵国的时候,和赵国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