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朝神宗朝总兵杜松简介,神宗朝总兵杜松怎么死的

Posted 总兵

篇首语:菜能吃,糠能吃,气不能吃;吃能让,穿能让,理不能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朝神宗朝总兵杜松简介,神宗朝总兵杜松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朝神宗朝总兵杜松简介,神宗朝总兵杜松怎么死的

人物生平

勇猛悍战

杜松于万历年间由舍人从军,累功为宁夏守备万历。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被迁为延绥参将。当时杜松号称“杜黑子”,交锋时掳起两臂,乌黑如漆,持着金刀乱砍。镇守陕西时,与胡人大小百余战,战无不胜,被塞外民族皆称其为“杜太师”。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擢为署都督佥事,代替李如樟镇守延绥。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河套的蒙古人进犯安边、怀远,杜松大破之,不久改镇蓟州。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夏, 被授为总兵,接替李成梁镇守辽东。期间作战不利,一气之下焚烧粮草,被下狱处置。杜松感到很惭愧,数次自毁甲胄,声称欲削发为僧。当时朝臣都可惜杜松的勇武,但因杜松的为人,没人替他说话。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盘踞河套的蒙古人大举进犯内地,杜松被重新启用,率领轻骑捣火落赤营。斩敌二百余。

踏雪冒进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因蓟、辽多事,特设总兵官镇守山海关,令杜松担任总兵。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张承J战殁,朝廷下令杜松驰援辽阳。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决定对建州女真用兵。总兵杨镐分兵四路,由四个总兵官率领,进攻赫图阿拉。中路左翼是山海关总兵杜松;中路右翼是辽东总兵李如柏;北路是开原总兵马林;南路是辽阳总兵刘铤。杨镐本人坐镇沈阳,指挥全局。二月二十八日,时西路军杜松,从沈阳出发,到抚顺关稍作休息,杜松为抢头功心切,于是星夜列炬,一日内冒雪急行百余里,二月二十九日直抵浑河岸,此时杜松得知后金兵约一万五千人正于铁背山上的界凡城修筑防御,企图阻挡明军前进。因界凡城形势险要,是后金都城赫图阿拉的咽喉要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界凡城北,便是浑河东岸的吉林崖,为界凡第一险要之处,界凡城南为扎喀关,为界凡另一处险要之地,扎喀关旁苏子河对岸是萨尔浒山。皆距后金都城赫图阿拉只有百余里。过了界凡之后便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因此界凡地位极度重要,于是杜松便将大军兵分二处,分两万人于萨尔浒山(今抚顺大伙房水库一带)麓扎营,杜松亲率轻装一万人渡过浑河,进攻界凡城下以北的吉林崖。但是此时杜松只知后金军在界凡城上防御的情报,却未得知后金已经向界凡方向大规模调动军队,注下败亡之祸。

战死沙场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初一早上,杜松不听总兵赵梦麟劝等众将劝谏休整,反而强命渡河,其部参将龚念遂等因辎重营渡河困难,被遗留在大军之后,屯于斡浑鄂谟,结果杜松军只能轻装渡河,留下大量火炮等重型火器。杜松军渡河间,努尔哈赤于浑河上游毁坝放水,时河水陡涨,明军被水淹死者甚多,致兵伤马毙,锐气大挫。杜松军渡河后连破两个后金小兵寨,只俘获十四名后金兵。杜松以全军攻打吉林崖。午时后,后金军已经到达界凡城南的扎喀关,二贝勒代善下令进军至毗邻界凡的铁背山。此时攻打吉林崖的明军也看到大批的后金军队陆续到达,但杜松已无法改变战略。无论自己率领的一万明军渡河往到萨尔浒大营会合,还是令对岸的二万明军渡河到吉林崖山下会合,都必定在渡河时被后金军阻击,于是杜松便令继续强攻打吉林崖。后金方面眼看要抵挡不住,代善命一千精兵火速增援吉林崖。明军虽有火器之利,却也一直未能攻下。

努尔哈赤率军亦率军赶到,并认为申时已到天色渐晚,于是命左翼四旗兵先击萨尔浒之明军,破萨尔浒后,进攻吉林崖的明军自必动摇。后再加一旗的兵力,合共五旗三万七千骑兵,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攻向萨尔浒明军大营。

萨尔浒大营由总兵王宣、赵梦U等统率抵挡后金兵的奋力冲击,最后因后金军多,明军不能抵挡,结果萨尔浒明军大营被攻破,明军争相逃命,结果全部溃灭,王宣、赵梦麟战死。逃走的明军最后到达力阿哈时被后金军追上,亦被全部杀死。时吉林崖杜松军看见萨尔浒大营被攻破后,军心早已动摇。此时,后金军将攻打萨尔浒的兵力与同部署在吉林崖的兵力汇聚,吉林崖上的后金军亦蜂拥而下合攻杜松军。杜松亲率官兵奋战,。但是后金军已经尽占河畔、莽林、山麓与谷地,以数倍于杜松的兵力将明军包围。战至夜晚,明军点燃火炬,从明击暗,反让后金军能够从暗击明,使明军死伤惨重。杜松被后金贝勒赖幕布射杀。参将柴国栋、游击王浩、张大纪 、游击杨钦、汪海龙、和管抚顺游击事备御杨汝达也战死。明西路大军全军覆没。经略标下右翼营管游击事都司刘遇节率残兵逃脱。监军张铨被俘,誓死不降,被处死。

不久,努尔哈赤率领八旗主力,攻破北路明军营垒。北路主将马林大败,单骑逃回开原。杨镐得知两路兵败,急檄李如柏、刘两军。然刘铤已深入三百里,身中埋伏亦战死。中路右翼李如柏接到经略杨镐的撤兵命令,急忙撤退。萨尔浒之战后,朝议多咎杜松轻进。

天启年间,明朝追赠杜松少保、左都督,世荫千户,立祠赐祭。

清朝乾隆年间追谥为武壮。

轶事典故

杜松秉性清高,廉洁奉公,不巴结上司,不笼络权贵,他在奉命援辽师出潞河时,明告送者说:“杜松是个不识字的武夫,唯独不学读书人贪财怕死。”

历史评价

朱翊钧:杜松贪功轻进以致丧师,深可痛恨。

袁崇焕:回忆剿事,初举时,以杜松之勇、刘之智、贺世贤之刚,及合西北数十年蓄C之精锐未免逐北。

夏允彝:自有辽事,所用人,鲜能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为庶几;而武臣如刘、杜松、满桂、祖大寿、吴三桂,其最着也。

《明史》:①松勇而无谋,刚愎使气。②至承J与松,以将门子捐躯报国,视世所称“东李西麻”者,相去何等也!

亲属成员

兄:杜桐

侄:杜文焕

史书记载

《明史·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杜松的主要事迹 杜松的人物生平 杜松的人物简介

  本名:杜松  别称:杜太师、杜黑子  字号:来清  所处时代:明朝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与胡骑大小百余战,无不克捷  官职:总兵杜松——明朝神宗朝总兵  杜松于万历年间由舍人从

历史人物 明朝太子太保、辽东总兵李如松简介

明朝人物中文名:李如松别名:李子茂,李仰城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辽东铁岭卫出生日期:1549年逝世日期:1598年5月8日职业:辽东总兵主要成就:平定宁夏叛乱、指挥抗倭援朝战争官职:太子

明神宗最爱的女人是谁 明神宗朱翊钧简介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汉族,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登基初期,面临内忧外患,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万历朝

明神宗最爱的女人是谁 明神宗朱翊钧简介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汉族,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登基初期,面临内忧外患,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万历朝

历史人物 明神宗朱翊钧简介 明神宗万历皇帝专宠郑贵妃

  明朝第十三位:明神宗(1563年—1620年)汉族,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穆宗驾崩,10岁的即位,次年改元。登基初期,面临内忧外患,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朝新政。亲政初期,他勤

明朝 许国生平简介?许国历史评价?

许国万历十一年(1583),对于万历朝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中,神宗皇帝先是逐走了冯保,接着又追夺了死后不到一年的张居正的官阶、荣衔,真正地控制了朝中大权,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皇帝。从此,神宗

明朝 中朝虎将并肩战

中朝虎将并肩战丰臣秀吉以和谈争取时间,重整军备,准备再次入侵,故驻在釜山的日军始终未退。而明神宗不听大臣的建议,将各镇兵相继撤回国内。万历二十五年,日军发动14万多人第二次进攻朝鲜。明政府即派兵部尚书

提督是什么官

提督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提督是明清时期武职官名。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统辖一省水、陆军官兵。明代始有其名,不常设置,设时多以勋戚、大臣及宦官充任。明神宗万历年间李如松为提督陕西军务总兵官,统辖辽

李如松的墓在哪里 李如松是怎么死的

...先是唐末避乱迁入朝鲜的汉人。辽东总兵李成梁之长子,明朝名将。李如松骁勇善战,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曾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

明朝历史 万历朝郑贵妃

孝宁皇后郑氏(公元1565年~公元1630年),明神宗朱翊钧之皇贵妃。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明万历初入宫,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生皇三子朱常洵后,进封皇贵妃,因太子久不立,外廷疑郑氏有立己子谋。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