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园艺学家陈B子简介,陈B子的《花镜》有多少字
Posted 花镜
篇首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园艺学家陈B子简介,陈B子的《花镜》有多少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园艺学家陈B子简介,陈B子的《花镜》有多少字
明末清初园艺学家陈B子简介,陈B子的《花镜》有多少字?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人物生平
陈B子字扶摇, 自号西湖花隐翁。籍贯不详,身世朦胧,惟于自序中略见:“以课花为事,聊以息心娱老耳”。约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生;卒年不详。([hào] 【字义】:1.水清的样子。)
陈B子一生喜读书,爱好栽花。据花说堂刻本张国泰原序说,陈B子是在明亡以后,不愿做清朝官吏的高士,从事花草果木的栽培和研究,并兼授徒为业。晚年,他对社会风尚表示不满,认为一些人不是在商界投机图利,就是投身宦海争取官职,对种植生产一无所知。这些在《花镜·自序》里有充分的反映。
陈B子为使人了解花卉种植的方法,通过向花农、花友调查访问,并结合对历代花谱的研究,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写成《花镜》一书。全书分6卷,卷一“花历新栽”,除占验和占候外,授时部分,共分十项,列举各种观赏植物栽培的逐月行事。
卷二“课花十八法”,包括课花大略,辨花性情法,种植位置法,接换神奇法,扦插易生法,移花转垛法,浇灌得宜法,培壅可否法,治诸虫蠹法,变花摧花法,整顿删科法等等内容。主要记述观赏植物栽培原理和管理方法,是全书的精华。卷三、卷四、卷五,着重叙述花木的名称、形态、生活习性、产地、用途及栽培。卷六附记了一些观赏动物。
作品
《花镜》仅限于观赏植物及果树栽培。对前入经验有较多科学的总结和精辟的见解。它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园艺专著。 《花镜》中记载了丰富的遗传育种知识,“课花大略”中说:“生草木之天地既殊,则草木之性情焉得不异?故北方属水性冷,产北者自耐严寒;南方属火性燠;产南者不惧炎威,理势然也”。
指出植物种类不同则本性不同,适于生长的地区也有所不同。还进一步指出如能了解和掌握植物的特性,顺着植物的本性,使植物所要求的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也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栽培人们所需要的植物,即“在花主园丁,能审其燥湿,避其寒暑,使各顺其性,虽遐方异域,南北易地,人力亦可以夺天功”。
在“接换神奇法”中,陈B子说:“凡木之必须接换,实有至理存焉。花小者可大。瓣单者可重,色红者可紫,实小者可巨,酸苦者可甜,臭恶者可馥,是人力可以回天。惟在接换之得其传耳”。这些论述,虽然有些夸大之处,但说明通过嫁接可以改良花木品质;可以定向的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植物。人定胜天的思想在园艺生产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关参考
陈子龙是明朝末年官员、文学家,有“明诗殿军”和“明代第一词人”的美称。无论是在当时的文学界,还是后世的文学界,陈子龙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公元1608年,陈子龙在南直隶松江华亭出生,最开始就陈介,
导读: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
B-52戰略轟炸機到底有多大?把它P到航母上一看便知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B-52戰略
超级女声-陈西贝个人档案资料个人基本信息 姓名:陈西贝 昵称:贝贝 英文名:baty 生日:8.20 籍贯:四川内江 星座:狮子座 血型:b 语言:中文 身高:1.68m 体重:9
·陈世儒陈世儒,园艺教育家,蔬菜育种专家。长期从事蔬菜种质资源和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选育出芥菜蔺时草腰子、甘蓝西园2号等蔬菜优良新品种;参与中国蔬菜作物育种“六五”、“七五”攻关,并主持
这里指的是清世宗胤?与海宁陈氏换子的传说。浙江海宁陈氏,从明末起,累世簪缨。数传至陈之遴,清初降于清,位至极品。康熙年间,世宗时为皇子,与陈家陈世倌尤相亲善。恰巧碰
清朝人物中文名:陈名夏出生地:江南溧阳出生日期:1601年逝世日期:1654年职业:官员字:百史朝代:明末清初(历史lishixinzhi.com)(历史lishixinzhi.com)陈名夏生平陈名
明朝人物本名:邢沅别称:陈圆圆字号:圆圆,畹芳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常州出生时间:1623年4月3日(癸亥年)去世时间:1695年(乙亥年)5月16日职业:梨园女妓陈圆圆人物生平年少
人物生平陈维崧出生于讲究气节的文学世家,陈维崧的祖父陈于廷是明朝的左都御史、东林党的中坚人物。父亲陈贞慧与商丘的侯方域交善,二人为“明末四公子”其二,曾因反对“阉党”,同罹阮大铖之祸。明天启五年(16
人物简介梁佩兰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腊月,少年时从学于陈邦彦,攻读经史百家之学,他聪敏过人,记忆力强,能“日记数千言”,素有才名。顺治十四年(1657)乡试第一,此后三十年间断断续续6次赴京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