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隋朝教育家、思想家王通简介,文中子王通代表作有
Posted 王通
篇首语: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隋朝教育家、思想家王通简介,文中子王通代表作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隋朝教育家、思想家王通简介,文中子王通代表作有
人物简介
王通,字仲淹,生于隋文帝开皇四年( 584年)一说生于580年,现无考证。卒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617年)。隋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山西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是隋代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死后,门弟子私谥为“文中子”。
王通,《隋书》无传,新、旧《唐书》王绩(其弟)、王勃(其孙)、王质传中虽均曾提及,然皆极简略,称其为隋末大儒而已。参考其它文献,我们大致可以知道:王通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王隆,曾于隋开皇初,以国子博士待诏云龙门,向隋文帝奏《兴衰要论》七篇,“言六代之得失”,颇为隋文帝所称道。王氏家学渊源深厚,所以王通从小就受到儒学的熏染。《中说·立命篇》有“夫子十五为人师”的记载,可见王通少年时即精通儒学,学问极好。
据说在隋文帝仁寿三年( 603),王通曾经“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但没有受到重用。大约是由于同乡薛道衡的推荐,才被授以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郎。王通并不满意,所以不久就“弃官归,以著书讲学为业”。
王通弃官归乡后,便潜心钻研孔子的“六经”,据说曾经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典,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经过潜心研究后,王通觉得学问有成,便模仿孔子,作《王氏六经》,或称《续六经》。并开始在家乡的白牛溪聚徒讲学,“门人常以百数,唯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余人为俊颖,而以姚义慷慨,方之仲由;薛收理识,方之庄周。”这个记载大体是可信的。后世附会唐初名臣房玄龄、魏征等也是王通弟子,但据考证并不是事实。
主要著作
后世评王通好自求名,模仿孔子作《续六经》,在河汾讲学时,便以“王孔子”自诩,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人。其著作《续六经》,约于唐代散佚。今存《元经》一书,题王通撰,薛收传,阮逸注,前人考证后,认作伪造。
今天研究王通的思想,主要依靠《中说》一书。《中说》一书,有人疑其为伪作,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此书虽非王通所作,但其原本是王通门弟子姚义、薛收汇编而成的,大体上是弟子们对其师言行的回忆和追录。不过,此书到了王通之子王福寺手里后,福寺对其重新分类编排,在这个过程中,加进了许多吹嘘王通的不实之词,以至后人疑其为伪作。其实,《中说》还是有一定价值的,朱熹就讲过:“《中说》一书如子弟记他言行,也煞有好处。虽云其中是后人假托,不会假得许多,须具有个人坯模,如此方装点得成。”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中说》所反映的王通思想,还是有许多可贵之处的。王通在政治上,以恢复王道政治为目标,倡导实行“仁政”,主张“三教合一”,基本上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有进步性;在哲学上,王通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围绕“天人”关系这个核心,阐述了他关于自然观、发展现、认识论和历史观等方面的思想,表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和主变思想,在文学上,王通论文主理,论诗主政教之用,论文辞主约、达、典、则,主张改革文风。这些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关参考
隋朝统一后,儒、佛、道三家思想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对立和分歧;但是,经过南北朝的分裂,新建立统一王朝的隋统治者,在寻求新的治国方略中,使国家长治久安,就须臾离不开儒学。思想家们也开始对儒、佛、道的融合进行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分别是谁初唐四杰的主要成就 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简称“王杨卢骆”。 王勃出身望族,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
他是唐朝最短命的诗人,却写下最经典的送别诗,千年来无人能超越
说到初唐的诗人,那就一定不得不提那个惊才艳艳,却英年早逝的王勃了。王勃自子安,出生儒学世家,他的祖父便是「”文中子”王通,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三字经》有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
王勃简介及个人资料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畴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与杨
他是唐朝最短命的詩人,卻寫下最經典的送別詩,千年來無人能超越
說到初唐的詩人,那就一定不得不提那個驚才豔豔,卻英年早逝的王勃了。王勃自子安,出生儒學世家,他的祖父便是“文中子”王通,是繼孔子之後,又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三字經》有言:“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
问隋唐子学之著者斯时子书之名著,则有王通门人所撰之《文中子》,张志和之《玄真子》,罗隐之《两同书》等,均为传世之要籍。
问王通、张志和、罗隐之事迹王通,字仲淹,隋龙门人。幼笃学,仁寿间西游长安,上太平十二策,知谋不用,退居河汾教授。受业千数,如薛收、房玄龄、李靖、魏征等,皆北面受王佐之道。仿《春秋》作《元经》,又为《中
王勃(约650|——676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出身于豪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
王勃(约650|——676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出身于豪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
止学,湮没已久的旷世绝学《止学》是一部湮没久远的关于为人处世的旷世绝学,作者是隋朝儒道大家王通。像鬼谷子一样,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虽然不多,但他门下的弟子却是大名鼎鼎——唐太宗立朝时的一批元勋,魏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