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殷岳简介,著有《客官渡除夕咏怀》等作
Posted 西山
篇首语: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殷岳简介,著有《客官渡除夕咏怀》等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殷岳简介,著有《客官渡除夕咏怀》等作
人物生平
《清史稿》对殷岳有简要记载:岳,字宗山,鸡泽人。举人。京师陷,入西山,与其弟渊谋举义。事泄,渊被害,岳匿涵光家得免。其为诗自魏、晋以下屏不观,尤不喜律诗,所作唯古体,莽莽然肖其为人。有《留耕堂集》。
甲申之变、明清易代之际,殷岳与申涵光、张盖、杨思圣等人曾隐居于沙河县西部之广阳山,并于患难之中结下了生死之交。入清后,曾任睢宁县令,不久就又辞官归隐。
殷岳是清初河朔诗派的重要作家,畿南三才子之一。
轶事典故
关于殷岳为父雪冤之事,李元度在《清先正事略选》中记载:“岳字宗山,鸡泽举人。父大白,明末官陕西副使;忤杨嗣昌,坐法死狱中。宗山上疏,为文乞骸骨。比归,而京师陷,遂入西山,与其弟渊谋举义。事泄,渊被害,宗山匿凫盟家得免”。申涵光在《殷宗山先生行状》中也说:“宗山父大陆公大白,以乡举,仕至关南道副使,清刚任气,有包孝肃海忠介之风,忤权贵,被谮以死。宗山兄弟腐心泣血,图雪父冤”。
关于殷岳初隐之事,申涵光在《殷宗山先生行状》说:“癸未,不弟,将谒选。予以大乱将作,约与偕隐,宗山瞿然曰:诚如子言,褰裳去之恐不速,反濡足耶。即日回里,与仲泓结茅西山绝顶,不复言仕进矣”。这里所说的西山绝顶就是广阳山狮脑寨。申涵光有《望西山有怀伯岩覆舆》、《狮子脑访殷伯岩》等诗。
关于殷岳弃官归隐之事,李元度在《清先正事略选》中记载:“顺治初,吏部按旧籍,除知睢宁县。甫之任,凫盟劝之归,慨然曰:吾岂肯以一官易吾友哉!遂投劾归,与凫盟晨夕唱和相乐也”。申涵光在《殷宗山诗序》中也说:“宗山出处似靖节,壮岁弃官,结茅寒谷,所与往来皆山樵野客”。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也谈到殷岳“尝为睢宁令,辄自罢归”。
杨思圣赴京朝谨返任途中,因病发而滞留于河南轵关,将殷岳招至身边,对他说:我病渐沉,傅青主如不来,可能是没有希望了。傅青主,即傅山,太原之高士也,博学,兼通医,杨思圣任山西按察史时曾有过交往。但傅山却是个不容易请动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殷岳说:我不亲自去,恐怕无济于事。于是,殷岳冒雨昼夜兼程山谷间,四天便赶到了太原,请得傅山同归,只可惜未到前两日,杨思圣已经病故了。尽管如此,仍能看出他们当年在广阳山隐居期间确实结下了生死之交。
殷岳一生好游历山川。申涵光在《殷宗山先生行状》中说殷岳“性好游,自少时随宦遍历岷峨、太华、白门、西湖诸胜”,弃官后曾游历盘山、天台、嵩少、泰岱、百泉、林虑、贺兰山等地,“常言小世界殊不足往来,不能遍游海外为恨耳”,最后竟于前往武夷山途中客死于福州。因殷岳无后,归葬之时,申涵光立其族孙主祭祀,并为殷岳之后人。故朱彝尊在殷岳墓志铭中说:葬之者其友,铭之者其友,无子奚伤,有族孙以为后。
文献记载
关于殷岳的为诗,《清史稿》和《清先正事略选》均记载:自魏晋以下屏不观,尤不喜律诗,所作唯古体,莽莽然肖其为人。
关于殷岳的诗才,清初诗人邓汉仪曾经指出:今天下之诗,莫盛于河朔,而凫盟以布衣为之长,其所交如殷子伯岩、张子覆舆、刘子津逮,皆负卓荦之才,堪与古人相上下。
关于殷岳的诗名,李元度在《清先正事略选》中说:凫盟少以诗名河朔间,与殷岳、张盖称畿南三才子。陈康祺在《郎潜纪闻初笔》中也说:国初直隶多诗人,永年张盖命士、申涵光凫盟、鸡泽殷岳宗山,称畿南三才子。
代表作品
《登岱》
石蹬蹑高危,仰见日观峰。
赤丸涌沧海,星河淡遥空。
天鸡发先唱,声落野鸡中。
俯视群山巅,风色初冥鳌
《客官渡除夕咏怀》
世故g牵长,御之无其道。
我非好贫贱,禽鹿终悦草。
担簦縻岁华,幽谷穷探讨。
古人于隐沦,称心以自保。
《客云间有怀凫盟》
正初君北辕,嘱我守故栖。
厌我汗漫游,指及往者迷。
计君才抵燕,柴门系马嘶。
嘶声动客愁,心迹自乖睽。
冬卧贺兰麓,春泛吴淞l。
形精铄岁华,半载极东西。
夸父死逐日,丈人老灌畦。
劳逸非齐物,吾当任天倪。
相关参考
著述士禄工诗,于唐诗人中,独爱孟浩然。与弟王士祜、王士祯齐名,称为“三王”。著有《读史蒙拾》、《然脂集》、《表余堂诗存》及《十笏山房》、《辛甲》、《上浮诸集》,(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诗选【八月十五夜
生平简介吴兆骞,于明崇祯四年(1631)生于江苏省吴江县松陵镇一个官宦之家,七世祖为孝子吴璋,叔祖为明末抗清将领吴易。兆骞少时颖异不凡,九岁即能作《胆赋》,十岁写《京都赋》,见者惊异。博涉文籍,《今世
历史人物 清初诗人王摅简介,著有《步檐集》《教坊老叟行》等作
人物生平明崇祯年崇祯八年元月一日(1635年2月17日),王时敏第七子王摅生。(注:严迪昌的《清诗史》、《清人别集总目》、《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和江庆柏《清人生卒年表》认为王摅生于崇祯九年。但根据王摅
历史人物 清初诗人、文学家彭师度简介,著有《上严灏亭书》等作
彭宾、彭师度父子都是几社名流,仕清后在京师活动,努力争取名人援引,彭师度《上严灏亭书》表达了效忠新朝的意图和决心:“闻朝廷新令许三品以上官保举人才,而先生有荐贤为国之柄,敢竭其愚瞽以口俯听。……先
个人简介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康熙七年(1668年)起任湖广潜江知县6年。当潜江正值兵灾水患之后,力革除弊政,招集流亡,奖励农桑,变乱为治。潜江居汉水下游,常因决堤成灾,其除率众修堤外
个人简介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康熙七年(1668年)起任湖广潜江知县6年。当潜江正值兵灾水患之后,力革除弊政,招集流亡,奖励农桑,变乱为治。潜江居汉水下游,常因决堤成灾,其除率众修堤外
生平简介颜光敏,颜回之六十七世孙,与其兄颜光猷、弟颜光(xiào)系同胞三兄弟。明末河间知府颜胤绍之孙,清廪生颜伯之子,曲阜城西北龙湾村(今颜家河口)人。后迁居曲阜城内天官第街。“曲阜三颜”均为清康熙
历史人物 清朝诗人、诗中十子之一谢重辉简介,著有《杏村诗集》之作
谢重辉年仅6个月时,67岁的谢升于顺治二年(1645)正月十九日去世。按照清初荫封标准,谢重辉被恩荫为从七品的中书舍人。谢重辉25岁时,于康熙八年(1669)赴吏部领职,后历官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刑
历史人物 晚唐文学家、诗人温宪简介,著有《杏花》《春鸠》等作
人物经历温宪(约840—890后),字号不详,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温庭筠之子。仕途坎坷。光启中,为山南从事。昭宗龙纪元年(889年)登进士第,后任郎中。《全唐诗》存诗四首、
人物简介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然详究其实,董氏除在“艳词”创作多发越外、为前贤所不及之外,其以《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为代表的“悼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