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朝诗人、诗中十子之一谢重辉简介,著有《杏村诗集》之作
Posted 康熙
篇首语: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清朝诗人、诗中十子之一谢重辉简介,著有《杏村诗集》之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清朝诗人、诗中十子之一谢重辉简介,著有《杏村诗集》之作
谢重辉年仅6个月时,67岁的谢升于顺治二年(1645)正月十九日去世。按照清初荫封标准,谢重辉被恩荫为从七品的中书舍人。谢重辉25岁时,于康熙八年(1669)赴吏部领职,后历官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刑部郎中。
谢重辉出生于仕宦之家,母亲于氏非常注重对谢重辉的培养教育。明代遗老卢世、程先贞、赵继鼎,清代进士李源、李浃、李涛等大师级人物,都与谢氏家族有着亲友关系,这为谢重辉的成才提供了有力支持。谢重辉出仕前与顾炎武亦师亦友的关系,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收获。
顾炎武因躲避战乱而游历山东、山西以及京城诸地,与德州程先贞等多人志同道合,多次到德州交游访友。谢重辉不仅听取了顾炎武的易经讲座,也就许多学术问题与之展开讨论。顾炎武曾留宿谢重辉家中,为他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史书记载,谢重辉出仕时,身上就揣着顾炎武写给颜光敏要求照顾谢重辉的手书。谢重辉出仕居住北京后,顾炎武在北京游历也曾一度住在其家中。
谢重辉出仕后不久,结识康熙朝诗坛盟主王士。王士是济南府新城县(今山东省桓台县)人,任官刑部尚书,是谢重辉的顶头上司。正是谢重辉与王士的相识相知,神韵派诗说才得以创立。王士是神韵派诗说的提出和总结者,谢重辉则是神韵派诗说重要的践行和拥护者。康熙十六年(1677),王士编选《金台十子诗》刊行,山左占其四,谢重辉是其一,因谢重辉引荐才有幸跟王士学诗的田雯居其二。
谢重辉为官以清节著称,他的仕途前期比较顺利,但后期因王士的致仕,政治上失去好领导、好朋友,加之那时朝廷上科举入仕的官员看不起非科举入仕的官吏,认为这走的是歪门左道。这对于没有正规学历的谢重辉来说,难免觉得心灰意冷。于是他毅然放弃仕途而隐居故土。
康熙三十四年 (1695),谢重辉引疾归里,隐居于城南杏村别墅,即今天的黄河涯镇谢家坟村,整日以诗酒为乐,后集齐晚年所作成《杏村集》七卷。谢重辉出仕前和为官时的作品荡然无存,据他的好友徐嘉炎所作 《谢方山匏斋诗略序》推断,谢重辉至少还应有一本《匏斋诗略》。谢重辉在清代德州诗坛占有重要地位,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所录7位德州诗人与30首德州诗中,他的诗多达7首,占43%。极具大家风范。
王士致仕归里后,康熙四十一年(1702)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间,谢重辉年年给王士送罗酒,王士也是几乎每年都来德州一趟探望谢重辉,杏村别墅也就成为大师们多次聚会的场所。
谢重辉与同里田雯的交往也是后人学习的典范。田雯比谢重辉大9岁,两人作为同在京师为官的德州老乡,情趣相投,后来田雯次女嫁谢重辉子谢粲,两人又成为儿女亲家。无论在京为官时期还是致仕里居后,谢田两人都能作诗酬赠。田雯死后,谢重辉每过田雯的坟墓总会痛哭流涕,足见其感情至深。
谢重辉与山西蒲州布衣诗人吴雯的关系也很好。吴雯,名吴天章,本是辽阳人,因父亲在山西做官而寓居山西成为山西人。他出生后不久家庭就已破落,而且他本人一再科考落式,但诗写得特别好。与谢重辉、王士友善,成为神韵派诗说的骨干人物。史书记载,朝廷“诏征博学宏词,郎中(谢重辉)乃上之”,即推荐吴雯入选。
谢重辉曾对清初德州多位诗人有过精辟评论。在他的《感里中亲旧》诗中说:“程赵(程先贞,赵其星)爱文史,乡党号书淫。二李(李源,李浃)嘉精深,卷轴无纤尘。蒙斋(田雯)独好奇,佶屈不由人。大木(冯廷)尤挺拔,造语每清新。解(邂)后必昵我,暂睽犹比邻。绸缪羡侨札,反复笈张陈。回首三十载,含意向谁伸。一起钟期思,挥琴泪沾巾。 ”诗中以平和的口气评述了程先贞、李源、李浃等人的学识、爱好、以及诗文特色,是研究清初德州文坛人物的经典词句。
留有《杏村诗集》
汪灏 《送谢方山郎中告归》写道:“真得意时惟啸咏,不如人处是功名。 ”谢重辉虽然没有做到父亲那样的高官,但他在文学方面的贡献远远超过其父。
《杏村诗集》是谢重辉留给今人的唯一书籍。他早期作品均已散失无存,只有致仕归里后所著的 《杏村诗集》被收入《四库全书》。 《杏村诗集》共7卷,存诗592首,收录的诗篇是以年来分类设卷的,包括壬午(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诗96首;癸未(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诗72首;甲申(1704,康熙四十三年)诗 77首;乙酉(1705,康熙四十四年)诗92首;丙戌(1706,康熙四十五年)诗80首;丁亥(1707,康熙四十六年)诗99首;戊子(1708,康熙四十七年)诗76首。
从时间上看,《杏村诗集》是诗人58岁至64岁时所作。从内容上看,多为纪事与抒情相结合,《家存遗物》系列,每物一诗,如《冠簪》《飞鱼》《象笏》等共20首;德州树木,每树一诗,如《柳》《松》《桑》等共22首;德州花草,每花一诗,如《探春》《海棠》《茑萝》等共21首。
谢重辉的诗,不是一般交际场中浮泛庸俗的应酬歌词,而是选意必幽,择词必解,俗尘凡语,不侵其笔的严正之作,而涉及身世之感的又表现 “悲凉衰飒,托寄遥妙”。他在广泛吸取前代优秀作品精华的基础上,加以锤炼而成,从《楚辞》到唐代以至宋元明诸大家的作品,他都涉猎研究,做到“不傍篱落,不拾短停”,最后达到“浑雄隽拔而沉痛”的境界。因此,张维屏在 《国朝诗人微略》中言:“《杏村一集》,尽出晚作,盛年傅作概削不存。 ”
谢重辉的《杏村集》很像田园诗抄,多为农桑之事、过访赠答、游园观赏寺等闲适之作,写闲情、抒逸趣的诗篇多一些,但从这些诗篇中可以看到他思想的倾向和对美丑的辨识。有许多诗篇反映了清初社会矛盾的尖锐对立,对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寄予了无限同情,对官府胥吏的残暴给予了无情揭露。
谢重辉除部分较有社会意义的诗作外,人生过客的思想也很突出,特别是在怀古、悼亡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谢重辉是王士神韵说的唱和者,追求冲淡诗中的弦外之音,在他的五古田园诗中最为突出。他的《敝庐》诗,景物皆任其自然,情景生动,引人入胜。 “不须更向径行处,且向前溪共枕流”等诗句更可以把人带入仙境。谢重辉真不愧为我国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吉中孚简介,在史著有诗集一卷
史料记载吉中孚[唐](约公元七八六年前后在世)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鄱阳人,约唐代宗大历年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歌,与卢纶、钱起等齐名。据《重修山阳县志》载:“吉中孚少为道士,后登博学
历史人物 清朝诗人王昊简介,著有《当恕轩偶笔》《硕园诗稿》等作
个人著作诗与黄与坚等并称“娄东十子”,于“娄东十子”中尤铮铮有声。著有《当恕轩偶笔》50卷、《王氏说删》20卷、《硕园诗稿》35卷等。代表诗作【日本双刀歌为子存叔赋】G鹈之膏双干将,镫下拂拭生神光。青
人物简介诸生,与兄昊皆有文名。以奏销挂误,悒悒出游,入都客死。曜升工诗,与黄与坚等称“娄东十子”。著有《东皋集》。诗作选摘【登北固山】雄峰高枕瓮城斜,有客登临送晚霞。水气暗吞山顶寺,江云遥护海门沙。天
人物简介康熙三年(1664)中癸巳科三甲进士,官内阁中书。康熙十八年(1679)应试博学宏词,获二等,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国子祭酒,以事罢归。曹禾喜纵酒,酷爱围棋,工诗文,与颜光敏、田雯、宋荦等称“诗中
道光二年(1822年)充补武英殿校录官;道光十年授乳源、陵水县教谕,升肇庆府训导,封内阁中书衔。自称“粤岳山人”,能诗,与张维屏、谭敬昭称"粤东三子"。亦工书画。“粤东七子”之一。著作甚丰,著有《香山
历史人物 南朝宋诗人汤惠休简介,著有《怨诗行》《杨花曲》等诗作
文学成就汤惠休诗作今存11首,以《怨诗行》最为著名,富于民歌气息。诗中“悲风荡帷帐,瑶翠坐自伤。妾心依天末,思与浮云长。啸歌视秋草,幽叶岂再扬。暮兰不待岁,离华能几芳”等句,自然真切,颇具情致。其他诗
曼德尔施塔姆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卓越的苏联天才诗人。阿克梅派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曼德尔施塔姆〔ОсипМандельштам〕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卓越的天才诗人。著有诗集《石头》、《悲伤》和散文集《时代的
曼德尔施塔姆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卓越的苏联天才诗人。阿克梅派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曼德尔施塔姆〔ОсипМандельштам〕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卓越的天才诗人。著有诗集《石头》、《悲伤》和散文集《时代的
历史人物 清朝文人、进士王揆简介,著有《壬辰北归居枫桥别业》等作
人物生平王揆(1619-1696)字端士,一字芝廛。清太仓人。王时敏次子,王原祁之父。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康熙中荐鸿博不就。工诗,与黄与坚等并称“娄东十子”。著作《芝廛集》,《畿辅七名家诗钞》
黄文莲是上海浦东高行人,嘉庆《松江府志》卷五十九《古今人物传十一》记载他的生平:文莲廉洁勤敏,尝让产于弟,樵苏不爨泊如也。著有《书传盐梅》、《道德经注》、《听雨楼诗稿》。妻曹亦工诗,有《玉映楼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