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隋唐明君如何治贪惩腐?他们的手段是啥?
Posted
篇首语: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解密隋唐明君如何治贪惩腐?他们的手段是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解密隋唐明君如何治贪惩腐?他们的手段是啥?
在古代,为官者行贿受贿、贪赃枉法者的确不少。如何去治贪惩腐,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历代的明君圣主对之均十分重视,所践行的反腐招数五花八门。其中,隋唐时期两位明君的反腐手段,颇为奇特。
隋文帝“钓鱼”反腐
前几年,上海的“钓鱼”执法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历史上也曾有过类似“钓鱼”行为,抛鱼钩的幕后操纵者就是隋文帝杨坚。只不过,二者尽管形式相同,性质却截然不同。上海的“钓鱼”执法为百姓所深恶痛绝,是不折不扣的腐败,而隋文帝的“钓鱼”却是大获民心,是手段奇特的反腐举措。
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结束中国自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在位23年,勤思善治,他建立正式行政区域实施有效管辖的范围超过了以往。唐朝到630年也未完全恢复隋朝的疆域。隋朝的军队歼灭或重创了突厥、吐谷浑、契丹、高丽等,阻止了异族的强大与崛起,文治武功均有很大的业绩。隋朝首创三省六部制、开皇律、科举制等,这些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如唐朝的国家体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好多就是直接照搬隋朝的。《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评价道:“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了不起。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杨坚性格沉稳内敛,治国有道。《隋书》中对他的评价是“深思治术”,这可从他开创的一直沿用至今的科举选拔制度上,略窥一斑。这种制度摒弃了出身的贵贱,不限门第,唯才是举,也废除了九品中正制的推荐选拔,推荐即是人推荐人,自然存在弊端。而以试取第,体现很大程度的公平性,堵住了用人上的腐败之源。
杨坚还是个体察民情且身体力行的好皇帝,他对老百姓的甘苦非常在意,带头与老百姓同吃苦。当时,关中每遇荒欠,往往都会有大批的灾民为了吃饱肚子,长途跋涉去粮食收入情况较好的洛阳一带逃荒。而此时就会上演一出官民一体逃荒逐食的大戏,这些西来的难民的头头有时候居然会由大隋的天子杨坚亲自来充任。开皇四年和十四年,杨坚就曾先后两次担当这批要饭的头儿,带领浩浩荡荡的要饭大军开往洛阳。《隋书》专门有“逐食天子”一章,记载了隋文帝杨坚带领难民逐食的具体经过。
唐太宗“温柔”治贪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开明君主,他以隋王朝的覆灭为鉴戒,勤于政事,精于用人,严于治贪,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治贪,重于监察,在全国上下建立了完整的监察机构。贞观八年,分遣李靖、杨恭仁、王圭等为风俗史,巡省天下,后又遣十七道巡察,派出巡察使二十多人,考察地方风俗和官员的政绩。他把地方官的姓名记录在屏风上,有什么政绩和恶迹都记在名字下面作为奖惩依据。贞观二十年,刺使、县令以下的地方官,上千人因政绩不佳而受惩处,七人被处死,二十人受到提拔。太宗治贪,严于执法。他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他要求臣下必须严格遵守,一经发现贪污受贿者,定对其绳之以法。吴兢在《贞观政要》里说,唐太宗“深恶贪浊,有枉法贪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谴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由是官吏多自清谨”。
有趣的是,李世民对那些受贿的贪官别开生路,不是“处罚”,而是“奖励”。你贪什么,就奖你什么;你贪多少,就给你奖多少。
有个叫长孙顺德的官员,有一次他收了别人的贿赂绢绸数十匹。这事被李世民知道了,于是通知五品以上文武官员,某月某日准时到金銮殿里开会,不得迟误。文武官员整整齐齐地站在台下,全神贯注地听皇帝李世民训话。李世民开门见山,轻描淡写地通报了长孙顺德的受贿情况,通报完了,李世民问了一句:“长孙顺德受贿数十匹,这说明了什么?”众官诚惶诚恐,莫不敢言。李世民便大声说:“这说明了长孙顺德家里缺乏绸缎啊!好,你家缺绸缎,我就奖给你绸缎。”他叫人搬来许多绸缎,都压到长孙顺德的背上,叫他亲自背回去。长孙顺德僵在那里,大汗淋漓。过了一段,又发现了像长孙一般作奸犯科者,如右卫将军陈万福,大搞索拿卡要,索取了驿站数石麦麸。唐太宗如法炮制,也是以这种方式给予他奖励,叫他当着大家的面,将几石麦麸从朝堂挑回家去。陈万福羞愧满面,狼狈不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如此的“温柔”肃贪,不亚于霹雳手段所取得的效果。李世明在位期间,是历史上贪污腐败最为收敛的时代之一,盛世清风习习,为百姓所称道。
相关参考
宋英宗赵曙是宋太宗赵广义的重孙子,是宋仁宗赵祯的堂兄赵允的的第十三个儿子。宋仁宗自己的三个儿子都早夭,所以帝位后继无人,在公元1035年的时候,赵曙就被宋仁宗接到了皇宫中抚养,还给他赐了名字叫做赵宗实
后宫有这么多年轻貌美的妃子和宫女,皇帝怎么宠幸的过来呢!“夜夜不空过”也是需要体力的,有人就产生这样的疑问,皇帝也是肉体凡胎,每天这么折腾,怎么吃得消? 在这个问号的推动下,专家学者纷纷参与解密
宋英宗赵曙是宋太宗赵广义的重孙子,是宋仁宗赵祯的堂兄赵允的的第十三个儿子。宋仁宗自己的三个儿子都早夭,所以帝位后继无人,在公元1035年的时候,赵曙就被宋仁宗接到了皇宫中抚养,还给他赐了名字叫做赵宗实,还...
历史人物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贪官,手段严酷,为何还是没有解决贪腐问题
确实,朱元璋治贪的措施,在中国古代的皇帝相比,手段不可谓不严厉,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确实也没起到什么好的效果。明朝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官员贪腐比较严重的朝代。而最后明朝的灭亡,固然有清军和农民军的双重夹
历史人物 同样是不正当手段夺位,为何李世民成明君典范,而朱棣饱受骂名
其一,李世民与朱棣都是王朝开国皇帝之子,但其历史功绩以及后世知名度又都不逊色于其父。>其二,李世民与朱棣在位期间都开创了盛世局面。>唐高祖李渊建立大唐王朝,诸多儿子中唯有次子李世民功劳最大。后来,李世
初唐四家及他们的代表作是啥啊? “初唐四大家”指的是唐朝初期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位书法家。前三位,有的并称“初唐三大家”。 欧阳询(公元557-641)初唐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
《剑桥中国隋唐史》如此评价隋炀帝:“儒家修史者对炀帝道义上的评价的确是苛刻的,因为他们把他描写成令人生畏的典型的‘末代昏君’。在民间传说、戏剧和故事中,他的形象被作者和观众随心所欲的狂想大大地歪曲了。
历史人物 清军入关后,实行了一项制度,已经注定了雍正治贪失败
众所周知,在如今的网络上,有很多表扬雍正治贪的文章,标题非常劲爆,比如“朱元璋杀15万人无法治贪,雍正用三招吓破贪官的胆”之类。这些文章想表达的只有一点:雍正牛,三招就治理了贪污!>那么,雍正果真治贪
无字碑的含义是啥?1.武则天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的好。因为武则天是以阿谀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后取得皇位。在她当政这些年,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
吏治清明是国富民强的基础。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都会整顿吏治。唐太宗李世民、宋真宗赵桓和清世宗雍正都在中国治贪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我今天要说的却是明成祖朱元璋。他生于乱世,出身赤贫之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