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朝翰林院庶吉士邵齐焘简介,著有《玉芝堂诗文集》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清朝翰林院庶吉士邵齐焘简介,著有《玉芝堂诗文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清朝翰林院庶吉士邵齐焘简介,著有《玉芝堂诗文集》
邵齐焘[清](1718~1769),字荀慈,号叔山,江苏常熟人。生于清圣祖康熙57年,卒于高宗乾隆34年,年52岁。幼异敏,读书晓大义。乾隆7年(公元1742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居词馆10年,纂修书局者再。尝献《东巡颂》,时称为班、扬之亚。性夷旷,年未40,即罢官归。自颜其堂曰“道山禄隐。”主讲常州龙城书院,黄景仁、洪亮吉皆从受学。齐焘善为骈体文,意欲矫陈维崧、吴绮、章藻功三家之失,故所作以气格排S、色泽斑驳为宗。著有《玉芝堂诗文集》9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相关参考
王念孙简介:王念孙(1744年——1832年),字怀祖,生而清羸,故自号石臞。江苏高邮人。王引之之父。自幼聪慧,八岁读完十三经,旁涉史鉴。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
王念孙简介:王念孙(1744年——1832年),字怀祖,生而清羸,故自号石臞。江苏高邮人。王引之之父。自幼聪慧,八岁读完十三经,旁涉史鉴。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
历史人物 清朝大臣、楹联名家彭元瑞简介,著有《万寿衢歌》等诗词
彭元端彭元瑞与其父廷训、弟元、子翼蒙,一家三代四人皆为翰林。成就较大者为元瑞。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继授编修。乾隆帝手谕嘉奖他为“异想逸材”,历任礼、工、户、兵、吏五部尚书,
人物简介康熙三年(1664)中癸巳科三甲进士,官内阁中书。康熙十八年(1679)应试博学宏词,获二等,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国子祭酒,以事罢归。曹禾喜纵酒,酷爱围棋,工诗文,与颜光敏、田雯、宋荦等称“诗中
高仪高仪,字子象,浙江钱塘人(今杭州)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因文才书法优异入选翰林院,成为庶吉士。庶吉士一般是进士考试中成绩优秀的人入选翰林院授予的官职。嘉靖二十二年(1543),经选拔授予
麟魁一麟魁,字梅谷,索绰罗氏,满洲镶白旗人。他经历了一个顺利通达的青年时代。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殿试获二甲一名,入翰林院,选庶吉士。不久进入刑部,初任主事,后来一方面是太子的庶子、侍讲学士,一
董诰董诰,字蔗林,浙江富阳(今杭州)人。董诰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董邦达是雍正十一年(1773)进士,官至乾隆朝工部尚书。董诰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后任翰林院编修,预修国史
匡源匡源,字鹤泉,山东胶州人。几度寒窗苦读,初在山东乡试中举。进京会试又得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从翰林院出来,几经升迁授为吏部侍郎。清自雍正十年(1732)设军机处,由朝中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
高榖是明朝诗文大家,同时也是明朝重臣,扬州兴化人,是兴化三相之一,对于明朝的政治有着一定影响力。 高榖字世用、育斋,生于公元1391年,去世于公元1460,永乐十二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
人物生平夏同善幼年丧母,父夏建寅续娶乌镇萧氏,常随继母住外婆家,好读书,遍读外祖父萧麒藏书,与胡雪岩有交情。咸丰六年丙辰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庶常馆庶子、詹事府詹事。善写文章,时人誉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