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元末明初诗人、北郭十才子之一张羽简介,有《咏兰花》等作
Posted 近体诗
篇首语:知识是种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元末明初诗人、北郭十才子之一张羽简介,有《咏兰花》等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元末明初诗人、北郭十才子之一张羽简介,有《咏兰花》等作
个人简介
张羽,早年随父宦江浙,因兵乱不得归。后与徐贲约定侨居吴兴,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徙于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洪武初年入京,不得朱元璋喜好,洪武四年(1371)又至京师,因应对不称旨,放还。再征,授太常司丞。朱元璋曾亲述滁阳王事实,命张羽撰写庙碑。洪武十八年(1385)坐事流放岭南,未半道召还,投龙江而死,一说是被人绑起扔进长江淹死。
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著有《静居集》四卷。
名诗文选
《咏兰叶》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兰花》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张羽与《吴兴八景》
吴兴八景,指今浙江省湖州市市区(吴兴区)及其周边近郊的八处游览胜地。“吴兴八景”之“吴兴”是湖州的古称。八景依次名为:道场霁晓、苍弁清秋、西塞晚渔、下菰长烟、龙洞云归、横山暮岚、南湖雨意、金盖出云。“吴兴八景”之名形成于明万历年间,明《万历湖州府志卷二. 山川》以近郊景点列为八景,从此便有了官方的叫法。但这并非首创,早在明初,张羽以八景之名作了八首近体诗,合成《吴兴八景》。
张羽的八首近体诗,是描写中世纪湖州及附近郊区田园景色的“绝妙好辞”,如雨后道场山的“满眼清晖”,秋天弁山的“迢迢爽气”,黄昏西塞山的“犹见白鹭飞”,城南下菰的“蔓草苍烟”,黄龙洞的“云端见笙鹤”,郊外横山的“落日半隐”,碧浪湖边的“相对白鸥眠”,金盖山的状似“青瑶簪”,无不向世人展示了湖州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从风景上体现了湖州在众多“江南清丽地”中的特殊地位,是元代诗人咏出的“人生只合住湖州”的绝好诠释。
相关参考
高启是元末明初之时著名的诗人和学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不低。高启与刘基、宋濂二人合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又叫“明初四杰”。初次之外,他还与王行等人号“北郭十友”
张羽人物生平简介 张羽字来仪,是元末明初时期的著名文人。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来搬到了吴兴居住,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
明朝人物本名:徐贲字号:字幼文;号北郭生所处时代:元末明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毗陵出生时间:公元1335年去世时间:公元1380年主要作品:《北郭集》,《秋林草亭图》(历史lishixinzhi.c
张羽人物生平简介 张羽字来仪,是元末明初时期的著名文人。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来搬到了吴兴居住,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
高启是元末明初之时著名的诗人和学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不低。高启与刘基、宋濂二人合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又叫&l
明朝人物中文名:张羽出生日期:1333年逝世日期:1385年字:来仪张羽个人张羽,早年随父宦江浙,因兵乱不得归。后与徐贲约定侨居吴兴,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徙于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洪武初年入京,不得朱
本名:徐贲 字号:字幼文;号北郭生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www.cha138.com 民族族群:汉族 主要作品:《北郭集》,《秋林草亭图》 主要成就:元末明初画家、诗人 徐贲能诗,与高启
明朝人物本名:杨基别称:五言射雕手字号:字孟载;号眉庵所处时代:元末明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嘉州(今四川乐山)出生时间:公元1326去世时间:公元1378主要作品:《论鉴》,《眉庵集》主要成就:吴中
明朝人物中文名:高启别名:高季迪国籍:明朝民族:汉出生地:江苏苏州出生日期:1336年逝世日期:1374年职业:文人信仰:儒家主要成就:诗歌、纂修《元史》代表作品: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
高启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在文学地位和成就上很高,但最终还是被腰斩,且是朱元璋亲自监斩的。 腰斩朱元璋为什么将高启腰斩 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