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真的吗?历史上并没有这件事

Posted 演义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真的吗?历史上并没有这件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真的吗?历史上并没有这件事

看过《三国演义》,应该都会对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的情节有很深的印象吧,诸葛亮凭借伶牙俐齿,将东吴大臣们都怼了回去,最终说动了孙权与刘备联合对抗曹操,这才有了后来的赤壁之战。不过,这段故事也仅仅只是一个故事,它在真实的历史上是并不存在的。那么,正史上,这段情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三国演义》舌战群儒

《三国演义》里有意拔高了诸葛亮的智慧,不仅将许多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故事嫁接到诸葛亮身上,还为诸葛亮生造了不少神机妙算的故事,以至于鲁迅先生在评价《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描写时说,这部书“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实际上,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隆中对方略,并成功执行后,他一直出任蜀汉的丞相,相当于蜀汉的总理,他的大半生长期从事行政工作,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行政专才。但是,正是由于《三国演义》,我们误以为诸葛亮是个智谋百出的人,是一个成天耍小聪明,把人耍得团团转的人,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才。

对于诸葛亮的聪明,最具有戏剧性的一幕就是舌战群儒。《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非常成功的描绘了这一场景,让读者对诸葛亮的智谋与辩才佩服得五体投地。

小说写的是诸葛亮跟着鲁肃前往柴桑,希望说服孙权与刘备联手抗曹,却率先碰上了孙权手下的诸多谋士。先是张昭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是自吹自擂,没有本事却徒有虚名。诸葛亮反唇相讥,嘲笑张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只会空谈误国。

虞翻说刘备寄人篱下却妄想对抗曹操,是痴人说梦。诸葛亮辩称刘备力量虽小仍敢与曹操抗衡,东吴实力强大却一心投降,丢人现眼。步骘说诸葛亮不过是个说客,诸葛亮讥笑他说,说客也致力于匡扶汉室江山,比你们强多了。

接下来几位就更加丢人现眼,一位上来就说曹操势力强大,诸葛亮则直斥曹操是汉贼,将其怼了回去。剩下两位酸文假醋的腐朽儒生质疑诸葛亮的学问,诸葛亮的回答掷地有声,能匡扶天下的学问才是好学问,寻章摘句没有屁用。

总之,诸葛亮把东吴的一群文臣骂了个狗血淋头,然后潇洒转身,跟孙权讨论联合大计去了。

2.并不存在

看完你什么感觉?诸葛亮很厉害,聪明,口才棒棒哒?但是这有什么用?自家主公跟丧家之犬一样,到处求着跟人家合作。诸葛老师倒是不错,到人家地盘上怼天怼地怼空气,把有权有势的都得罪一遍,美其名曰舌战。这不叫舌战,这叫作死。

三国乱世,魏蜀吴三家老大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世家大族日渐做大,他们既要利用这些世家的影响力为自己服务,同时也要防止这些人形成利益共同体对自己构成威胁。赤壁大战前,孙权底下的这些人除了鲁肃、周瑜等武将以外,文臣基本都支持投降,那是利益使然。因为武将是要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作用。而文臣则不然,投降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损害。

诸葛亮到东吴,既然想要说服他们共同对付曹操,找文臣聊天是没用的,更何况是耍嘴皮子调戏这些人呢。要知道张昭是东吴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一定要把他惹火了,出来反对与刘备联合,孙权都未必能搞的定。《三国志·张昭传》中就有多次张昭当面斥责孙权的记载,孙权的反应都是虚心接受。

3.真实情况

既然舌战群儒不存在,那么诸葛亮到底怎么说服东吴呢?只有一个办法,直接找孙权对话。《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blablabla……

诸葛亮说了希望与孙权联合的话,又用刘备奋勇抗曹的事迹刺激了一下孙权,让孙权生出了“同样是英雄,我怎么就不如他”的豪气,最终答应与刘备一起干。当然,在这件事上,孙权不可能意气用事,周瑜和鲁肃同样也规劝孙权要开打,而孙权本人也不愿意北面称臣,这才拉开了赤壁大战的序幕。

这个过程中,诸葛亮根本没有跟张昭那些人交流,一到东吴就直奔主题,直接找老大聊。舌战群儒从来没发生过。

相关参考

诸葛亮舌战群儒与顾雍的对话是什么?

舌战群儒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顾雍:孔明,想效仿苏秦张仪,用三寸肉舌扫平东吴吗?孔明:万万不敢.足下只知苏秦张仪乃能言善辩之士,却

诸葛亮舌战群儒与顾雍的对话是什么?

舌战群儒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顾雍:孔明,想效仿苏秦张仪,用三寸肉舌扫平东吴吗?孔明:万万不敢.足下只知苏秦张仪乃能言善辩之士,却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诸葛亮作为三国第一谋士,在后人心中已经成神,那么就会有人问了三国时期到底司马懿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舌战群儒谁没被说服

成语典故_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舌战群儒谁没被说服?舌战群儒的是谁?  曹操拥兵百万南下,意在一举消灭刘表、刘备、孙权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荆州刘表新亡,其继承人幼子刘琮望风而降,暂依刘表的刘备在诸葛亮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典故_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舌战群儒的故事和意思舌战群儒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故事源自三国的诸葛亮与东吴群臣。  成语出处和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东汉

历史人物 舌战群儒的意思_舌战群儒的比喻意思

舌战群儒的比喻意思【词目】:舌战群儒【拼音】:shézhànqúnrú【释义】: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初中历史 诸葛亮舌战群儒概括与读书笔记

诸葛亮舌战群儒概括与读书笔记  诸葛亮舌战群儒概括  舌战群儒  三国中前期,刘备势力还很小,被曹操赶得走投无路。想去投靠东吴,就是孙权。派诸葛亮去做说客。但是东吴谋臣处处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凭着他的满

初中历史 诸葛亮舌战群儒概括与读书笔记

诸葛亮舌战群儒概括与读书笔记  诸葛亮舌战群儒概括  舌战群儒  三国中前期,刘备势力还很小,被曹操赶得走投无路。想去投靠东吴,就是孙权。派诸葛亮去做说客。但是东吴谋臣处处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凭着他的满

历史典故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结果如何?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结果如何?  故事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那么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结果如何?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三国演义第

历史人物 舌战群儒比诸葛亮早的牛人

  提起舌战群儒来,人们都会想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在东吴的一场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精彩辩论。《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