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毒士贾诩这个人应该怎么评价?贾诩做了些什么?
Posted 太尉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毒士贾诩这个人应该怎么评价?贾诩做了些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毒士贾诩这个人应该怎么评价?贾诩做了些什么?
三国时期谋士是非常多的,这些人很多都有些外号,诸如卧龙、冢虎,就分别指蜀汉诸葛亮和他的死对头曹魏司马懿。这些外号可以说十分精准地概括了他们的特点,然而有一个人的外号听起来,就比他们的更添阴险狡诈的意思,那就是“毒士”贾诩。单单一个“毒”字,就足够让人不寒而栗。贾诩为何被称为毒士,他到底做过些什么事情呢?
喜爱三国的朋友可能听到过易中天评论贾诩的那句话,在他看来,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不是诸葛亮,不是郭嘉,也不是司马懿,而是曹操手下唯一一个寿终正寝的谋士,贾诩。他不仅保得住自己,还能保住自己的家人,在那样的乱世之中,如果没有大智慧,如何能够混到这样的地步?
贾诩是曹魏的谋臣,也是曹魏的开国功臣。当他还只是一个不出名的小人物的时候,因病辞官回家,路途中和同行的数十人被叛乱的氐人抓获,贾诩谎称自己是太尉段颖的外孙,这位太尉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果然氐人都没有伤害他,最终平安回到家中,然而与他一起被抓的那些人却全部都遇害了。
贾诩很能抓住事情的关键,从他这一件小事上面就能够看得出来,这样的应变能力,有几个人能够达到?贾诩曾经效力于董卓,董卓死后又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他们失败之后,又投到张绣手下。张绣用贾诩的计谋,两次打败曹操,而贾诩又能看得出袁绍的缺点和曹操的优点,力劝张绣投降曹操。
果然,到了曹操阵营,曹操不计前嫌,亲自接见贾诩,同时任用张绣。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军粮耗尽之际,曹操听从贾诩的建议,抓准时机偷袭乌巢,战胜了实力强劲的袁绍。然而赤壁之战时,贾诩劝曹操时机不成熟,曹操不听,结果战败。
深谋远虑,如此评价贾诩不为过,但是贾诩的那些谋略,比如挑动李傕郭汜攻长安,根本没有考虑到百姓的死活,加速了汉朝的灭亡,毒士之名也是名不虚传。
相关参考
贾诩,生于147年,死于223年,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士。曾是李傕、董卓、张绣等的部下,随张绣依附曹操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贾诩在沟通交流方面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说辞对方绝不墨守成规,应变
贾诩,生于147年,死于223年,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士。曾是李傕、董卓、张绣等的部下,随张绣依附曹操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贾诩在沟通交流方面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说辞对方绝不墨守成规,应变
毒士的在哪?> 位于许昌市北10公里尚集乡岗王村东。墓高10米,占地3300多平方。> 墓室后被破坏,出土的陶器也被砸毁,双
贾诩年轻的时候就非常聪明了,有一次被土匪打劫,贾诩说自己是段煨的孙子,让他们去找段煨要赎金,土匪畏惧段煨西凉太守的威名居然礼送贾诩出去。贾诩后来在董卓旗下做官,名声不显,真正让贾诩出名的是董卓死后。李
本名:李儒字号:字文优所处时代:东汉末年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司隶左冯翊郃阳主要成就:鸩杀少帝,助卓为虐李儒——三国时期董卓手下谋士 李儒,字文优(《曹全碑》记载博士李儒《后汉纪》亦有记载博士李儒,
贾诩为什么叫毒士贾诩眼光深远,很有谋略,但所献之计往往损人利己,不考虑百姓的死活,为李傕等献计攻进长安,不仅加速了汉朝的灭亡,而且使得天下大乱,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毒士。建安三年,董卓被杀,王允掌权。因为
贾诩为什么叫毒士贾诩眼光深远,很有谋略,但所献之计往往损人利己,不考虑百姓的死活,为李傕等献计攻进长安,不仅加速了汉朝的灭亡,而且使得天下大乱,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毒士。建安三年,董卓被杀,王允掌权。因为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贾诩做太尉为什么孙权会大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的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重去世了,在曹操死去了之后,他的儿子曹丕成了曹操的继承人,最后成为了魏王,但是曹丕
文和乱武,是指发生在东汉末期的一场掠夺东汉天子的事件。因为贾诩的字是文和,所以称为文和乱武。虽然贾诩字文和,他的行为可是与“文和”没什么关系。一计可以危邦,片言可以乱国,正贾诩之谓也。东汉末年的天下大...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东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也是曹魏的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