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孙权为什么烧张昭家大门?张昭是一个怎样的人?

Posted 公孙

篇首语:一锹挖不成水井,一天盖不成罗马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孙权为什么烧张昭家大门?张昭是一个怎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孙权为什么烧张昭家大门?张昭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国时期的东吴,从无到有,再到后来的发展延续,其中最出名的可能就是最开始的父子三人,孙坚和他的两个儿子孙策孙权。而他们是主君,跟随他们的同样也有一些老臣,张昭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孙策临终之前任命的托孤大臣,将年纪尚小的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辅佐孙权尽心竭力,然后在后来,孙权竟然要烧了张昭的家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孙策托孤之时,曾经嘱咐张昭:“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是不是觉得前半句话很眼熟?没错,这句话和后来和刘备托孤诸葛亮的时候,意思是差不多的,然而孙策这句话在前,刘备在后,刘备也算是“剽窃”了一回遗言。

单单是这一句话,就能够看得出,张昭在东吴的地位。张昭素有才华,就连狂士祢衡,就是那个《三国演义》中敢在曹操面前不穿上衣,击鼓之后骂曹操的人,他对于张昭的才学都是十分欣赏的。这样的狂傲之人,能够让他敬佩,必然是真才实学绝对不掺假,而且远胜于他的。

至于孙权为什么要烧了张昭的家门,那是232年,公孙渊反魏,向吴称臣,并且要求里应外合打击曹魏。孙权答应了,但是张昭一直劝他,公孙渊此举意图不单纯,万一他中途改变主意,不仅东吴的使者回不来,天下还会耻笑。孙权一直都想进攻曹丕,张昭的话他听不进去,甚至抓着刀对张昭怒视。

张昭只说,自己知道话不中听,但是又怎能忘记太后临终的嘱托?孙权和张昭两人想起过往,不由得一同哭起来。然而孙权后来还是派了使者,张昭知道后干脆不上朝,待在家里,孙权命人从外面把大门用土封住,告诉他你不要再出门了,张昭也从里面用土封住,告诉孙权我也不打算出门了。君臣二人的对峙,一直到他派出去的使者被杀之后,才终于有了转机。

孙权后悔了,想要让张昭出来,但是张昭不肯,孙权身为主君,脸面还是要的,于是放火烧张昭的家门,想要这样逼他出来,结果张昭理都不理,孙权觉得没意思,又让人把火扑灭了,自己站在他家门口,后来还是张昭的儿子看不下去,把张昭搀扶出来,这两人才终于算是和解了。

由此可见,张昭此人,对于东吴、孙权必然是忠心不二的,小编由此想到了介子推,他甘愿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后来却一点也不贪恋赏赐,重耳也用放火的办法想逼他出来,但是他们比较悲剧,介子推被烧死,但张昭没有,命不该绝。

相关参考

亚父张昭的故事 张昭是个怎样的人

曹魏有荀,蜀汉有诸葛,孙吴有张昭。三人都是三国顶尖的智者,运筹帷幄,纵横捭阖,为各自君主的事业奠基;但是三人的结局各自不同:荀最后与曹操决裂,被赐死;诸葛接受托孤重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昭则渐渐被

张昭是个怎样的人 亚父张昭的故事

曹魏有荀彧,蜀汉有诸葛,孙吴有张昭。三人都是三国顶尖的智者,运筹帷幄,纵横捭阖,为各自君主的事业奠基;但是三人的结局各自不同:荀彧最后与曹操决裂,被赐死;诸葛接受托孤重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昭则渐

张昭是个怎样的人 亚父张昭的故事

曹魏有荀彧,蜀汉有诸葛,孙吴有张昭。三人都是三国顶尖的智者,运筹帷幄,纵横捭阖,为各自君主的事业奠基;但是三人的结局各自不同:荀彧最后与曹操决裂,被赐死;诸葛接受托孤重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昭则渐

三国历史 亚父张昭的故事 张昭是个怎样的人

曹魏有荀,蜀汉有诸葛,孙吴有张昭。三人都是三国顶尖的智者,运筹帷幄,纵横捭阖,为各自君主的事业奠基;但是三人的结局各自不同:荀最后与曹操决裂,被赐死;诸葛接受托孤重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昭则渐渐被

张昭是谁

  张昭是谁?三国演义中的张昭怎么死的  张昭是谁?张昭是三国时期的孙吴的重臣,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权

历史人物 张昭是东吴重臣功不可没,孙权为什么不任命他做丞相

对三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昭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孙权能够安定江东,并且制定朝仪,张昭功不可没。孙权曾两次提出要设立丞相,论资历无人比的上张昭,也有不少官员推荐张昭

张昭辅佐孙权成就帝业,为什么一生做不了丞相

张昭是东吴老臣,跟随孙策建立了东吴基业,孙策非常优待张昭,把军政大事都交于他处理。直至孙策遇刺,临终时将孙权托付于张昭,在这种内忧外患,人心不稳之时,是张昭率先统领百官拥立孙权并辅佐他,并辅佐孙权成就

孙权为何不用影响力最大又忠心的张昭为相

张昭是东吴资格最老、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在孙策创业时就深受器重,“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孙权继任后,张昭对孙权可说是忠心耿耿,“率群僚立而辅之”,为东吴的巩固发展贡献不小。孙策、孙权兄弟均得其助力不小。

孙权为何不用影响力最大又忠心的张昭为相

张昭是东吴资格最老、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在孙策创业时就深受器重,“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孙权继任后,张昭对孙权可说是忠心耿耿,“率群僚立而辅之”,为东吴的巩固发展贡献不小。孙策、孙权兄弟均得其助力不小。

三国群英传2,东吴老臣张昭,姜还是老的辣

张昭,东吴的重臣,因避难逃到江南,遇到孙策,受到孙策的重用,跟随其南征北战,出谋划策,在孙策的手下,张昭是如鱼得水,深受信任,为孙策平定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孙策临终托孤,将孙权托付给张昭,不管是不是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