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蜀国邓芝出使东吴是怎么回事?邓芝出使东吴有什么结果?
Posted 关系
篇首语: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蜀国邓芝出使东吴是怎么回事?邓芝出使东吴有什么结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蜀国邓芝出使东吴是怎么回事?邓芝出使东吴有什么结果?
我们都知道,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破裂起来是很容易的,但是想要重归于好,却总是难很多。只不过,国家之间就不一样的,两国之间更讲求利益,只有利益才是最长久的,所以,尽管关系破裂,如果能够有共同的利益存在,修复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三国时期,吴国和蜀国就是如此,夷陵之战是两国之间的战役,但是此后,蜀国邓芝被派往吴国修复关系,那么邓芝是否能够完成使命呢?
邓芝,是东汉时期,跟随刘秀恢复汉室的大将之一邓禹的后人,这个邓禹不仅是东汉大将,更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可见在刘秀创立东汉之时,邓禹的功劳和能力,都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的。而到了三国时期,邓芝身为蜀汉重臣,能力自然也是不凡,他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就,那就是修复了蜀国与吴国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蜀国刘备还在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兄弟关羽被吴国孙权所杀,原本的吴蜀联盟被刘备撕毁,他都杀了自己的兄弟,不光是兄弟,还是一员大将,这口气谁能咽得下去,简直就是背叛,于是发动了对吴国的夷陵之战。然而在战前,张飞也被手下所杀,刘备虽然把恨意全都转到了吴国头上,但是还是没能战胜,反而是惨败而归,自己也病逝。
刘备死后,诸葛亮算是最能说得上话的人,在此之前孙权虽然是战胜方,但是曾经派人前来求和,现在刘备死了,诸葛亮深知必须重新修复与吴国的关系,这样才能有一线生机,于是派遣邓芝出使吴国。孙权一开始当然会感到疑虑,没有立即接见邓芝,邓芝表明自己并不只是为了蜀国而来,更是为了吴国,孙权于是见了他。
孙权告诉邓芝,自己担心蜀国新君年幼,国势难以抵挡曹魏的进攻,邓芝结合地势、人力等方面对孙权进行劝告,并且说明,如果孙权要与魏国站在一起,魏国实力强大,必然会要求孙权前去朝拜,或者要求吴国太子前往做质子,这样一来意味着什么,孙权不会不明白,不管是自己还是太子,到了魏国手里,吴国不管做什么都必须要考虑清楚,不可能再对魏国出兵,而且一旦有动作,魏国还有理由讨伐。
孙权深知邓芝所说,正是自己最担心的问题,于是断绝与魏国的来往,重新与蜀国修好。孙权也十分赏识邓芝,再给诸葛亮的信中也对邓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三国蜀汉大臣邓芝的简介 邓芝出使东吴的故事历史名人
邓芝人物生平简介 邓芝字伯苗,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朝廷大臣,也是东汉名将邓禹的后代。早年就曾被预言,认为其能位至大将。后被刘备任为郫令,升迁为广汉太守。因任官清廉、严谨,有治绩,被征入朝为尚书。刘备
历史人物 三国蜀汉大臣邓芝的简介 邓芝出使东吴的故事历史名人
邓芝人物生平简介 邓芝字伯苗,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朝廷大臣,也是东汉名将邓禹的后代。早年就曾被预言,认为其能位至大将。后被刘备任为郫令,升迁为广汉太守。因任官清廉、严谨,有治绩,被征入朝为尚书。刘备
本名:邓芝字号:字伯苗所处时代: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义阳新野主要成就:出使吴国,与东吴修好;讨平涪陵叛乱www.cha138.com官职:车骑将军爵位:阳武亭侯 邓芝是东汉名将邓禹之后,于汉末
三国人物中文名:邓芝别号:邓伯苗国籍:蜀汉民族:汉族诞生地:义阳新野(今河南新野)死日期:公元251年(蜀汉延熙十四年)职业:将领重要造诣:出使吴国,与东吴修睦讨平涪陵兵变官职:车骑将军册封:阳武亭侯
邓芝出使东吴,使蜀、吴重归于好。孙权毅然断绝和魏国交往。公元224年7月,魏文帝东巡许昌,一怒之下,兴师伐吴。侍中辛毗权衡利弊,竭力劝阻说:“现在天下初定,地广民稀。不如养民屯田,十年之后魏国强大,东
邓芝,字伯苗,河南新野人。东汉将军邓禹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功臣。早年间就被别人预言他的能力能使他升到大将军的职位。后拉被刘备任命为郫令,之后又升为广汉太守。因为他为官清廉、严谨有礼,并且有治理国家...
邓芝,字伯苗,河南新野人。东汉将军邓禹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功臣。早年间就被别人预言他的能力能使他升到大将军的职位。后拉被刘备任命为郫令,之后又升为广汉太守。因为他为官清廉、严谨有礼,并且有治理国家...
蜀诸葛亮因准备南征为解除后顾之忧,派邓芝出访东吴,目的是让东吴息兵并连和东吴。东吴谋士张昭对孙权曰:这是诸葛亮退兵之计,遣邓芝为说客也。权曰:当以何答之?昭曰:先于殿前立一大鼎,贮油数百斤,下用炭烧。
基本信息孙权为车骑将军的时候(219年—220年),冯熙时任东曹掾。黄武二年(223年),冯熙任信都尉出使蜀国吊丧刘备,回来任命为中大夫。后来冯熙出使曹魏,曹丕问他:“吴王如果想要修复我们之前的关系,
公元208年,曹操挥军南下,目标直指荆州,此时刘表病逝,小儿子刘琮接班,面对强敌,刘琮很快就举手投降,本来依附于刘表的刘备仓皇而逃,曹操一路追击,大破刘军,刘备走投无路,只能采取自己一贯的措施,再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