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魏文帝临江兴叹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魏文帝临江兴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魏文帝临江兴叹

邓芝出使东吴,使蜀、吴重归于好。孙权毅然断绝和魏国交往。公元224年7月,魏文帝东巡许昌,一怒之下,兴师伐吴。侍中辛毗权衡利弊,竭力劝阻说:“现在天下初定,地广民稀。不如养民屯田,十年之后魏国强大,东吴即不战自降。”刚愎自用的魏文帝根本不予理睬,亲驾龙舟,率水师来到广陵(扬州东北)。

孙权得知魏文帝屯军广陵,虎视江南,十分震惊。立即采纳徐盛的建议: 乘夜黑人静之时,在一辆辆战车上插上木头,四周以苇席遮掩,涂上色彩。然后车连车,从石头城(南京) 一直排到江乘县 (江苏句容北),筑起一道数百里长的疑城假楼。并且派出许多舰船停泊在江面,严阵以待。清晨,魏文帝隔江西望,顿觉心惊胆颤,没料到吴国竟然在一夜之间沿江筑起数百里长的城墙,暗自叹道: “江南有人才呵! 不可谋取了!” 但是他又不甘示弱,急忙登上龙舟炫耀于江上。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暴雨驰骤纵横,江水猛然上涨,层层巨浪象一头头发疯的雄狮呼啸着冲向龙舟。魏文帝被摇晃得头晕欲倒,连连长叹: “魏国纵然有骑兵千群,也毫无用武之地!”于是下令撤军。

公元225年3月,魏文帝灭吴之心不死,不顾群臣规劝,再次率军东征。10月,十几万将士聚集广陵,城内城外旌旗招展,魏文帝踌躇满志,临江观兵,以为消灭东吴只在弹指之间,于是骑马赋诗: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此时正值严冬,江面结冰,致使魏军舰船无法行驶,加上孙权严兵固守,魏文帝无可奈何地叹道: “哎呀! 这南北之分原来是上天划定的!” 遂引兵而退。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望洋兴叹

望洋兴叹  绵绵秋雨不停地落,百川的水都流入黄河。水势之大,竟漫过了黄河两岸的沙洲和高地。河面也被水涨得越来越宽阔,已经看不清对岸的牛马了。河神见状欢欣鼓舞,他自我陶醉,以为天下美景已尽收自己的流域。

历史典故 望洋兴叹

望洋兴叹  绵绵秋雨不停地落,百川的水都流入黄河。水势之大,竟漫过了黄河两岸的沙洲和高地。河面也被水涨得越来越宽阔,已经看不清对岸的牛马了。河神见状欢欣鼓舞,他自我陶醉,以为天下美景已尽收自己的流域。

高中历史 拿破仑为何对英国“望洋兴叹”

拿破仑为何对英国“望洋兴叹”从拿破仑当权到帝国崩溃,法国经历了多次与反法同盟的战争,拿破仑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一再打败俄、普、奥、西诸国,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为什么对

高中历史 拿破仑为何对英国“望洋兴叹”

拿破仑为何对英国“望洋兴叹”从拿破仑当权到帝国崩溃,法国经历了多次与反法同盟的战争,拿破仑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一再打败俄、普、奥、西诸国,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为什么对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望洋兴叹的故事

成语典故_成语望洋兴叹的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

明朝两位大师效仿壮举,却望山兴叹

黄山有七十二峰,其中有三大主峰,分别是莲花峰、光明顶和天都峰。其中,天都峰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在三大主峰里,天都峰并不是最高的一个。但是它的峰体像一块通天的巨石,拔地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望洋兴叹的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有人告诉他:“你

拿破仑拒绝钢铁轮船,说发明家没常识,后只能看着英国望洋兴叹

拿破仑他是发明家,找拿破仑求合作,说要用钢铁制造轮船,拿破仑一听轮船由钢铁制造,撵走了发明家。几年后拿破仑面对英吉利海峡时,看着英国,只能望洋兴叹,他深深的后悔了拿破仑是十九世纪法国历史上的枭雄,伟大

欧洲历史 拿破仑拒绝钢铁轮船,说发明家没常识,后只能看着英国望洋兴叹

拿破仑他是发明家,找拿破仑求合作,说要用钢铁制造轮船,拿破仑一听轮船由钢铁制造,撵走了发明家。几年后拿破仑面对英吉利海峡时,看着英国,只能望洋兴叹,他深深的后悔了拿破仑是十九世纪法国历史上的枭雄,伟大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望洋兴叹的主人公是谁

  [释义]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产生;发出。  [语出]《庄子·秋水》:“据说;河神因河水大涨而自以为了不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