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为什么诸葛亮不把所学教给儿子,而是教给姜维?

Posted 所学

篇首语:困难是人的教科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为什么诸葛亮不把所学教给儿子,而是教给姜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为什么诸葛亮不把所学教给儿子,而是教给姜维?

很多人都知道,在古代,非常注重家族传承,尤其是大家族里,对这个尤为重视。三国时期,虽然身处乱世,但是仍旧有很多大家族,这其中,诸葛亮的家族琅琊诸葛氏就是之一。然而,诸葛亮在教习自己生平所学的时候,挑选的继承人是魏国而来的降将姜维,并不是自己的亲儿子诸葛瞻,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要这样做,为什么不把所学教给诸葛瞻呢?

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早年隐居乡间,以耕种维持生计,期间还娶了个黄发、黑肤的丑女为妻,刘备闻其名而三顾茅庐,诸葛亮为刘备作《隆中对》,自此全力辅佐蜀汉打天下。

众所周知,在古代都讲究“传男不传女”,连自己女儿都不传的年代,诸葛亮为什么要把平生所学传给姜维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呢?

很多人认为,这恐怕是因为诸葛瞻并无才能,可谓是虎父犬子。在锦竹之战中,面对也已穷途谋略的邓艾,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诸葛瞻居然被对方杀得大败,最终落得个身死军败的下场。然而在史书中,诸葛瞻绝不是一个庸才。据《三国志记载》,诸葛瞻从小就拥有良好的记忆力,才思敏捷,有“早慧”之称。在某些问题上,诸葛瞻也极有远见。例如在延熙十六年(253年),吴国太傅,也是他的堂兄诸葛恪因为在东兴之战打败魏国军队,于是打算大举用兵伐魏。当时还是侍中的诸葛瞻立即在张嶷的建议下,写信给诸葛恪,认为他穷兵黩武,可能招致恶果。果然,诸葛恪在同年大败而回,并被孙峻杀害。由此可见,诸葛瞻并非草包。

其实诸葛亮把平生所学传给姜维而不传给儿子原因很简单。第一,古代大多技艺都是口传心授,再好的东西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都是巨大的遗憾。拥有一身本事的诸葛亮也面临这样的烦恼,直到遇到姜维。他用计谋降伏姜维,并答应收他为徒,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他。

第二,诸葛亮死时,诸葛瞻才8岁,尚且年幼。其次,诸葛亮曾在给诸葛瑾的信中说:瞻今以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说他年少成名太快,恐怕成不了大器。诸葛亮此看法,可能是借鉴历史上的那些诸多神童,他们年少时闻名于世,但长大后,却鲜少有人能够辉煌更甚,取得更高的成就。不说远处,三国时的孔融、曹冲就是很好的例子。

第三,最重要的是诸葛亮没有机会将自己平生所学教给儿子。诸葛亮就病死在五丈原的时候,儿子诸葛瞻才是一个八岁的孩子,诸葛亮想教也教不了多少。再加上他常年累月的在外征战,又有多少时间陪伴诸葛瞻?

当年轻有为的姜维出现在了诸葛亮的视野之中,无论年龄、资历、志向都比较合适,正符合诸葛亮的选人要求。最关键的是,姜维在魏国并未能充分发挥其能力,仅屈尊于天水太守马遵手下,并不得志。所以,诸葛亮千方百计将姜维拉了过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终于让姜维继承了自己的衣钵。

相关参考

世界历史 佛教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佛教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相传其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约前565—前486)。悉达多出身刹帝利种姓,是古迦毗罗王国(位于今尼泊尔南部)的王子。他自幼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也曾

108岁的杨绛先生教给女孩子们的事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今天是杨绛先生诞辰。作为才情纵横的文士,世事洞明的哲人,她的一生不必赘述。这位世纪老人,

抗战期间宋美龄去前线视察,差一点丢了命,她教给战士这样喊口号

说到宋美龄,大家也许想到的是她不平凡的身世,高高在上的身份,以及她的权贵。她嫁给了蒋介石,成了民国第一夫人,但是蒋介石看上的不仅仅是宋美龄美丽的外表,优雅的气质,显赫的家世,还有她的能力。蒋介石说过:

历史秘闻 抗战期间宋美龄去前线视察,差一点丢了命,她教给战士这样喊口号

说到宋美龄,大家也许想到的是她不平凡的身世,高高在上的身份,以及她的权贵。她嫁给了蒋介石,成了民国第一夫人,但是蒋介石看上的不仅仅是宋美龄美丽的外表,优雅的气质,显赫的家世,还有她的能力。蒋介石说过:

诸葛亮一项研究,他仅用1次就为李世民打下半壁江山

三国时期诸葛亮见闻广博,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固然是儒生,却精晓排兵布阵,有了诸葛亮的阵法,任凭你有千军万马,也无可若何。可是诸葛亮并不是每一场战争都使用阵法,在他身后,他将本身的兵书悉数教给了姜维

孙策死前,为何不把基业交给儿子,而是弟弟孙权

曹操曾言:“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处的孙仲谋,指的是江东之主孙权。他从十九岁起,便从哥哥孙策手中,接过了江东基业,在群雄角逐中,他不但没有被吞并,反而脱颖而出,与曹操、刘备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要知道,论

诸葛亮临终前为什么不让姜维做接班人

在《三国演义》里,姜维是诸葛亮的得意弟子,临死之时诸葛亮把自己毕生所学尽授予姜维,对他寄予了厚望,但让人意外的是姜维并没有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掌控蜀国相权。历史上的情况和小说大致相似。那么诸葛亮为什么

诸葛亮临终前为什么不让姜维做接班人

在《三国演义》里,姜维是诸葛亮的得意弟子,临死之时诸葛亮把自己毕生所学尽授予姜维,对他寄予了厚望,但让人意外的是姜维并没有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掌控蜀国相权。历史上的情况和小说大致相似。那么诸葛亮为什么

不是马谡而是姜维

其实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失误既非马谡又非魏延,而是姜维。姜维字伯约,雍州天水郡翼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小时候读《三国演义》连环画,记得其中有一本叫做《收姜维》。现在京剧舞台上还在演。不过姜维投奔蜀国

韩非子喻老,韩非子 喻老 译文

韩非子喻老译文赵襄主跟王于期学驾(马)车,然后就跟王于期比赛驾车,赵襄主三次交换马,结果三次都输了。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有把全部本事教给我啊!”王于期回答说:“方法都已经全都教你了,而是你运用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