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张良为什么要选择留地作为自己的封地?

Posted 刘邦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张良为什么要选择留地作为自己的封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张良为什么要选择留地作为自己的封地?

话说西汉建国之后,对于有功之臣,刘邦自然是要论功行赏,即便我们知道他最终杀了不少功臣,但是在最开始,他却不能这样做。在封赏的时候,韩信、萧何等都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和赏赐,而轮到张良的时候,虽然刘邦想要给他齐地万户侯的爵位,但是张良却拒绝了,只要求在留地封侯即可。那么,张良为什么要选择在留地呢?

张良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称帝后,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文武百官济济一堂,觥筹交错,君臣同乐。汉高祖问大家:“你们实话实说,为什么我能夺得天下,而项羽会失去天下?”群臣议论纷纷,说法不一,刘邦听后微笑着说:“众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我拥有张良、萧何和韩信这三位人中豪杰。”刘邦在提到他最得力的三大干将时,把张良排在了首位,可见张良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汉六年正月,刘邦对有功之臣依次进行封赏,韩信为楚王,萧何为酂侯,并担任相国,食邑皆超过万户。轮到张良时,刘邦却说:“张爱卿,你可以在齐国属地任选三万户作为食邑。”此话一出,君臣哗然,都向张良投来羡慕的目光。对于文官武将来说,封万户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更何况是在齐地自选食邑三万户,这是多大的恩宠和荣耀啊!然而,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如此好事,却让张良婉言拒绝了。

张良说:“韩国破灭后,臣已沦为一介布衣,好在皇上不厌弃,留在身边,臣已感到非常满足。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请陛下收回成命吧!”

留地是张良与刘邦相遇的地方,也是刘邦起兵的地方,张良主动要求去留地,一则表明了自己没有野心,二则表明了对刘邦的感激。刘邦当然爽快地答应了张良的要求,封他为留侯。

从那以后,张良便很少问及政事,称病杜门不出,过着隐居似的生活,行“道引”、“辟谷”之术;扬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张良的急流勇退,使他避开了残酷的政治斗争,也为他赢得了身前身后名。

作为开国皇帝的刘邦,他对跟着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伙一直心存芥蒂,尤其是那些手握重兵,声名远播,功高盖主的大臣。事实证明张良的选择是正确的,不久,韩信就被控谋反,贬为淮阴侯,最终被杀死在长乐宫钟室内,还致使三族被诛,血染长安。而萧何尽管事事小心,诚惶诚恐,谨慎恭敬,但仍免不了一场牢狱之灾。唯有张良置身事外,毫发未伤,逍遥快活。

纵观中国历史,有多少人能拒绝权利、地位和金钱的诱惑,做到功成身退呢?因此大多数的有功之臣都不得善终,不是身败名裂,就是身首异处,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下场。可以说,张良拒封万户侯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他算是真正看透了功名利禄。

相关参考

张良是韩国人为何不帮韩王反帮刘邦?张良刺杀过秦始皇吗?

  张良身为刘邦的谋臣,但是也曾为了自己的国家报仇而选择刺杀秦始皇,就像荆轲那样。但是他知道自己是没有办法杀了秦始皇的,于是散尽家财找来一位大力士,妄图杀了秦始皇。  张良原来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人,他是

历史人物 谋士陈宫作为一个聪明人 陈宫为什么选择跟随吕布而不是刘备

很多人都不了解陈宫和刘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良禽择木而栖,自古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一个优秀的谋士,在选择自己的主公的时候,一定是要选择一个有能力的人,这个人不仅要自身优秀,而且还要懂得识人,

历史人物 清代法律规定皇帝每年要亲自扶犁耕地

  导读:在古代,龙抬头的时候,亲自犁田,确有其事。明清时,每年都要亲自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躬耕一番,以给天下百姓做一个重视农业生产的榜样。当时,明清皇帝都有自己的「自留地」——「一亩三分地」。那么,

明朝历史 朱元璋为什么要将紫金山作为自己的寝陵

这样孝陵陵宫及宝城就具备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四象,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形式,这种水,在风水上称冠带水,亦十分难得。在一般人眼里,朱元璋选择钟山作为自己的寝陵是看中了这

历史人物 张良是韩国人为何不帮韩王反帮刘邦

  张良身为刘邦的谋臣,但是也曾为了自己的国家报仇而选择刺杀秦始皇,就像荆轲那样。但是他知道自己是没有办法杀了秦始皇的,于是散尽家财找来一位大力士,妄图杀了秦始皇。  张良原来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人,他是

刘邦论功行赏,张良本可以选择富裕的齐国,为何最后选了贫穷的留县?

刘邦论功行赏,张良本可以选择富裕的齐国,为何最后选了贫穷的留县?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高祖刘邦打仗其实不怎么样,但是他有领导的人格魅力,加上知人善任,所以他能够击败楚霸王项羽,在刘邦最

高渐离为什么要刺秦 高渐离刺秦的时间是多久

  高渐离其实是荆轲刺秦的延续,荆轲作为一个刺秦的先导,很多事情都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比如自己的性命,而很多事情又由自己操纵,比如自己的抉择,他可以选择临阵脱逃,也可以选择归隐,但是他觉得在他的身上背

高渐离刺秦的时间是多久 高渐离为什么要刺秦

高渐离其实是荆轲刺秦的延续,荆轲作为一个刺秦的先导,很多事情都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比如自己的性命,而很多事情又由自己操纵,比如自己的抉择,他可以选择临阵脱逃,也可以选择归隐,但是他觉得在他的身上背负了

高渐离刺秦的时间是多久 高渐离为什么要刺秦

高渐离其实是荆轲刺秦的延续,荆轲作为一个刺秦的先导,很多事情都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比如自己的性命,而很多事情又由自己操纵,比如自己的抉择,他可以选择临阵脱逃,也可以选择归隐,但是他觉得在他的身上背负了

张良受辱下邳得真传

  古语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因此,要想有所作为,必定要经过一番风雨,倘若一点苦也受不了,恐怕也难成大器。>  张良(?-前189),字子房,生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