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曹丕刘备都相继称帝,为什么孙权等了8年
Posted 公元
篇首语: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活作出正确的解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曹丕刘备都相继称帝,为什么孙权等了8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曹丕刘备都相继称帝,为什么孙权等了8年
提起三国小编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会想到曹操刘备了,确实,曹操刘备都是三国非常著名的人物,在三国时候也是一统天下的国军,那么,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同是三国的国军,为什么曹丕刘备相继称帝了,二孙权为什么还要等8年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三国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相比曹丕220年称帝,刘备221年称帝,孙权整整迟到了8年时间!
如果说曹丕称帝,这在当时已经是大势所趋了,曹操之所以不称帝肯定有各种顾虑,曹丕称帝时天下已经三分了,手中的那个小皇帝一点用处都没有,当年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这个时候已经毫无用处了,何必在自己头上再放一个主子呢?
至于刘备称帝,话说连曹丕都废汉成帝了,自然大汉的旗帜不能倒,正好曹丕来个神助攻,刘备称帝就理所当然了,更重要的是称帝一直就是老刘的梦想,不然早在荆州最落魄的时候,收一个义子,起个名字叫“刘封”,生一个儿子,起名叫“刘禅”,各取一个字,合起来就叫做“封禅”,在封建时代,谁有资格封禅?答案只有一个,皇帝!
曹丕在公元220年称帝了,刘备则是称帝于公元221年,和刘备曹操同一个时代的孙权为何整整迟到了8年时间?其实原因很简单。
天下已经三分,各自的疆域百姓大体上已经固定下来了,曹丕与刘备称帝“理所当然”,而孙权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了,若此时跟风称帝,土地不会扩大一点,百姓不会增加更多,一点实质性的好处都没有,弄不好反而会招来蜀汉和曹魏的联手进攻,当然孙权也是一个不肯吃亏的主儿,没有称帝就先称王,公元222年就被曹丕封为吴王,虽然是王,更是皇帝,该享受的自然不会局限于一个“王”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孙权什么时间称帝?为什么他比曹丕和刘备晚了那么久?
三国时期,严格来说应当是魏蜀吴三个国家建立之后的时间段,但实际上,很多人会把在此之前的,从黄巾起义开始的时间都算在三国的范围之内。三国正式建立的时间,应当在孙权称帝之后,他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称帝的,他称
三国时期的十三州是哪些地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自己登基称帝,改朝换代,立魏国。一年后,刘备在益州成都称帝,是为延续汉室血脉,孙权虽然称帝慢了几年,但他自
不仅帮刘备打江山,看到主子身边没了女人,法正又当起了媒婆,张罗着给刘备再找个老婆。你说,这样的马仔,刘备能不喜欢吗?刘备的老婆见于史书者4人:甘夫人(昭烈皇后)、糜夫人、孙夫人、吴夫人(穆皇后)。可能
刘备的老婆见于史书者4人:甘夫人(昭烈皇后)、糜夫人、孙夫人、吴夫人(穆皇后)。可能刘备还有别的老婆,就如《三国志》中记载先主甘皇后,沛人也。先主临豫州,住小沛,纳以为妄。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但因
具备所有的条件,曹丕篡汉后,他为何迟迟不称帝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自己在许昌即了皇帝大位,从此东汉宣告灭亡。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远在益州的刘备悲愤不已,觉得自己延续大汉朝正统的时候已经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其实孙权多年以后才登上帝位,建立东吴,其中有很深刻的原因。一是不够名正言顺。曹丕能够称帝,是因为他的父亲曹操一直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而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先是继承了魏王,继而让汉献帝禅位,正式结束了汉王朝。按理说,这天下都应该是他曹家的了,无论是蜀汉国的刘备还是东吴的孙权,都应该是成为了乱臣贼子,是必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先是继承了魏王,继而让汉献帝禅位,正式结束了汉王朝。按理说,这天下都应该是他曹家的了,无论是蜀汉国的刘备还是东吴的孙权,都应该是成为了乱臣贼子,是必
众所周知,在曹丕称帝后的第九年,也就是229年,孙权才称帝,此前几年,孙权一直是王,算是魏国的藩国。这主要是孙权得罪了老刘,担心干不过皇叔,只能抱曹丕大腿。等陆逊一把火烧了刘备,孙权这才把腰杆子站直喽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先是继承了魏王,继而让汉献帝禅位,正式结束了汉王朝。按理说,这天下都应该是他曹家的了,无论是蜀汉国的刘备还是东吴的孙权,都应该是成为了乱臣贼子,是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