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长毛状元王韬

Posted 政治

篇首语:学新温故,学以致用,总结提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长毛状元王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长毛状元王韬

  王韬,初名王利宾、王翰,字兰瀛、懒今、紫诠、兰卿,号仲、天南遁叟、甫里逸民、淞北逸民、欧西富公、园老民、蘅华馆主、玉鲍生、尊闻阁王。清朝道光八年在苏州长洲县甫里村出生,道光二十三年在上海西草堂病逝。

  王韬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新闻工作者。他创办《循环日报》,是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定人。而他在报纸上发表的关于政治的评论著作,又使他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部分政论文章被编为《园文录外编》,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王韬是中国传统名士和近代新派人氏的结合体,为什么这样说呢?王韬五岁的时候开始跟随自己的母亲识字,后来又跟随自己的父亲读书。因为他的父亲是私塾先生,所以王韬自小就接受了非常正统或者说是系统全面的儒家教育。他自幼开始习读《四书》、《五经》,在父亲的教导下打下了坚实的经学基础。

  年长之后,王韬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前往上海探视自己的父亲。在这一段时间里,王韬接触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后来与上海墨书馆中的多位外国传教士结实,并且接受邀请进入书馆工作,在这期间不仅接触了《圣经》,甚至还接触了许多其他西方著作。因为王韬帮助传教士进行西方著作的翻译工作,实际上他能非常正确的理解这些著作中的知识。便是在这一段时间里,王韬开始吸收西方政治、文化的知识。

  再到后来,王韬又接受朋友的邀请和资助,开启了自己游历欧洲的旅程。在欧洲游历期间,王韬直接感受了欧洲各国的风土人情,深入了解欧洲社会。

  传统思想和新式思想,东方思想和西方思想在王韬这儿碰撞,使得王韬在具备中国士子优良品质的同时,又具有西方的开拓性。

  王韬是维新派人士,是最早接触维新思想的人。现在许多人认为维新派,其实就是以梁启超、康有为为首,进行维新变法的那一拨人。但实际上梁启超、康有为只是将维新思想,通过政府付诸于实践。维新思想并不是自他们开始,也没有自他们结束。

  从欧洲回国之后,王韬又在祖国居住了一段时间,便接受重野成斋、《报知社》主笔栗本锄云、蕃士冈鹿门等日本名士的邀请,前往日本考察。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国有维新变法,而日本也有明治维新。中国的维新变法是失败了的,而日本的维新变法则是成功了的,这足以说明维新思想在日本的成熟以及重要性。王韬就是在这一段时间,结实了一大批的日本维新人士,并且系统的研究了维新思想,并且接受此思想,成为维新人士。

  王韬的变法维新论使他得到李鸿章的尊重,那么他具体的政治思想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明确的便是变法自强的思想,王韬认为陈旧腐朽的中国,必须变法。他说:“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中国何尝不变”。并且以欧洲强国为榜样,进行变法,富强自己的国家。“吾知中国不及百年,必且尽用泰西之法而驾乎其上”,表现了对中国前途的信心。

  政治制度上,他主张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的君主立宪制度。王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废除封建专制的人。

  实业强国,王韬认为政治制度的改变是根本吗,但兴办实业,才是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他说:“诸利既兴,而中国不富强者,未之有也。”

  王韬诗词:

  《独登杜拉山绝顶》

  济胜渐无腰脚健,探幽陡觉心胸开。泉声若共石斗激,岚影时与云徘徊。

  眼前已觉九霄近,足底忽送千峰来。天悦羁人出奇境,家乡不见空生哀。

相关参考

清末政论家王韬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王韬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和新闻记者,有“长毛状元”之称。王韬一生办了许多报纸,为中国近现代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清道光八年,也就是公元1828年,王韬在

历史人物 清末政论家王韬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王韬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和新闻记者,有“长毛状元”之称。王韬一生办了许多报纸,为中国近现代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清道光八年,也就是公元1828年,王韬在江苏苏州府长洲县甫里村出

中国历史 王韬与《循环日报》

王韬(1828—1897),字利滨,号兰卿,江苏新阳(今昆山县)人。曾在上海“墨海书馆”工作10余年。1862年初,因母病回乡,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军守将“逢天义”刘肇钧,建议不要强攻上海,应移军长

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对中国报业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张晶王韬是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是中国人创办报刊的第一次成功尝试,王韬

曹操为何想杀手下一生正气的组织部长毛d

他是曹操的组织部长,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却因一句话曹操想杀他曹操说他:“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陈寿评他:“毛d清公素履。”他就是陈留平丘人(今河南封丘)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状元宰相谢迁此人

  谢迁是明朝著名大臣,在明宪宗时期高中状元,以翰林院修撰一职初入仕途。明孝宗时期受到孝宗重用,与李东阳共同入阁参预机务,辅佐明孝宗革除明宪宗时期弊政,为明朝政治做出重大贡献。  明孝宗去世,明武宗继

如何评价状元宰相谢迁此人?为什么说谢迁尤侃侃?

  谢迁是明朝著名大臣,在明宪宗时期高中状元,以翰林院修撰一职初入仕途。明孝宗时期受到孝宗重用,与李东阳共同入阁参预机务,辅佐明孝宗革除明宪宗时期弊政,为明朝政治做出重大贡献。  明孝宗去世,明武宗继

历史人物 章楶既是状元,又是名将 宋徽宗对章楶的评价非常高

章楶,貌似很少有人听说过这个名字吧,可能连这个字都很少有人知道,请记住,读jié。别看章楶现在没几个人知道,但在宋朝,人家可是风云人物。>《宋朝名将系列之四十七·章楶》>章楶,貌似很少有人听说过这个名

状元王朴的生平简介 宋太祖赵匡胤对他的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宋代的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此人身上有很多传奇事迹,在古代数百位皇帝当中也算是尤为著名的一位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威名赫赫的皇帝,却对一个文人刮目相看,还说出了“若此人还活着,我绝不

历史人物 该如何评价顾鼎臣

顾鼎臣(1473-1540)明代官员。初名仝,字九和,号未斋,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弘治十八年状元及第,状元。历官修撰、左谕德、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追赠少保、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