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楚军大破秦军之秘密何在? 一战定江山

Posted 巨鹿之战

篇首语: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巨鹿之战楚军大破秦军之秘密何在? 一战定江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巨鹿之战楚军大破秦军之秘密何在? 一战定江山

巨鹿之战:《史记》与《汉书》皆记载,项羽是引兵渡河之后,“与秦军遇,九战,绝甬道,大破之”,是与王离军接战时,同时绝其甬道的。而《通鉴》则载,“(项羽)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陈馀复请兵。”那么,哪一个记载符合历史真相呢?司马迁班固司马光三位史学家都以谨严著称,孰是孰非着实还不好轻断。不过,司马迁在《史记 张耳陈馀列传》中又记述道,“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卒存巨鹿者,楚力也。”《通鉴》的记载与这个记述基本相同。私心推测,可能是司马光看到了司马迁记述前后不一之处,择其更合情理者而用之。司马迁毕竟是一人之力而著史,加以身心困顿伤残(司马光则率领一大班饱学之士,在优渥的学术和生活条件下著史),虽然本意自然是要尽可能谨严,但百密而无一疏实是太难(另外旁逸一句,就以此处为例,司马光能对《史记》记述不同处甄别取弃,班固则是照搬,可见作为史学家,温公究竟高出一筹)。那么,何以说《通鉴》认可《史记 张耳陈馀列传》中之记载更符情理呢?

如上所析,王离军与项羽军在局部态势上,兵力和战力互有短长,综而合之,“理论上”势均力敌。如果未有英布和蒲将军先期渡河、断绝章邯为王离输送军食的甬道这一情况,也即是王离军无“乏食”之患,则同等战力下,项羽未必敢破釜沉舟放手一搏,即其放手一搏,王离也未见得会军败作虏——绝不要夸大项羽个人的武勇和他破釜沉舟激励士气的作用:冷兵器时代,单个将军的武勇在集体作战里的作用相当有限,远非演义小说中夸张的所谓“一将横刀,六军辟易”。而士气之激励究有何效,要看对手是谁,如果是前秦苻坚的混编大军各怀鬼胎,则有可能以北府兵之精锐一鼓作气将其杀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这不是前秦军,这是秦军,精锐的秦军,当时世界上最具战力的军队——“九战”,可见战况是何等激烈,也可见秦军作战之顽强,绝非单凭楚军之勇气士气就可吓阻击破。

那么,楚军大破秦军之秘密何在呢?难道是运气?当然不是。我认为,楚军先锋部队的“绝其甬道,断其军食”,是关键中之关键。

军食是军队的命根子。军食一断,军心必乱。秦赵“长平之战”的战役关键转折,便在于白起断赵括粮道,长围久困赵军,赵军绝食四十六日,突围无望,终于全军降秦。周亚夫平七国之乱,也是先断吴军粮道,造成吴军军心动荡,然后乘隙破之。我相信,作为优秀的战役指挥官的项羽,面对易攻难防而又如蛇之七寸的甬道,几乎本能的便要想到去破毁。因此合乎一般军事常理的便是:项羽先期派遣当阳君蒲将军过河断了秦军甬道,造成王离军“乏食”的情势,知其军心必受扰乱,于己有利之战机遂已出现,此其一;其二,在此战机激发诱导下,赵军“陈馀复请兵”,则是已得到赵国赵军方面再次的请援,围城内外的赵军期望与楚军腹背合力破击秦王离军的作战愿望强烈,在王离军乏食后更为强烈,此为有利楚军之战机其二。这两个战机,究其根,都是楚军派先头部队绝秦军甬道创造出来的。

以必胜之志,击将惶之军,战而破之,岂有他哉!再有,细究起来,“小巨鹿”一战,有利项羽军而不便王离军的,还至少有四点——这也是我们上文分析战力时,只说王离军“理论上”战力略强于项羽军,究其实,王离军此处其实还有四不便,其实际战力或是不及项羽军的:

一,舍北方边军轻狡剽悍之长,而做攻击坚城之用,好比拿锋利的宝剑去砸石头,用千里马去载重货,大为折损军力。不厚道的说一句,干这种炮灰的事儿,应该让章邯的刑徒军去啊。怎么用了王离军这个宝贝。项羽军此是以完击损。

二,北方军南下,长途奔袭,远来疲劳,连续攻城,作战疲劳,兼有伤亡,对比楚军,则如利剑出鞘,新发于硎,乃是生猛无畏的生力军。项羽军此是以逸击劳。

三,北方边军之长在于远距离奔袭截击,一个字:“轻”。而屯兵城下攻击坚城,背过来被动迎击楚军,已失去了轻狡剽悍的战术特长而不得不与楚军作“笨拙”厮杀。项羽军此是以重击轻。

四,如上所析王离军虽有10-15万之众,但不得不分兵为三,又要围城攻城又要修守甬道,只能分出三分之一部接战楚军,在局部兵力上显出弱势。项羽军此是以众击寡。

我相信,我这个“纸上谈兵”的业余菜鸟都能看到的上述几点敌弊我利,项羽这个善于制造并把握战机的果敢勇猛的将领,自然也无不了然于心。所以,不论谁是项羽,这个楚军主将目下要做的都必须是也只能是:迅疾渡河,以迅猛、剽悍、坚韧的作战风格,如一只铁拳般强力砸向王离军!

相关参考

巨鹿之战中章邯为什么会败给项羽?巨鹿之战秦军和楚军的兵力如何?

  古往今来,战争往往会使许多无辜的生命惨死,但是这就是战争,一切都是为了权力。秦朝时期,秦始皇通过战争统一了六国,结束了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为后世几千年塑造了政治模

巨鹿之战诞生的成语 巨鹿之战相关电影

  巨鹿之战  刘邦楚汉争霸历时4年多,其中有诸多精彩战役,虽然楚汉争霸的结果刘邦胜、项羽自刎,但二人相争的历史永垂青史。巨鹿之战就是项羽以少胜多,一战定江山的经典一战。  巨鹿之战诞生的成语  破釜

传说之中有关西楚霸王项羽宝藏是真的吗

...一位英雄人物,最后为何会自刎于乌江。公元前209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大破秦军,因此项羽得到统帅的位置。公元前205年,刘邦出师,占关中之地,并进行伐楚。刘邦和项羽一战,刘邦大败。大败后,刘邦不但没有气馁,反...

历史人物 损兵十万,彻底败亡

西楚霸王项羽堪称是盖世名将,以作战勇敢闻名于世。比如说在巨鹿之战中,他破釜沉舟,大破秦军四十万,之后的彭城之战,项羽亲率三万精兵,击溃刘邦的五十多万大军,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但随着局势的变化,项羽最

项羽巨鹿之战用多少人击败秦军?

...的舞台,在此过程中,许多战役都展示了他无双的武艺。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战役之一,那么,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呢?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项羽率领5万楚军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

历史秘闻 他劝项羽留关中霸王只说15字他怒回一句就被活活煮死

项羽,楚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西楚军事家、政治家。前207年巨鹿之战中,项羽统率楚军五万大破秦军四十万,决定秦朝覆亡之势,秦朝最后一位君主子婴自降为「秦王」,不再称「皇帝」。项羽起兵三年

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是误传

公元前207年,冬,在河北巨鹿,根据《前汉记》记载,此处有一场决定中国格局的战役。交战的双方分别是项羽率领的五万楚军以及秦军的四十万大军,此战项羽破釜沉舟,击败比自己强大很多的秦军,成就了历史上一场以

揭秘巨鹿之战上项羽以少胜多的原因 巨鹿之战取胜的原因

巨鹿之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史记》、《汉书》等皆有记载。项羽军队破釜沉舟,大败20万秦军,秦军严重损失,并迫使另20万秦军不久投降。经此一战,秦朝名存实亡,项羽也确立了在起义军中的

曾经用了什么方式大败秦兵?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

巨鹿之战: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项羽、刘邦灭秦之战中,项羽在巨鹿城下,歼灭秦军主力的一次战略决战。二年闰九月,章邯击败赵军,攻占赵都邯郸。赵王歇、赵相张耳由信都退守巨鹿城。章邯以王离部20万人包围巨鹿,自率2...

巨鹿之战竟然是司马迁撒下的弥天大谎 奇闻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巨鹿之战解析: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作,也是《史记》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