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和靖先生林逋简介 林逋是怎么死的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和靖先生林逋简介 林逋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和靖先生林逋简介 林逋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林逋
别称:和靖先生
字号:君复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北宋
出生地:浙江
出生时间:公元967年
去世时间:公元1028年
职业:著名隐逸诗人
主要成就:今存词三首,诗三百余首。
主要作品:《山园小梅》、《山中寄招叶秀才》、《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
林逋是北宋时期著名的隐逸诗人,受世人尊重,就连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对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和才情都十分称赞,在他去世后,特地赐“和靖先生”的称号给他。
林逋年少的时候,就经常独身一人,致力于学习,由此通经史百家。这样一种纯粹的学习心态,使他和大部分读书带有功利性的文人不同。他读书只是为了寻求其中的知识,能够有所得,而不是为了能做官入仕。所以他本人性格孤高自号,敢于贫困,不追逐名利。
年长之后,林逋遍游江淮各地,遍览诸地风光民俗,增长了不少的见识。这样一种逍遥洒脱的心态,已经有了隐士之风。
等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林逋果然选择了隐居西湖,结庐孤山。他远离俗世富贵,而向外出世之宁静。隐居西湖期间,常常拜访西湖周边各大寺庙。与寺庙中的高僧结交,谈论佛道诗词,以诗友相会。据民间传言,林逋曾经二十多年都未曾踏足城市,以布衣终身。
林逋有梅妻鹤子,终日与梅鹤相伴。传言他曾经栽种有几百棵梅树,赏花玩雪不亦乐乎。但是据后世学者考证,林逋房屋周边只栽种了一棵梅树,自始至终也仅有一棵。如果是真的话,倒还真是长情。
林逋他还养了几只仙鹤,等到有客人来的时候,就让童子放飞仙鹤。在外撑舟赏景的林逋见了仙鹤,便知有客,必定棹舟归来。
林逋的这种生活态度和诗词,被时人敬爱,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均经常到林逋隐居拜访,与之唱和。甚至拿出自己的俸禄银子,为林逋修建住宅。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真宗听闻其名,赐以粟帛,并诏告府县存恤之。蒙受皇恩,当时许多人都劝他出仕,但是林逋却全部婉言谢绝,依然故我的过着自己的隐居生活。
他终身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这才有了“梅妻鹤子”一说。
年老之后,将死后居处建造在自己的庐舍旁,作诗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不久之后,安离世,然其侄林彰、林彬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葬孤山故庐侧。
林逋作诗,随作随丢,从不留存。但是有心人特意为其记载,仍然留下了不少的佳作。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霜天晓角》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相关参考
林和靖,你是要找他吗??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时多病,未婚娶,布衣终身。大约40岁以前,长期漫游于江淮一带。后半生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喜欢梅、鹤,自称“以
山园小梅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www.cha138.com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分
林逋 北宋诗人林逋是真正的隐士,后半生归隐山林,真正过期了闲云野鹤的生活,成为少数淡泊名利的文人雅士。 林逋为何隐居孤山 林逋为何隐居孤山,因为孤山环境清幽,风景秀丽,适合文人雅士生活。孤山
王济的评价,不但没有让林逋名誉扫地,反而让林逋的人气更旺了。在之后的几年间,宋真宗还不时的让一些官员带一些礼物给林逋,林逋也照单全收。一些朝廷官员也纷纷来拜访林逋,林逋也邀请他们坐一坐,喝喝茶,聊聊天...
林逋是北宋著名诗人,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那首《山园小梅》。林逋一生最爱梅花,在他看来,梅花「”眼波含情”就如同倾世美女一般。林逋终生未娶,他把梅花当做自己的毕生挚爱,称梅花是自己的妻子。林逋从小就是个神
余靖余靖字安道、号武溪,出生韶州曲江(今属广东韶关),年少时就聪慧过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师从舅父黄正、林逋、张伯端等人。余靖进士及第后出仕,成为庆历四谏官之一,为庆历新政贡献了力量。余靖是谁余靖简介
人物生平余靖生于1000年三月初一,少时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师从舅父黄正,后师林逋、张伯端,学业大进。1024年(宋天圣二年)中进士第,录为赣县(今属江西省)县尉,主理缉捕盗贼,查察奸宄。不久朝廷新置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的《山园小梅》,不仅写出了梅的形,而且写出了梅的神,把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凌霜的高贵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谁能如此深刻地理解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的《山园小梅》,不仅写出了梅的形,而且写出了梅的神,把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凌霜的高贵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谁能如此深刻地理解梅
同治皇帝是死于梅毒吗?“不能完全排除同治帝在得天花之前已经染上性病的可能性。因为同治帝微服私行逛窑子,并非民间传说。”沈渭滨教授说。事实上,这在《翁同龢日记》有所记载,两宫太后曾提及这个君臣之间极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