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吴中四杰之一高启人物结局
Posted 大梁
篇首语:当筵意气临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吴中四杰之一高启人物结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吴中四杰之一高启人物结局
高启是元末明初诗人,生于公元1336年,去世于公元1374年,长州人。高启自幼生在富户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元末之时,天下大乱,高启携家归隐青丘。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请高启出仕,授翰林院编修,修《元史》。几年后不受朱元璋户部右侍郎之职,坚决辞官归乡,此后归隐。
如果高启就这样归隐了到还没什么,毕竟已经不在那个圈子里混了,朝中的事情怎么也影响不到他头上。但是偏偏他后来卷进了魏观一事中,最后落得个凄惨下场。
朱元璋创建大明之后,曾先后多次选派官员前往苏州。因为苏州早些年是张士诚的大本营,当地老百姓对张士诚颇有恩情,所以苏州官员的任免在朱元璋看来十分重要。
当时被朱元璋选为苏州知府的人,正是魏观。魏观到了苏州,便想要重新修建官府府邸。毕竟经过这么些年的战乱,四处都是废墟,魏观想要重新修下房子,也是说的通的嘛!这事儿在魏观看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可后来偏偏就因为修这房子,惹来了大祸。
魏观当时将官府地基修建在了张士诚旧有宫廷的位置是上,于是朝中有些人就上本参奏了他们对朱元璋说:“皇上啊!魏观实在是大逆不道啊!您看他修个府邸,竟然将位置选在了逆贼张士诚的宫廷旧址上,这绝对是有谋反之心啊!请皇上明察,治魏观谋逆之罪。”
说实话,这事儿在我们今天看来实在是说不通。只是修一个房子,怎么就扯上谋反的罪名了。但是当时朱元璋本就对张士诚有抵触之心,而且魏观所在的苏州,又是张士诚经营多年的大本营。所以抱着宁可杀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心态,问了魏观的罪。
至于修个房子,怎么就和已经辞官归隐的高启有了关系呢?这还要说说他写的那篇上梁文。
大梁是整个房屋建筑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给新修的房子上大梁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上大梁的时候,还要摆上猪头祭神,点上炮竹驱鬼。而魏观修建这样一个办公大楼,当然还要更郑重一点,需要请有才华的人来写一篇拿的出手的上梁文,才算是功德圆满。
高启的才华在当时还是十分出名的,所以魏观就将高启邀来,请他作一篇上梁文。高启欣然答应,于是写了一篇《郡治上梁文》。等到魏观被告发出事之后,高启也被牵连在内。
朱元璋在高启写得那篇《上梁文》上,发现了“龙蟠虎踞”的字眼。这可就触了朱元璋的逆鳞了,在朱元璋看来,这个名词只有皇帝能用。“龙蟠虎踞”之地,自然自幼皇上能够居住。如今说魏观新修的地方是“龙蟠虎踞”,不是大逆不道吗?于是便也将高启抓了,最后处以腰斩之刑。
高启是历史上有名的诗人,写了许多传唱后世的诗歌。
《牧牛词》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梅花九首》其三
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籍倩谁收。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
《念奴娇·自述》
策勋万里,笑书生骨相,有谁曾许。壮志平生还自负,羞比纷纷儿女。
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举。
何事匹马尘埃,东西南北,十载犹羁旅。只恐陈登容易笑,负却故园鸡黍。
笛里关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伫。吾今未老,不须清泪如雨。
相关参考
“吴中四杰”指的是谁?“吴中四杰”是元末明初吴中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的合称。四人中高启的文学成就最高,他是明代第一位大诗人,诗风浑朴似汉魏,豪放如李白,平易似元白。高启擅长写七言诗,《登金陵雨花
张羽人物生平简介 张羽字来仪,是元末明初时期的著名文人。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来搬到了吴兴居住,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
张羽人物生平简介 张羽字来仪,是元末明初时期的著名文人。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来搬到了吴兴居住,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
高启简介高启之死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
高启简介高启之死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
高启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不喜功名利禄,返回青丘后,以教书治田自给,后高启被魏观牵连被处以腰斩而亡。人物生平>高启出
杨基 杨基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吴中四杰之一,人称“五言射雕手”,他以诗著称,亦兼工书画,尤善绘山水竹石,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他的诗歌。 “吴中四杰”之一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
高启是元末明初之时著名的诗人和学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不低。高启与刘基、宋濂二人合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又叫“明初四杰”。初次之外,他还与王行等人号“北郭十友”
高启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在文学地位和成就上很高,但最终还是被腰斩,且是朱元璋亲自监斩的。 腰斩朱元璋为什么将高启腰斩 把高
高启是元末明初之时著名的诗人和学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不低。高启与刘基、宋濂二人合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又叫&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