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庄子是哪里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出身何方

Posted 庄子

篇首语:月与灯依在,不见去年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庄子是哪里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出身何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庄子是哪里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出身何方

   是哪里人: 是哪里人?这个问题的答案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这里的「蒙」究竟在哪里?庄子故里之「蒙」以及「漆园」又是什么地方?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可谓伤透了脑筋。因为古人写文章惜墨如金,素以用字简练著称,导致今人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今之安徽蒙城,世称「山桑,北冢,古漆园」,改名蒙城虽自唐代天宝年间,但蒙城之「蒙』却由来已久。他们认为不独尽人皆知,且有史据可证。南朝宋罗泌《路史》云:「盘庚自奄迁于北冢;北冢,蒙也。」《嘉靖寿州志》还有记载:乾隆《颖州府志》「漆园城,在县河北三里,即旧蒙城;庄子为漆园吏在此」。>  反对者也不乏其人,他们从《隋书·地理志》于「谯郡·山桑」下找答案。《隋书·地理志》记载:「后陶置涡州涡阳县,又置谯郡,梁改涡州曰西徐州,东魏改曰谯州,开皇初郡废,十六年改涡州为肥水,大业初州废,改县曰山桑。又粱置北新安郡,东魏改置蒙郡,后齐废郡置蒙县,后又置郡,开皇初废郡。又梁置阳夏郡,东魏废。」他们认为:上面一段引文好像「山桑」(后为蒙城)也曾经称「蒙」。其实,《隋书·地理志》说的是「谯州」之内(南北朝时州辖郡,郡辖县)三个区域的建置沿革,其中涡阳、肥水、山桑的变迁,才属今之蒙城,而北新安、蒙郡、蒙县,仍属今商丘。并认为「粱郡·守城」(今商丘)注云:「梁置北新安郡,寻废」,这就是对上面的解释和照应性的说明,由此推出,迟至隋代,今蒙城从未沾上「蒙」字。>  唐代学者比较流行的说法则认为庄子出生地在山东曹州。李泰等著的《括地志·冤朐县》说:「漆园故城在曹州冤朐县北十七里,庄周为漆园吏,即此。」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也援引了这一记载,并说:「按:其地古属蒙县。」诗人李白居东鲁,在其《赠从弟冽》一诗中说:「自居漆园地,久别咸阳西。」这里说明唐代学者都把曹州漆园作为庄子作吏之地。这种观点一直影响到近代乃至今天。若把曹州与河南之「蒙」都看作「古属蒙县」,尚还可说得过去,但两者是否能连在一起,就比较牵强了,至少无材料足以佐证。>  宋代学者朱熹对庄子故里有比较系统的考证。《朱子语类》说:「李梦先问:『庄子孟子同时,何不一相遇?又不闻道及,如何?』曰:『庄子当时也无人宗之,他只在僻处自说,然亦止是杨朱之学。但杨氏说得大了,故孟子力排之』。」「庄子去孟子不远,其说不及孟子者,亦是不相闻。今亳州明道宫乃老子所生之地。庄子生于蒙,在淮西间,孟子只往来齐、宋,邹、鲁,以至于梁而止,不至于南。」在朱熹看来,庄子乃楚国蒙地人。「淮西」指皖北、豫东、淮河北岸一带,安徽蒙城属楚,也正处于这个位置。>  明代学者李时芳,主张庄子故里安徽蒙城说,他的考证没有多少新意和见解,只是维护王安石、苏轼等见解而已。但他反对庄子是山东曹州人之说。谈及苏轼、王安石的见解,有学者持极强烈的反对意见。严格的讲,苏、王持「庄周故里为安徽蒙城说」是没有几分考据的,只是苏轼曾经为安徽蒙城在宋朝时所建的庄子祠堂写过碑记,也就是著名的《庄子祠堂记》,当代学者刘文刚则认为苏轼的这篇碑记是「求文以为记」的应酬之作,不是什么考据文章,苏轼只是借此发挥他对庄子的推崇和赞美之情,而对于安徽蒙城是不是庄周故里,他在碑记中「不置一词,可见还是比较审慎的」。而王安石则是写过一首《过蒙城清燕堂诗》,其中最著名的四句是「清燕新碑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凭借一首诗里的两句话,即使作诗的人再有名气,在一些学者们看来也不足以说明庄周故里即为蒙城。此一说。>  庄子究竟是哪里人?我们认为:《史记》载庄子为「蒙」人,《汉书》又列「蒙县」于「梁国」。那么,今天的蒙城在汉代是否叫「蒙」,是否又属于「粱国」,弄清这个问题,庄子的故里纷争就容易解决了。汉之「梁国」,原本秦之「砀郡」,即今河南商丘一带。其领属范围既包括商丘东北境的「小蒙」,也包括商丘东南境的「大蒙」,梁国曾是汉梁孝王的封地,「梁孝王好营造宫室苑囿之乐以通宾客」,在商丘建造了「梁园」。小蒙近商,虽有「梁园」,但无「漆园」,大蒙偏远,却素有「漆园」之称,可见司马迁笔下的「蒙」当为「大蒙」而非「小蒙」。「大蒙」疆域原来甚辽阔,西北边境达雉河集(今涡阳)以北数十里,直至今豫、皖接界处,距商丘仅百余里。随着历史变迁,又几经分合,建置沿革也有变迁,但无论怎样,大蒙与今之蒙城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倾向于庄子为安徽蒙城说。>  以上是安徽学者孙以楷、钱耕森等的观点,另外安徽省内,特别是蒙城县内的学者都倾向于庄周是安徽蒙城人一说,这也许无法排除争荣之嫌,但如果论证的有理,又有充分的证据,那么这种论断就应该引起研究庄子的人的注意,另外知道了庄子到底属于哪个地方的人,对于研究庄子的文学艺术以及思想渊源诸方面的问题都大有裨益。>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

思想家庄子的养生之道 庄子是什么地方的人

庄子生活的时代是战国中期,离我们现代社会十分的久远,而当时他处的社会又不像我们现在这样信息发达,因此要回答清楚庄子是哪里的人这个问题实在不容易。庄子是道家学派的继承人,是道家学派的大师级人物,对于他的

思想家庄子的养生之道 庄子是什么地方的人

庄子生活的时代是战国中期,离我们现代社会十分的久远,而当时他处的社会又不像我们现在这样信息发达,因此要回答清楚庄子是哪里的人这个问题实在不容易。庄子是道家学派的继承人,是道家学派的大师级人物,对于他的

历史百科 庄子拒官

道家学派的第二号代表人物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至前355年之间,去世于前286年至前275年之间,比孟子略晚。大概出身于破落的贵族家庭,小时受过良好的

军事谋略 道家学派的军事思想

《庄子》是庄子及其学派的著作汇编。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崇拜自然,宣扬“无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争乱,包括战争都是与人的自然本性相违背的,因此战争无所谓正

在道家学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庄子,有着怎样的文学思想

庄子是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中国古代有名人物,他的思想极大得丰富了道家的思想内容,在道家学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庄子的文学思想简介庄子无意于仕途,专心研究于学问,所以他的学识十分得渊博,涉猎也极广。

老子和庄子是什么关系

老子和庄子的区别老子是最初提出道家思想的核心人物,是这一学派的始祖,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主要思想,使其延续。同为道家这一门派大师级人物的老子和庄子,在思想上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将道家学派的思想发展壮大。

春秋战国庄子的生平简介 庄子的名言名句精选

战国思想家庄子简介,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周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宋戴公为庄姓始祖

春秋战国 庄子简介 庄周梦蝶的典故是什么意思

庄子简介庄周梦蝶的典故是什么意思?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宋国蒙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生平

历史人物 庄子简介 庄周梦蝶的典故是什么意思

  (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宋国蒙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生平只做过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