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政治局委员张国焘因何被人用鞋底抽脸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政治局委员张国焘因何被人用鞋底抽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政治局委员张国焘因何被人用鞋底抽脸
一次,在与抗大学员「面对面」的会上,许多来自红四方面军的高级指挥员对 遮遮掩掩的认错态度极不满意。少林将军钱钧(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揭发到义愤处,忍不住走上台来,脱下布鞋,朝 劈头盖脸地打去。全场震惊。张国焘起身捂脸,举起一只手吼道:「我抗议,我抗议。我还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你居然敢打我!」> 张国焘受王明排挤离开苏联>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苏联在莫斯科创办中山大学,招收中国学生。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历届学生中,有许多是后来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如邓小平、博古、傅钟、张闻天、俞秀松、王稼祥、陈昌浩、伍修权、孙冶方、沈泽民、张琴秋、李培之、董亦湘等,还有后来将莫斯科中山大学闹得翻天覆地的王明。> 1928年夏,张国焘被委任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在莫斯科工作了两年。适逢王明在中山大学学习,并开始在党内领导层崭露头角。两人互不相容,相处得极不融洽。> 1927年夏,中山大学校长拉狄克因托派问题被免职,副校长米夫与王明共同策划,搞垮了代理校长阿古尔,米夫升任校长。王明从此控制了中山大学支部局,在几次风潮中都将斗争的矛头对准张国焘,使张吃了不少苦头。> 1931年春,张国焘被排挤回国,去了鄂豫皖苏区。> 张国焘被开国中将抽鞋底>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毛泽东、张国焘相拥而庆。自恃兵强马壮的张国焘拒绝北上。后来,经历数次惨败后,张国焘不得不放弃南下,北上延安。张到延安后,政治地位与红一、四方面军会师时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他还是政治局委员,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电,都有其署名。>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张浩归国后,带来了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负责人应由毛泽东担任。张浩以仲裁者的身份出现,分别找毛泽东、张国焘详谈数次。张国焘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表示服从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不久,西路军失败的消息传到延安,张国焘失声痛哭。联系到张国焘在过草地期间「逼宫夺权」的表现,左路军三过草地,南下川康的失败,1937年前后,延安各界纷纷要求批判和清算张国焘妄图分裂党、分裂红军的罪行。> 一次,在与抗大学员「面对面」的会上,许多来自红四方面军的高级指挥员对张国焘遮遮掩掩的认错态度极不满意。少林将军钱钧(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揭发到义愤处,忍不住走上台来,脱下布鞋,朝张国焘劈头盖脸地打去。全场震惊。张国焘起身捂脸,举起一只手吼道:「我抗议,我抗议。我还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你居然敢打我!」> 事后,毛泽东亲自到张国焘住处,向张赔礼道歉。「国焘同志,你受委屈了。今天的事我们听说了,大会没组织好,有些对不住你。怎么能随便打人,蠢哟!」> 张国焘余怒未息:「我犯了再大的错误……也不能打人。怎么说我还是政治局委员、边区政府主席。」> 「莫计较了。我有责任,没组织好。」> 「我想明白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里面有文章,我能有什么办法?」> 毛泽东又劝道:「打人者不对,要批评处理。但是,国焘同志,你想过没有,打人者可是你们四方面军的。你的检讨不过关,大家都着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两人长谈多时,张有所触动。几天后,他给中央政治局写检讨承认:「我否定中央的政治路线,实际上是为了争夺红军的最高指挥权。」> 中央对张国焘的检讨比较满意。> 王明逼张国焘到死角> 没过多久,王明归来,张国焘如芒刺在背,最终成了他叛逃的导火线。> 一天,张国焘早起晨练。不料,几名管理人员要求他当天必须腾出其所住窑洞,供另外一位中央领导居住。闻知窑洞是要让给刚从苏联归国的王明,张国焘寒彻骨髓。惹不起躲得起,最终张国焘另寻山洞,隐居起来。> 没想到王明主动找上门,指出张国焘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且有托派特嫌。之后,王明在各种场合公开点名批评张国焘,将其错误进一步理论定性。> 王明的归来令张国焘感受到死亡的恐怖。他不会忘记,1931年1月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后,上海地下党领导人何孟雄、林育南就是在王明的打击陷害下,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杀害于龙华。回想自己在鄂豫皖苏区大搞肃反,杀过不少红军将领。如果中央清算其罪恶,后果可想而知。> 此时,原四方面军重要将领何畏公开叛变投敌,张国焘处境更加艰难。1938年4月,张国焘借祭拜黄帝陵之机,从西安逃至武汉,公开投敌。张国焘叛党投靠国民党阵营,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也可以说,是王明把张国焘从延安逼走。> 1938年4月18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开除张国焘的党籍。4月22日的《新华日报》公开发表了党中央《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 从决定公布之日开始,中央在各级组织和部队中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1938年5月5日,延安中共中央《新中华报》刊登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第七号命令——《关于开除张国焘边区政府执行委员及代主席等一切职务事》。> 就这样,中共创始人之一的张国焘在人们的视野中淡出了。投奔了国民党的他很快就被国民党摈弃,过着极困窘的生活。最后,客死异国他乡。>相关参考
1582年(萬歷十年)張居正病逝。近代思想家、文學家、學者梁啟超評價:「明代有種種特點,政治家只有一張居正!」在明朝(1368-1644)長達276年裡,能人輩出,名臣、首輔多達160多人。但是在梁啟
1582年(萬歷十年)張居正病逝。近代思想家、文學家、學者梁啟超評價:「明代有種種特點,政治家只有一張居正!」在明朝(1368-1644)長達276年裡,能人輩出,名臣、首輔多達160多人。但是在梁啟
汉武帝之孙刘贺拥有多重身份,昌邑王、汉废帝、海昏侯,此三头衔虽煊赫无比,却皆与惊险并存。而刘贺,却在三者中随意切换,并且同时保存了富贵与身命,若没有点心机手段,只怕万万不能。然而翻阅《汉书》我们却发现
纳兰明珠是清康熙年间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后来却因为朋党的罪名被罢黜职位,后虽官复原级,却在也受不到重用了,最后郁郁而死。明珠个人魅力非同一般,他精通满汉文化,做事干练,对人热情,能言善辩、正直不阿(早年
李世民因何被称为最能打仗的帝王 唐朝开国君主是高祖李渊,不过打天下的头号功臣是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毛泽东点评历代兵家时,曾对他盛赞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隋末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人,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古人云:“李牧亡,赵国亡。”失去李牧的赵国之
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时称
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农民军攻进了北京城,大明崇祯帝景山殉国。紧接着满清入关,农民军溃败。大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以承明祚,但随即被乘胜而来的清军击败,被擒处死。接着明朝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
纳兰明珠是清康熙年间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后来却因为朋党的罪名被罢黜职位,后虽官复原级,却在也受不到重用了,最后郁郁而死。明珠个人魅力非同一般,他精通满汉文化,做事干练,对人热情,能言善辩、正直不阿(早年
纳兰明珠是清康熙年间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后来却因为朋党的罪名被罢黜职位,后虽官复原级,却在也受不到重用了,最后郁郁而死。明珠个人魅力非同一般,他精通满汉文化,做事干练,对人热情,能言善辩、正直不阿(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