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还要上折子推荐袁世凯 李鸿章弥留之际

Posted 李鸿章 袁世凯

篇首语: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还要上折子推荐袁世凯 李鸿章弥留之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还要上折子推荐袁世凯 李鸿章弥留之际

李鸿章在弥留之际,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上上了一个折子,内容如下:

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

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

迭蒙圣慈垂询,特赏假期,慰谕周详,感激涕零。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余,数日之间,遂至沉笃,群医束手,知难久延。

谨口占遗疏,烦臣子经述恭校写成,固封以俟。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效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

谨叩谢天恩,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李鸿章的这份奏折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嘱托了,“举行新政,力图自强”这是他内心最深切,最真实的殷望!

在李鸿章的这份遗折中还附了一份文件,“附片”,附片也是清朝一种官书,遇有机密,誊之附片上达,可以留中不发。附片中有句:“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在老李心中,袁世凯是他的接班人!在整个帝国之内,似乎也真的找不出一个比袁世凯更强的人!

义和团事件,对帝国而言确实是个悲剧,但是这个悲剧却造就了袁世凯!在这场悲剧中,袁世凯果断而出色的表现,让他与几位前辈督抚齐名,他们联手促成了东南互保,使得帝国半壁江山平安无事!出色的表现,加上李中堂临终前的血泪力荐,袁世凯上位大势所趋!

1901年11月7日,朝廷授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的北洋时代开始了!1901年11月20日,袁世凯把山东巡抚任上的工作交待完毕,次日起程北上,奔向他那辉煌的前程!

26日,春风得意的袁世凯抵达了保定东南部的高阳县,护理直隶总督周馥也派属下官员捧着总督大印到此地等候这位袁大人。所谓“护理”,也是代理的一种,它是指以低级官充任高于本官的职位。

此外,“署理”也是代理,这个的意思是某官在任期内发生偶然事故(如死、革职、降调、丁忧)离职,往往先选一人临时充任,待有合适的人选再予更换实授,职衔相当或高官代理低职的称为“署理”,简称“署”。

倘若是高级别的官员代理低级别的职位,那就叫做“借补”,借补是需要保留日后仍按原品任用的。这位周代理总督很早就是李鸿章的幕僚了,资历和袁世凯的叔父袁保中差不多,现在混得比大侄子袁世凯还慢了,可见袁世凯有多牛逼!

从很长一段时间来,直隶总督的驻节地都在天津,其实原驻地是在保定的。现在,繁华的天津城还被八国联军占据着,所以袁世凯还不能去天津就职,所以11月27日,袁世凯就直接去保定走马上任。

11月28日,还在西安的慈禧太后念到袁世凯与南方几个督抚“共保东南疆土,尽心筹划”,功劳卓著,又给袁总督赏了个“太子少保”的头衔,其实没有太子的,这个就是个级别很高的荣誉头衔,从此以后,袁世凯又多了个称呼叫“袁宫保”。

想想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也就是1899年年末的事情,这才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一跃成为天下第一督——直隶总督了,地位显赫,炙手可热。他为什么爬得这么快呢?

袁世凯在庚子年国难之际,能够以超人的眼光对待这场乱局,不惧非议,用铁腕手段弹压义和团,稳定了山东局势。他又能顺应大势,与东南几位富有远见的疆臣一起促成东南互保,共同保住了大清半壁江山的安全。

袁世凯是官场老油子,庚子年中对朝廷的勤王诏令一再阳奉阴违,自然也得罪了太后,但是,他懂得补救,在太后、皇帝蒙尘西逃的时候,袁世凯又即时地雪中送炭,这就让太后老娘们对他改变了看法。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袁世凯迅速上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实原因,那就是现在只有他才能担负起拱卫京畿的重任!

过去,京师一带的卫戍责任都是由荣禄统帅的武卫军承担。在与八国联军作战的过程中,聂士成的武卫前军全军覆没,聂士成也以身殉国!荣中堂自己的武卫中军也溃散了!董福祥的武卫后军护送两宫到达西安后,也被遣散了!宋庆的武卫左军在战争中也只剩下一半了!

现在,整个帝国只有两个人手里有着比较强大的武装力量。一个是南方的张之洞,他手里有支德式精锐自强军。另一支,就是袁世凯手中的武卫右军。两人相比,袁世凯的武卫右军还更厉害一点!此外,袁世凯在山东还将原先山东的地方部队改编成了“武卫右军先锋队”,兵力又扩充了一倍!

环顾宇内,能够拱卫帝国中枢的唯有袁世凯!

相关参考

为何还要上折子推荐袁世凯

李鸿章在弥留之际,给太后和光绪皇上上了一个折子,内容如下: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

李鸿章识人善用 为何把袁世凯骂得狗血喷头

甲午战争爆发前,袁世凯在朝鲜做知事无可为,随后便托辞返回国内。回津之后,李鸿章以袁世凯人才可用,委派他办理前敌营务,但袁世凯并不想从事后勤工作,因而在工作之余又背着李鸿章在京中托人找关系,另谋出路。袁

李鸿章识人善用 为何把袁世凯骂得狗血喷头

甲午战争爆发前,袁世凯在朝鲜做知事无可为,随后便托辞返回国内。回津之后,李鸿章以袁世凯人才可用,委派他办理前敌营务,但袁世凯并不想从事后勤工作,因而在工作之余又背着李鸿章在京中托人找关系,另谋出路。袁

李鸿章袁世凯明知日本要出兵 为何还带领清军进朝鲜

核心提示:袁世凯会有些什么主张呢?本来袁世凯就一直在计划对朝鲜进行更加积极的干预,这次的东学党动乱正好是个直接出兵的机会。那么袁世凯知不知道根据《天津条约》,一旦中国出兵,日本也有权出兵这回事呢?他知

历史人物 ”

袁世凯弥留之际为何高喊:“杨度误我!”  1916年6月6日上午10点40分,一代枭雄袁世凯在忧愤中死去,终年57岁。据传,袁世凯在弥留之际,咬牙切齿,怪声高叫:“

历史人物 ”

袁世凯弥留之际为何高喊:“杨度误我!”  1916年6月6日上午10点40分,一代枭雄袁世凯在忧愤中死去,终年57岁。据传,袁世凯在弥留之际,咬牙切齿,怪声高叫:“

揭秘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为何避战求和

揭秘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为何避战求和?  临战之际和战争之中,李鸿章和光绪皇帝是两个关联密切并可资比较的重要人物。李鸿章是清方参与决策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控军队的实力派要员;而光绪皇帝,正在“亲政

为何要立年仅 慈禧在弥留之际

慈禧太后在弥留之际还要立年仅3岁的孩子为帝,原因有二:一是慈禧犯“糊涂”。俗话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慈禧虽然年老了,但她对自己的身体却很自信自认为一点风寒感冒对她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因此,既使自己病倒

3 慈禧在弥留之际为何要立年仅

慈禧太后在弥留之际还要立年仅3岁的孩子为帝,原因有二:一是慈禧犯“糊涂”。俗话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慈禧虽然年老了,但她对自己的身体却很自信,自认为一点风寒感冒对她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因此,既使自己病

袁世凯从小习武,身体健壮,也无恶习,为何57岁就去世了

说起晚晴民国风云人物,人们会想到左宗棠、李鸿章、袁世凯等大人物,后人对他们的争议极大,有人说他们晚晴英雄,有人说他们是卖国贼,而今天我们说的正是袁世凯,他们后人称之为"窃国大盗",我们谈及袁世凯,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