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杨慎家族缘何离开了大明的权力中心不受重用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杨慎家族缘何离开了大明的权力中心不受重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杨慎家族缘何离开了大明的权力中心不受重用
杨慎,字用修,别号升庵,出生于四川新都一个官宦世家。祖父杨春,成化十七年进士,官至湖广提学佥事;父亲杨廷和,成化十四年进士,先于其父一届,时年十九岁。杨慎是杨家入仕的第三代,正德六年二十四岁时参加会试,殿试第一成为本科状元。一门三代进士,还出了一个状元。这样的家族不仅仅在新都,就是在全国,亦属罕见。> 杨家三代官员中,官当得最大的当数杨廷和。他入仕四十六年,除正德十年丁父忧回家守制三年外,余下四十三年全在京城为官。成化十年,从翰林院庶吉士干起,历任翰林院检讨、修撰、侍读等。弘治二年,改任左春坊左中允,这一职务是太子的老师,这太子即后来的武宗皇帝。三年后,又迁升左春坊大学士。正德二年,由詹事府詹事超升东阁大学士,入阁主管诰敕。担任内阁辅臣不久,因得罪臭名昭著的大太监刘瑾而被驱逐出京,改任南京吏部左侍郎,后升任户部尚书。半年后,刘瑾劣行败露被武宗「忍痛割爱」,诛除了,杨廷和又得以回到京城,入阁当了辅臣。到武宗皇帝驾崩时,杨廷和已是首辅。> 武宗一生胡闹,亲近过的女人难以计数,大概也是因为这个用情不专的原因,这位风流皇帝竟然没有生下任何儿女。因此,他这一死,便没有法定的子嗣来承继皇祚。按规定,必须在武宗近支的宗藩中寻找一位「皇子」来承祧,主持这项工作的便是杨廷和。> 当时有三个人都有条件继承皇位。经过一番考虑,杨廷和选中了朱厚熜。这个朱厚熜的父亲名叫朱祐杬,是孝宗的弟弟。武宗皇帝是孝宗皇帝的独子,朱祐杬是他的叔叔,朱厚熜是他的堂弟。> 孝宗的父亲宪宗,是明朝第一个搞「姐弟恋」的皇帝。宪宗十八岁即位,就将年已三十五岁的宫女万某立为贵妃。这位万贵妃一直侍候宪宗长大,两人年龄相差十七岁,论辈份应该是母子,但两人更像姐弟,少年时的宪宗从万贵妃那里知道了情事的快乐。奇怪的是,宪宗对万贵妃的宠爱二十年不衰,这种「海枯石烂不变心」的爱情观,搁在一位皇帝身上,实属难得。万贵妃三十六岁时为宪宗生过一个儿子,但未满周岁就死了。此后,万贵妃一切的怀孕努力都是瞎耽误功夫,她因此很伤心,也变得很歹毒。她只要听说别的嫔妃怀孕了,就一定会将这嫔妃弄死或致其堕胎。因此,宪宗尽管嫔妃成群,却没有谁给他养出儿子来。他当了十一年皇帝后,有一次在剃头的太监面前感叹自己老之将至,却膝下空虚。太监这时斗胆告诉他:有一个来自广西的宫女,姓纪,生下了一个儿子,为免遭万贵妃的毒手,宫里头的人都替纪氏隐瞒,放在隐蔽的安乐堂中偷养,如今这孩子已长到六岁。宪宗喜出望外,立即宣旨将孩子从安乐堂中领出来,交给周太后扶养。据说万贵妃得信,没有一个月就将纪氏毒死。但对孩子她却没有办法,因为周太后那儿防范严密,她无从下手。> 既然宪宗有了儿子,万贵妃便改变略图,由对其他嫔妃的「计画禁育」变成「鼓励超生」。这样,短短几年,宪宗便又有了十一个儿子。> 但因纪氏所生的儿子是老大,便理所当然成了太子。这个太子朱祐樘,就是武宗皇帝的父亲孝宗皇帝。> 孝宗是个好皇帝,但养了一个坏儿子,武宗不似父亲正派,勤勉政事,却像祖父宪宗皇帝那样风流、昏庸。他喜欢和那些比自己年龄大的女人上床,大约也是承继了祖父「姐弟恋」的传统。> 介绍了这么多背景资料,话题还是回到武宗的接班人上头。按道理,孝宗皇帝的十一个弟弟的后代,武宗皇帝的堂兄弟,都有资格承祧。但杨廷和从综合条件考虑,选中了朱厚熜。> 朱厚熜的父亲朱祐杬,在孝宗即位之后,被封为兴王,藩邸在湖北安陆。朱祐杬就藩之后,朱厚熜在安陆出生。正德十四年,朱祐杬病死,谥号为献,朱厚熜十三岁袭封兴王。> 武宗皇帝死时,朱厚熜十五岁。在杨廷和主持下,朱厚熜来到北京继位。> 杨廷和谙熟朝廷掌故,在朱厚熜来京后,便找这位即将登基的皇帝谈了一次话:他要朱厚熜办一个法律手续,过继给他的伯父孝宗皇帝。这样,他将以孝宗的儿子而不是侄子的身份来嗣位。这种做法叫承祧。朱厚熜满口答应,因为他知道,如果不答应,这个皇帝就轮不到他做了。> 但是,当朱厚熜登基成了名符其实的皇帝后,他立刻就变卦了。他登基后的第六天,就下诏群臣讨论如何尊崇他的亲生父母。当杨廷和以「承祧」的原则提醒他时,这位十五岁的皇帝恼下脸来狡辩说:「孝宗本是伯父,如何变成了父亲?兴献王本是朕生父,如何又变成了叔父?这样绕来绕去不妥当。」> 从此之后,围绕这个问题,世宗与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进行了不屈不挠无休无止的斗争,一直斗到嘉靖三年的正月,世宗如愿以偿,尊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 杨廷和眼看无法挽回,愤而致仕回到四川新都颐养天年。这件事,是明史嘉靖朝中有名的「大礼案」。> 然而,大礼案并未因杨廷和的去职而停止,反而更加激烈。相关参考
自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以来,作官就成了读书人的一种信念、一种归宿,很多知识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入朝理政,参与政权建设。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凭借知识优势,不断获取权力,晋升职务,有的甚至爬到了最高位。另有一
...政权建设。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凭借知识优势,不断获取权力,晋升职务,有的甚至爬到了最高位。另有一些人却相反,虽然
明代正德年间,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在府邸庭中举行家宴,一众宾客觥筹交错,开始诗酒唱和,一时之间难分伯仲。这时,一个在旁侍宴的十二岁少年口中吟道:兵卒冲千里,将军做九宫。追风看马跃,吉日想车攻。士相维城固
导读:是自、皇太极之后大清第三代政权的核心人物,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16岁统兵,征蒙古,伐朝鲜,讨大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33岁统兵入关,所向披靡,成就大清一统。他的后半生,一直处在皇权中心
三国之后的西晋时期,盛行门阀制度。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极大的特权,操纵“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在政坛造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以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
石原莞尔:应该说石原莞尔是个天才。 在重视武器这点上石原莞尔和日本陆军不同,这也是石原莞尔最后被东条英机排斥的原因之一。 在1941年出版的《战争史大观》中石原不仅强调了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
导读:之后的西晋时期,盛行门阀制度。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极大的特权,操纵「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在政坛造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以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
1964年10月18日,星期天,傍晚,中国驻古巴大使王幼平正准备离开办公室,使馆接待员忽然通知他说,卡斯特罗和一位古共中央书记已经从正门进入了大使馆。data-filtered="filtered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赵云,在民间也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说法,足以证明赵云在三国时期的能力和名气。不过赵云跟随刘备多年,忠心耿耿、屡立奇功,三闯敌营救刘备之子阿斗,在进军益州和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赵云,在民间也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说法,足以证明赵云在三国时期的能力和名气。不过赵云跟随刘备多年,忠心耿耿、屡立奇功,三闯敌营救刘备之子阿斗,在进军益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