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朝历史上最大的权宦魏忠贤和他的阉党们

Posted 宦官

篇首语:自由的生活方式是借知识和洞察获得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朝历史上最大的权宦魏忠贤和他的阉党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朝历史上最大的权宦魏忠贤和他的阉党们

  「阉党」不是一个政党,而是晚明天启年间以 为首的一个擅权乱政的帮派。宦官干政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曾出现,例如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十常侍之乱」,是东汉由盛转衰直至逐渐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唐代后期,宦官势力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废立。明代的宦官虽然没有汉末和晚唐时期那些宦官的气焰凶,势力大,也不像汉唐的宦官那样,把皇帝的立、废、生、死都操于自己手中,但是,明代的宦官用事 久,握有的权力极大,在中国宦官史上力拔头筹。 初年,鉴于历史上宦官专权的危害性,明太祖曾经下诏严禁宦官干政。不过,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正是他的这些制度,埋下明代阉党专政的祸根,造就了历史上 大的宦官帝国。到了明成祖时,开始把宦官视为心腹,当作控制外廷大臣的一股重要力量,后面的皇帝更加信任宦官。>  明熹宗即位后,迷恋木匠活,他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巧夺天工。 由一个小太监一路做到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总督太监,与朱由校乳母客氏狼狈为奸。魏忠贤总是趁明熹宗木工做得全神贯注时,拿重要的奏章去请他批阅,明熹宗随口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魏忠贤遂逐渐专权,诬陷忠良,网罗亲信,结成政治帮派,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他们把天启年间的政治局面弄得畸形而恐怖,后人称为「阉党专政」。在其全盛时期,各地官吏阿谀奉承,纷纷为他设立生祠,第一位提出建生祠的是浙江巡抚潘汝祯。>  蓟辽总督阎鸣泰建生祠于蓟州、密云、昌平、通州、涿州、河间、保定,宣大总督张朴建生祠于宣府、大同。天启五年(1625年)赐魏忠贤「顾命元臣」印。魏广微、顾秉谦、刘志选、曹钦程、王绍徽、霍维华、阎鸣泰、贾继春、田尔耕、许显纯等大臣,将政权拱手相让,甘心沦为帮凶,道德与气节沦丧,时人讥为「门生宰相」、「魏家阁老」。天启六年十月,袁崇焕疏颂魏忠贤;天启七年四月七日,袁崇焕请立生祠。魏忠贤六十大寿,「天下督抚、总镇竞投密献、异宝、谀词。廷臣自三公、九卿……称觞者,衣紫拖金,填街塞户。金卮玉斝,镌姓雕名,锦屏绣障,称功颂德」。自此,魏忠贤的生祠不但遍布各地,而且建到了京城:工部郎中曾国桢建生祠于卢沟桥畔,巡视五城御史黄宪卿建生祠于宣武门外,顺天府尹李春茂建生祠于宣武门内:而且建到了皇帝祖坟边上:孝陵卫指挥李之才建生祠于孝陵前,河道总督薛茂相建生祠于凤阳皇陵旁。短短一年中,一共建造了魏忠贤生祠四十处,建生祠之风愈刮愈猛,魏忠贤个人崇拜的浪潮也高涨起来。>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时虚度十六岁,在此之前的岁月中父亲(光宗朱常洛)没有受到太子应有的教育,作为太子的长子,熹宗所受的教育更逊一筹。但是魏忠贤却把明熹宗服侍得舒服妥帖心满意足。明熹宗因而对他信任有加,在诏旨中与魏忠贤平起平坐,动辄称「朕与厂—臣」如何如何(所谓「厂臣」即总督东厂的魏忠贤)。熹宗对他的褒奖是至高无上的:「尔忠贤之念急公家,勋高磐石……故特举尔大节,载在汗青,以作楷一时,流芳百世。念尔自佐朕垂衣而治,六载于兹矣。夙兴以图,心力为悴……朕用是耳目四达,政事肇新。皆赖尔任劳任怨于一身,展经展纶于三事,苦心茂绩,轶古冠今。」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时指出:朝廷上下只知有魏忠贤不知有皇上,「宫中府中(宫廷和政府)大事小事,无一不是魏忠贤专擅,即章奏之上,反觉皇上为名,忠贤为实」。有了熹宗和一大批宵小之徒吹喇叭抬轿子,魏忠贤个人崇拜决不可能发展到如此地步。魏广微、顾秉谦等内阁大臣,把政府大权拱手相让,甘心沦为帮凶与附庸,人们讥讽为「门生宰相」「魏家阁老」,造成「内外一体」「宫府一体」的局面。>  1627年(天启七年)秋八月,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朱由检素来熟知魏忠贤的罪恶,自己深加戒备,魏忠贤的党羽开始恐惧了。杨所修、杨维垣先攻击崔呈秀以试探朱由检心意,主事陆澄原、钱元悫,员外郎史躬盛于是纷纷论奏魏忠贤。但朱由检还隐而不发。1629年(崇祯二年)二月,朱由检命大学士韩火广等人审定魏忠贤案,这才将魏忠贤的党羽尽数逐出:阉党为首的魏忠贤与客氏被判凌迟,同谋崔呈秀、魏良卿等六人被判处斩立决,勾结内侍的陆万龄、田尔耕等十九人被判秋后处斩,魏广微、周应秋等十一人被判处充军戍边,其余二百余人分别被判流放、徒刑、革职等处罚。东林党人得以进用。那些与案件有关的人日夜图谋报复。其后温体仁、薛国观之辈相继执政,他们暗中排挤正直人士,为翻案做准备。朱由检厌倦廷臣结党营私,重新又委任宦官,而魏忠贤案中的阮大铖等人更加肆无忌惮,直到大明灭亡。>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赵高的结局 历史上著名的权宦赵高的真实结局

  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宦官,因为他的原因而导致大秦帝国走向了灭亡。那么赵高的又是如何呢?>  朝廷无道,民心尽失,天下大乱。自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全国各地烽火燃烧,大秦帝国已是风雨飘摇。可是,赵

历史人物 魏忠贤除了阉党,还有一个能给明朝续命的身份,崇祯临死才想明白

宦官,在历史上就不是一个好词,历史上出名的太监几乎没有一个好人。赵高、张让、李辅国、王振等等,有一个改造造纸术的蔡伦在人品上也是污点重重,更别提这位被文人喷的体无完肤的魏忠贤了。魏忠贤出身卑微,没有喝

历史人物 明朝大宦官魏忠贤和他的遍地生祠

  在一个皇帝、一个女人、一帮吹鼓手的推波助澜下,的「无上名号」愈来愈多愈来愈高,也愈来愈离奇:厂臣、元臣、上公、尚公、殿爷、祖爷、老祖爷、千岁、九千岁,对于九千岁似乎还不满意,因而有些人干脆叫他「九

励精图治的崇祯帝是怎么成为亡国之君的?

明朝中后期的阉党之祸非常严重,到了明熹宗的时候,宦官魏忠贤权势遮天,一手操纵朝廷,形成了明朝最大的阉党集团。天启七年八月,明熹宗病故,其弟弟朱由检便受命即位,次年改国号为“崇祯”,是为明思宗,也就是历...

明朝 皇位更替阉党灭

皇位更替阉党灭天启末,魏忠贤的权势达到炙手可热的地步,臣下奏书不能直书魏忠贤的名字,而要称他“厂臣”,内阁拟旨时,竟然写“朕与厂臣”,魏忠贤俨然与皇帝并列了。天启六年后,各地纷纷为他建生祠,每建一祠,

明朝 内外勾结阉党成

内外勾结阉党成天启初,熹宗依靠东林党人,并不是出于政治需要,而不过如儿童依靠成人一般,所以更亲近的阉党很快便占据了上风。阉党的头目叫魏忠贤。魏忠贤自幼是个浪荡子,常和市井流氓鬼混,一次赌博输了,便自行

东林党后七君子李应升简介 李应升是怎么死的?

  李应升是明朝南直隶江阴人氏,字仲达,号次见,是明朝东林党后七君子之一,因为弹劾奸宦魏忠贤而受到阉党的报复,受诬陷而亡。  万历二十一年,李应升在一个书香官宦世家出身。祖辈上曾有人在元朝为官,官至中

魏大中之子魏学濂简介 魏学濂到底有没有投降李自成?

  魏学濂是明朝末年官员,是明朝著名忠直大臣魏大中的次子,字子一,号内斋。魏学濂生年不详,是浙江嘉善人,为崇祯十六年进士。  明朝末年,阉党祸乱朝政。特别是明朝天启帝时期,大奸宦魏忠贤把持朝政,而以他

历史人物 东林党后七君子李应升简介 李应升是怎么死的

  李应升是明朝南直隶江阴人氏,字仲达,号次见,是明朝东林党后七君子之一,因为弹劾奸宦魏忠贤而受到阉党的报复,受诬陷而亡。  万历二十一年,李应升在一个书香官宦世家出身。祖辈上曾有人在元朝为官,官至中

历史人物 作为魏忠贤阉党五虎之首的崔呈秀,为何选择自杀

人生在世,怕死之心都有。看着满屋的金银珠宝,娇艳欲滴的成群妻妾,明朝魏忠贤阉党“五虎”之首、作恶多端的崔呈秀多想再活五百年啊。>可是,坏事做绝,人神共愤啊。趁还没抓紧大牢,崔呈秀还有机会自己选择一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