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夸成神!三国到底是夸诸葛还是贬诸葛?

Posted 三国

篇首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看似夸成神!三国到底是夸诸葛还是贬诸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看似夸成神!三国到底是夸诸葛还是贬诸葛?

都说《三国演义》里把诸葛亮夸成了神仙,可是细细想来,诸葛却是演义里失算次数最多的人物,你说演义到底是夸诸葛还是贬诸葛......

1、卧龙出山

诸葛亮随刘备出山,胸有成竹地对他弟弟诸葛均说:“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结果星落五丈原,至死也没回去。演义中这段话的结果只能证明诸葛要么是个大忽悠,要么算有遗策。

2、刘琦抽梯

刘琦怕自己被后母加害请诸葛亮帮忙,居然把诸葛亮骗了一回,带他到二楼看书,结果把梯子取走了,让他走不了。连这种雕虫小技都不能识破,和神仙有何关系?

3、两路取蜀

诸葛亮水路,张飞陆路。结果因为张飞义释严颜,严颜给他带路,反而张飞先到了,令诸葛亮惊奇不已。这不是说诸葛还不如张飞吗。

4、预料刘璋

刘备和诸葛进军蜀中,益州从事郑度劝刘璋坚壁清野拖垮刘备,玄德、孔明闻之,皆大惊曰:“若用此言,吾势危矣!”法正笑曰:“主公勿忧。此计虽毒,刘璋必不能用也。”结果正如法正所料,虽说法正熟知刘璋性格,但若真要褒诸葛,就应该把这句话安在诸葛头上嘛。

5、安居平五路

刘备刚死,魏国就五路来袭,虽然诸葛亮算到怎么退五路的方法,但最后孙权这路的人选一直没想好,直到看到邓芝在那里傻笑才想起。这不是说诸葛亮无识人之明,对下属一点都不了解吗。

6、逼走司马懿

听说司马懿掌管兵权,诸葛亮很是担忧,结果马谡给他献个计到处散布司马懿造反的谣言,把司马懿拉下课了,诸葛亮闻之大喜曰:“吾欲伐魏久矣,奈有司马懿总雍、凉之兵。今既中计遭贬,吾有何忧!”这活脱脱就是小人得志的形象嘛。

7、收姜维

诸葛亮收三郡时,被姜维摆了一刀,可是这个姜维后来也不怎么地,计策老是被邓艾郭淮识破,这样就把诸葛亮给比下去啦。

8、气死曹真

按演义来说,曹真相比司马懿就是一个愣头青。可是诸葛亮却把他给气死了,结果让平生最怕的司马懿独掌兵权,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9、攻陈仓

演义说孔明受命,起三十万精兵,令魏延总督前部先锋,径奔陈仓道口而来。而守卫陈仓的郝昭只有三千军马,结果诸葛亮被郝昭弄得灰头灰脸,郁闷之极。罗贯中夸大诸葛亮的兵马数,不就是为了贬低诸葛亮的才能吗。

十、锦囊妙计

诸葛亮喜欢用锦囊妙计,可是这锦囊妙计悬得很。比如送给赵云的三个锦囊,说是危险关头再打开,可是对于刘备赵云这种随时在刀口舔血之人,什么才叫危险真不好判定。要是出了偏差死的可是主公刘备啊。你直接告诉不就行了。还有后面北伐送给魏延和谁谁谁的锦囊,简直多此一举。明摆就是想把诸葛亮往故弄玄虚的人群里推嘛。

所以,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不像是在夸诸葛亮,倒像是在黑诸葛嘛。

相关参考

历史记载中三国的空城计,到底是诸葛亮的还是曹操的?

历史上的三个空城计第一个最有名,是《三国演义》记载的,“发明者”是西晋一个叫郭冲的人。他说,诸葛亮驻守阳平关时,派魏延领大军东出攻魏,自己留万人守城。不料司马懿带着二十万大军要迎魏敌时,却同魏延兵马对

从丞相到右将军,诸葛亮自贬三级,对应是哪三级

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解决南中的后顾之忧后,为了实现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志,向曹魏发动的第一次北伐行动。这次北伐行动对于曹魏来说很是突然,距离曹魏上次在西部地区发生战事,还是在9年

诸葛亮离间计贬李严背后的阴谋?巩固自身地位

李严是刘备的托孤重臣,但在第三次北伐中因造诸葛亮的谣被贬为平民,那么历史对于这次造谣依据是什么呢——读《三国志·蜀书》的一点疑问李严,又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原为刘璋手下。刘备入蜀时,曾在绵竹与刘备

诸葛亮离间计贬李严背后的阴谋?巩固自身地位

李严是刘备的托孤重臣,但在第三次北伐中因造诸葛亮的谣被贬为平民,那么历史对于这次造谣依据是什么呢——读《三国志·蜀书》的一点疑问李严,又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原为刘璋手下。刘备入蜀时,曾在绵竹与刘备

历史人物 诸葛亮一生犯过哪些错误?

诸葛亮的谋略虽然天下无双,但毕竟他还是人不是神,所以也会犯下一些错误,那诸葛亮一生到底犯过哪些错误呢?其实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失误还是挺多的,第一次北伐就用错了马稷,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只能退兵。而且因为

到底刘备三顾茅庐是真的,还是诸葛亮主动见刘备才是真的

三顾茅庐,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然而这又是一段被演义笼罩的历史。"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诸葛亮由此成为刘备一生中最重要的谋士。在《三国志》里,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只有五个字:"凡三

诸葛亮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却藏着一个致命的漏洞

《隆中对》是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名篇,这篇文章行文流畅,说理明晰,入选初中语文课本并且要求背诵,可谓千古名篇。鲁迅先生对诸葛亮的评价非常准确:多智而近妖。民间对于诸葛亮也有「”智圣”的称呼

历史人物 诸葛亮为什么不敢惹法正?法正到底有多么的厉害?

说到诸葛亮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在三国里面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的,但是如果要会所法正的话,那有的网友也要说了那就是这个人其实知道一点点,但是这个人却不太熟悉了,但是有的人也说了其实法正要比诸葛亮还厉害,而且

诸葛亮这么神的人,日本从没有出现过

统一的东汉王朝瓦解后,是分裂的三国时代。三国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复杂的,既是让人感到绝望、厌弃的乱世,却也是一个多姿多彩令人艳羡的时代。三国人物,很可能是中外古今,最被后世人们反复谈论的人物群体。不但中国

历史人物 诸葛亮死前偷偷留下一人,这个人到底是谁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无论在小说《三国演义》还是在正史《三国志》中,魏延都是蜀汉后期在军事上的中流砥柱。但根据小说的说法,魏延因“脑后有反骨”,并不受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