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载中三国的空城计,到底是诸葛亮的还是曹操的?
Posted 空城计
篇首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记载中三国的空城计,到底是诸葛亮的还是曹操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记载中三国的空城计,到底是诸葛亮的还是曹操的?
历史上的三个空城计
第一个最有名,是《三国演义》记载的,“发明者”是西晋一个叫郭冲的人。
他说,诸葛亮驻守阳平关时,派魏延领大军东出攻魏,自己留万人守城。
不料司马懿带着二十万大军要迎魏敌时,却同魏延兵马对不上阵,从旁边过去了,一直来到阳平关前,离城只有六十里,诸葛亮才发觉。
这是候,要把魏延追回来已无可能,自己赶往魏延军中也来不及,于是诸葛亮就叫军中偃旗息鼓,大开城门,令军士数人出城洒扫。
司马懿领兵来到,看见这情况,认为孔明平日谨慎持重,城内必有伏兵,便引兵退守山间。
到了次日,孔明大笑对部下说,司马懿怕我的伏兵,已经退走了。
探子外出打探,果然魏军都走了。
这个故事有漏洞,司马懿若怀疑有伏兵,可以驻留附近,观察虚实,何至于马上就走?小说究竟不是史书。
它大可以作为民间传说,为人欣赏。
第二个是《三国演义》里没有,而在《魏略》里真实记载的故事,也在三国时代,它的可信程度,似乎比诸葛亮的要多些。
曹丕的位的时候,大将文聘镇守在江夏一带地区。
有一回,孙权以五万兵马,亲自包围文聘于石阳。
石阳由文聘据守已久,孙权突然来攻,刚好在连绵大雨之后,防御工事受到破坏,还未修补;壮丁也在田间劳动,未及返回。
文聘认为,出城应战固不可能,闭城死守也难拒敌。
他苦思之下,呼得奇计,就吩咐城里人都躲起来,让城中死寂一片,他自己又躲在官衙里,不在露面。
孙权仔细度量一番,觉得非常可疑,就对部将说:“此人是曹操信赖的将领,自然非比等闲之辈。
如今知我来攻,却毫不防备,必然其中大有狡诈,否则便是外面埋伏奇兵了。
还是撤退为好。”于是引兵走了。
这段传闻,真假亦不可知。
不管怎样,同样是空城计,放在文聘身上,小说加是坚决不干的,意义不大,反而画蛇添足。
再说南北朝时代,也有一个空城计。
那是宋文帝刘义隆在位的元嘉七年(公元430年)。
那时,占据北方的是北魏拓拔氏贵族,在南方的是刘裕建立的宋朝。
在如今山东省北部,沿着黄河,便是北魏和宋的边界,黄河南岸的济南郡则是边境的要地。
这一年,北魏出兵突然进攻济南,济南太守萧承之手下只有几百士兵,因为敌人来得意外,召请救兵已来不及。
萧承之忽生一计,便叫打开城门,藏匿士兵,故意装出一片神秘的气氛。
城中人说:“贼人势众,我军兵少,怎能如此轻敌?”萧承之说:“如今孤城一座,兵微将寡,势难抵敌。
假如再向敌人示弱,后祸不堪设想;只有使敌人疑我埋伏,不敢进迫,才是上策。”果然唯兵大至,看见城外这般模样,十分疑惑,于是撤走了。
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
这事记载于《资治通鉴.宋纪》。
有人说,也许萧承之是看过郭冲写的空城计,也未可料。
即使说萧承之从文聘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也不是没有可能。
相关参考
提起空城计,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诸葛丞相,《三国演义》里一出武侯弹琴退仲达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可真有三尺瑶琴空城退敌呢?根据史料记载分析,街亭之役魏方主帅是张A,而同诸葛亮演对手戏的司
历史中有,但说的不是诸葛亮:兴平二年(195年)春天,缓过气来的曹操再次亲率军攻打吕布,迫使吕布后退。夏天,吕布反扑,在半路上遇到了曹操的伏兵,大败而逃。曹操对吕布首次取得了重大胜利。败退中的吕布与陈
空城记是有的,不过不是诸葛亮!兴平二年(195年)春天,缓过气来的曹操再次亲率军攻打吕布,迫使吕布后退。夏天,吕布反扑,在半路上遇到了曹操的伏兵,大败而逃。曹操对吕布首次取得了重大胜利。败退中的吕布与
历史人物 曹操都看不上的小卒,投靠刘备后,设下真实版空城计。
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渲染成神一样的人物,在诸葛亮的军事智谋中,“空城计”最常被人提起。影视剧中的“空城计”确实让人看的热血沸腾,但这毕竟是虚构的。那么三国时期有没有“空城计”呢?>有的,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这场发生在长江边上规模空前的战役中,周瑜仅凭借着五万人马就打败了曹操的20余万大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仗呢?历史上通常认为曹军大败的致命原...
空城计到底是谁赢了?司马懿真的中计了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诸葛亮上演空城计,想要以此逼退司马懿大军,虽然司马懿洞察出了诸葛亮的计谋,但最后还是决定率军撤退。那空城计下到底是谁赢了呢?实际上
有人说,曹操的女人数不胜数,毕竟人家是一代枭雄,魏朝的一家之主,经济实力摆在那儿。说实话,曹操统共有多少女人,已经没有办法去完全统计,毕竟过去多少年,留下的资料也无从查阅。但是从史书中还是可以知道曹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记载,曹操当时在吕伯奢家中借宿,然后听到外名都磨刀的声音,他觉得是有人要对他不利,然后他就对吕伯奢及其家人起了疑心。当时他还说出一句
三国时期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却因为曹操称霸天下的野心而选择了背弃他,最终被赐死。很多人在惋惜这样一位名士的陨落的同时,也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荀彧的目的不是曹操的目的,他想要保护汉室,那么为什么
三国时期,曹操的手下有非常多的能人,尤其是他的那些谋士,在爱好三国历史并且比较了解的人看来,不仅仅是很厉害的人物,而且为曹操所做的也是很多人代替不了的。那么说到谋士,有两个人就不得不提,一个是郭嘉,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