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总指挥
Posted 联军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总指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总指挥
抗日英烈董毓华(1907—1939),字实存,化名王春裕、王仲华等。湖北蕲春人。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司令员。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董毓华烈士简介
董毓华烈士是湖北蕲春人,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8月考入武昌启黄中学,在董必武等的教育和培养下,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3年7月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9月,他组织成立了中国大学学生救国会,任第一任主席,参与组织了“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8年6月底,冀东成立抗日联军,准备起义。为了加强领导,组织上委派董毓华以华北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委员(实际是政治委员)的身份,改造一支地方民团部队。7月6日,冀东大起义爆发。起义中,他亲临前线,率部收复北宁铁路以南失地,并在友军配合下,一举攻克滦南、乐亭两县城。后因敌人集结重兵反扑,部队被迫向平西转移。10月,率部冲破敌人的重重围堵,到达平西。在平西整训期间,被任命为冀东抗日联军政委,后又任联军司令员。1939年6月,因积劳成疾,身患重病,在涞水县蓬头村军区医院病故。
董毓华烈士生平经历
董毓华,曾化名王春裕、王仲华,1907年11月18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狮子口董冲一个教师家庭。1925年由董必武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1933年秋,董毓华从武汉到北平考入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成为该校党组织主要领导人。1935年11月成立北平学生联合会,董毓华被推选为主席。参加组织领导震惊国内外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3月,董毓华受刘少奇委派赴上海,负责筹建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向全国。经过紧张而周密的准备,这两个组织相继成立。之后,董毓华奉命返回天津,
在华北地区开展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董毓华等人领导华北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委员会,深入冀东和津南等地组织群众武装。受河北省委派遣,董毓华到高志远部队担任党代表,把这支民团武装改造成为4万人的抗日武装。1938年6月,董毓华与冀东抗日联军领导人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八路军挺进冀东的大好形势,发起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7月11日,董毓华率兵发动起义,迅速攻克了昌黎、滦县、乐亭县城,有力配合了全局战斗,使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获得胜利。
面对敌人的反扑,董毓华奉命带队向平西转移,把这支队伍改编为八路军,任平西抗日联军司令。1939年3月,董毓华又担任了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司令员。同年6月,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董毓华,终因长期疾病和奋战劳累而病倒,终年32岁。董毓华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牺牲后,时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的肖克同志在挽联上写到:“一见倾城,推心置腹,共谋国家大计;三军仰止,怀德颂功,同悼民族先锋。”时任冀热察区委宣传部长的姚依林同志写到:“为国家为民族鞠躬尽瘁,从同志从兄弟终生缅怀。”以此表达深切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相关参考
83年前的今天,“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 1935年12月9日上午10时30分,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6000余人涌上街头,奔向新华门,向国民政府军政部长
1.历史上12月9号是什么运动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
原载于《国家人文历史》杂志总第143期“一二·九”运动之波澜壮阔大概是民国学生运动史上之最,它不仅指发生在1935年12月9日的示威游行,还包括“一二·一六”及1936年“三三一”等几次大型示威,一系
1935年12月9日,北平发生的“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接着又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
1983年12月一场题为“爱我中华”的演讲比赛。暨南大学为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而举办的首场校园演讲比赛。现场,国际金融系81级学生朱川大胆地吐露心声:“目前,在社会上大力倡导尊师显得非常重要。眼下
每到12月9日,各地都会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一二·九红歌赛、一二·九演讲,而你是否知道什么是一二·九,为什么要纪念一二·九吗?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
·康世恩康世恩,石油地质管理学家。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开拓者、领导者之一,是我国工业战线杰出的领导人。他早年参加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和抗日救亡活动,随后在抗日武装斗争和边区建设,以及解放战争中功勋
第一部分血证―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的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日
1929年10月-1930年3月光州学生运动光州学生运动,20年代末期朝鲜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一场大规模的学生运动。1929年10月,朝鲜全罗南道光州的日本中学生横暴侮辱朝鲜女中学生,致使光州学生与日本
中国的青年学生,一向关心国家大事,坚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条,尽忠报国,死而后已,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机器。中国古代曾经发生过很多学生运动,对当时的时事起过重要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