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康世恩人物简介
Posted 石油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康世恩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康世恩人物简介
·康世恩
康世恩,石油地质管理学家。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开拓者、领导者之一,是我国工业战线杰出的领导人。他早年参加著名的 “一二·九” 学生运动和抗日救亡活动,随后在抗日武装斗争和边区建设,以及解放战争中功勋卓著。1949年,他率部队接管玉门油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长期在工业战线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40多年来,他转战南北,参与领导、组织和指挥了大庆等十大石油会战,亲自领导和建立起海洋石油工业及发展石油化工工业,对发展我国石油和石化工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康世恩,1915年4月20日出生在察哈尔省怀安县 (今河北省怀安县) 西湾堡乡一个大户人家。当年,康世恩的祖父康亨年,利用张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机会,开起了作坊、粉坊,专给修路大军供应伙食、蔬菜等各种生活物品。修铁路,给康家带来了财富,使其在城里有商号,乡下有田地。康家在西湾堡可说是富甲一方。康亨年也出任了怀安县第一届参议员。康世恩的父亲康万全是保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在康世恩出生的时候,他已经担任怀安县教育委员和高等小学的校长,他有四子、四女,康世恩是次子。富裕的家境使康世恩兄弟四人作为康家的第三代读书人,全部被送到北平、天津的高等学府。
康世恩,8岁在田家庄初等小学读书。12岁时进入了怀安县城读高等小学。15岁考入了察哈尔省宣化二中。初中毕业时他获得了三个第一名,即全校第一名,全县第一名,全省第一名。奖品是一个全铜制造的大墨盒。
1933年3月,康世恩考入在北平的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简称北平高中。在这里他开始接触宣传进步思想的书籍。他读了?新青年》、《大众哲学》 和鲁迅的 《阿Q正传》、《呐喊》、《彷徨》 和 《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 等等。尽管如此,他的功课仍是学校中最优秀的。但是,他也曾因反对学校中的政治高压被开除,经过斗争后,学校改为记大过两次的处分。
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一二·九” 运动爆发了。北平高中成立了 “学生抗日救国会”,康世恩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他参加了反对汉奸政权 “冀察政务委员会” 成立的北平大、中学校抗日救亡示威大游行,他们学校的同学和??有参加游行的同学一样,遭到北平反动军警的血腥镇压,康世恩与同学们一起徒手与军警展开了搏斗,很多同学负伤或被捕。最终结果是学生的爱国行动迫使 “冀察政务委员会” 宣布延迟成立。
“一二·九”运动以后,康世恩等十名 “抗日救国会” 的领导人被学校开除学籍,并由军警押解出校。不久,北平警方又发出对 “学生抗日救国会” 领导人的通缉令,康世恩也在其中,警察还到过他的家乡怀安县去抓人。由于事先接到上级组织的通知,康世恩躲过了这次抓捕。
1936年3月,康世恩转道张家口去天津,又从南京到上海,准备复习功课再到北平上大学。在这期间,他参加了上海纪念“五卅” 游行示威和下乡宣传抗日救亡的活动。8月,康世恩考上清华大学地质系。在回北平的路上,他遇到清华大学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蒋南翔。到学校后,经林则之介绍,他参加了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 (即 “民先”),同时被选为清华大学抗日救国会常委,负责救国会的组织工作。同年10月,他由赵正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编入清华大学第十二级 (学校班次) 党支部,任组织委员。西安事变以后,清华校内 “抗日救国会”与右派控制的 “救国团” 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有一次,“救国团” 砸毁了 “救国会” 的办公室,抢走文件、物品,康世恩率领500多名进步学生与 “救国团” 发生了冲突,并把矛头直指袒护救国团的校方,要求校长解散 “救国团”。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寇进犯北平,国民党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清华大学党组织成立了抗敌后援会,康世恩任主席。他把300多名进步学生组织成担架队、救护队、无线电通讯队,到二十九军阵地进行救护、慰问和抗日宣传活动。北平失陷后,他立即按照上级党组织的安排,组织后援会成员有计划地疏散,使绝大部分进步学生安全撤出北平,赴太原、济南、上海、南京等地继续从事抗日活动。康世恩自己先到保定和学联取得联系,又到太原集中,在李昌领导的 “平津流亡同学会”中担任宣传工作。同年9月,康世恩在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报名参加八路军,分配在八路军一二○师民运工作队。参军后的第一个任务是到晋西苛岚县鸡儿坞村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自卫队。两个月后,晋西北区临时党委成立,康世恩调到区党委工作。
1938年1月,康世恩任中共朔县县委委员,统战部长。他的公开身份是朔县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牺牲救国同盟会特派员。康世恩多方利用这一身份组织了50多人的宣传团,开会、写标语、撒传单、演抗日节目、教唱抗日歌曲、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还举办各种培训班,学习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论持久战》 等等,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很多干部。同时做了大量统战工作,推动了朔县的抗日斗争。
1940年2月,晋西北行署成立,康世恩任八分区专署副专员,后接任专员。从此,率领八分区的军民在吕梁山地区,艰苦奋战,直到抗日战争胜利。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悍然挑起内战。康世恩结束了八分区的工作,到山西兴县晋绥分局学习两个月后,被分配到雁门军分区任政治部主任。后来,雁门军分区整编为晋绥野战军第三纵队独立第五旅,康世恩又任旅政治部主任。这支队伍在以后的解放战争中成长为一支英勇善战敢打硬仗的部队。
1947年5月,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康世恩率领第五旅由山西中阳、离石进军柳林镇,参加了沙家店战役。此战役全歼了胡宗南整编第36师,扭转了西北战场的战局。9月底,五旅又参加了延清战役,全歼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六师,活捉敌中将师长廖昂,并协同兄弟部队攻克了延长。康世恩任五旅政治部主任期间,充分显露出他在政治工作上的能力。他对部队大抓阶级教育,搞忆苦、“三查”,引导战士懂得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道理,大大激发了战士的阶级觉悟,增强了部队的团结,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还抓总结经验,发扬政治、军事、经济三大民主。
1949年2月,康世恩所在的五旅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三军第九师,他任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消灭胡宗南主力的扶眉战役。在兰州战役中,康世恩所在的九师,攻占了由马步芳部队重兵防守的王家堡、七里河、小西湖地区,又连续攻占全场关、十里店一线及以北高地,该战役歼敌几万人。
兰州解放后,为了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康世恩从战士的思想实际出发,向领导报告: 九师可否推迟三天西进,进行整顿和阶级教育。上级批准了这个建议。实践证明,九师三天的整训教育,在以后的战斗中转化成为巨大的战斗力量。九师从兰州出发到达甘肃山丹县,康世恩亲自带一个小分队保护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和英国记者乔治何克及他们创建的山丹培黎学校。康世恩带部队进入学校后,转达了周恩来副主席的关怀和问候,两位国际友人非常感谢中共中央领导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还用土豆和豆腐在窑洞里盛情招待了康世恩。
9月24日,解放军装甲部队日夜兼程到达玉门。次日玉门解放。中央指示第一野战军派干部去玉门当军事总代表。王震同志向解放军总部推荐由康世恩担任,得到朱德总司令的批准。康世恩接到命令后,迅速离开部队到达玉门,就任军事总代表。从此,开始了他大半生的石油生涯。
领导开发西北,建设新中国的石油基地
康世恩到达玉门接管油矿后,根据党中央关于接管城市和工矿的政策,提出恢复生产的政策和原则,要求安定职工,搞好生产,首先保证进军新疆的装甲部队的供给。他在建立工会、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同时,重视、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动职工积极投入到油矿的生产建设上,使这个当时年产9万吨,占全国石油年产量95%的油矿,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到1959年,玉门油矿石油年产量已达到140万吨。建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个石油基地。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前夜,康世恩认识到培养一支优??的、能打硬仗的石油职工队伍是实现石油工业大规模发展的急切需要。1952年3月25日,他给朱德总司令和燃料工业部陈郁部长写了 《关于调拨一个整建师担任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石油工业基本任务的报告》,请求军委在整编部队时,一次拨一个整建师,改编为石油工业建设大军。中央军委批准了这个报告。按照毛泽东主席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第五十七师的近8000名官兵,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同年8月1日,五十七师全体官兵冒雨在汉中召开转业誓师大会,投身于石油工业。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康世恩被任命为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局长。他面临的严峻问题是: 中国到底有没有丰富的天然石油资源? 陆相沉积地层能不能生成并储有石油? 朱德总司令对康世恩说: “现代战争打的就是钢铁和石油。有了这两样,打起仗来就有了物资保障。没有石油,飞机、坦克、大炮不如一根打狗棍。我要求产一吨钢铁,就有一吨石油,一点不能少。康世恩同志,你要完成石油供应的任务。这是我给你的命令。”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康世恩废寝忘食。从1953年到1954年初,他与苏联专家对玉门、陕西、川、黔、桂、粤等进行了历时156天,历经7个省的地质大调查,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这次调查,他耳闻目睹、亲自实践,从石油地质理论上清楚了含油盆地如何评价,增加了战略眼光和盆地的整体观念。使他在研究问题的深度和高度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今后领导石油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地质理论基础。同时对在中国找到大储量的油气田增加了信心。
1954年3月康世恩在西安主持召开了第五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研究和确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石油勘探任务,提出加强酒泉及四川盆地的勘探,继续进行陕北潮水、民和盆地的勘探,稳步开展吐鲁番及柴达木盆地的勘探,并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准备好勘探领域。
1955年7月,康世恩被任命为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并率石油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在苏联考察期间,康世恩把他的看法和意见结合国内的情况写成题为 《在中国如何找油》 的长信,寄给石油工业部第一次全国勘探会议。信中详细介绍了苏联的勘探思路和方法; 分析了我国目前没找到大油田的原因; 提出将全国油区做全面规划,从解决根本问题着手,有步骤地进行勘探的建议; 同时对柴达木盆地、酒泉、四川、准噶尔盆地和华北地区如何开展勘探提出了具体任务和目标。事实证明,康世恩信中提出的意见是当时我国在找油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是对过去传统的找油方法的一个突破。
1956年2月下旬,康世恩曾到中南海向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汇报工作。康世恩汇报了西北地区的地理和勘探情况,毛泽东说: “美国人讲中国地层老,没有石油,看起来新疆、甘肃还是有的,怎么样,石油部你也给我们树立点希望。搞石油艰苦啊! 看来发展石油工业也得革命加拼命。”为了落实毛泽东主席的这一指示,康世恩率领苏联专家组赴新疆天山北麓的克拉玛依。在约3900平方公里的广大面积内??展区域综合勘探。这是我国石油勘探史上第一次从整体解剖盆地二级构造带入手,进行综合勘探的重要实践,也是我国石油勘探史上第一次整体解剖一个大盆地。到1960年,克拉玛依基本探明9个油区,拿到含油面积290平方公里,成为我国当时最大的油田。
1956年10月,国务院任命康世恩为石油工业部副部长,仍主管天然油的勘探和开发。石油部考虑能否在东部地区找到较大的油田,在石油工业部第二次勘探会议预备会上,康世恩做了报告为 《按照区域勘探方法开展工作》 的思路,把战略眼光转移到西北、华北、西南、东北等地。
组织领导东部石油大会战
1958年2月,余秋里被任命为石油工业部部长。邓小平提出石油勘探工作应当从战略方面来考虑,把战略、战役和战术三者结合起来。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东北地区能够找出油来就很好。石油部召开党组会,康世恩做了关于《确定第二个五年计划战略重点》 的报告,阐述了战略东移的客观必要性和可能性。石油部决定建立十个石油勘探战略地区,五个老区,五个新区。新区即是松辽、苏北、山东、贵州、吐鲁番,松辽、苏北被列为第一位。
1960年2月,石油部党组向中央上报 《关于东北松辽盆地勘探情况和今后部署的报告》 中提出: 我们打算集中石油系统??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用打歼灭战的办法,来一个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一周后,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2月21日,康世恩在哈尔滨召集大庆石油会战第一次筹备会议。制定了三项任务: 即在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甩开勘探,找到10亿吨的储量;当年生产原油50万吨; 在长垣 (河南省) 以外地区完成地震细测4万公里,争取再找到新油田。
康世恩将参战单位划为5个战区,提出3月份调动人马,4月份开始上手,5月份正式打响。要求参战单位及指挥机关必须在3月15日前赶到会战现场。康世恩在这次会议上提出: 我们一定要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3月底,余秋里、康世恩来到黑龙江省安达县指挥会战。
大庆会战是在困难的时间、困难的地点、困难的情况下开始的。4万多人,头顶青天一顶,脚踏荒原一片,在一无房、二无粮的高寒地区,一方面要搞勘探、搞好生产,另一方面还要挤出时间盖干打垒的土房子; 又要发动职工在草原上挖野菜,还要搞代食品渡过自然灾害的难关。1961年初石油部正式向国务院递交了大庆已探明有22亿吨的石油地质储量。到1963年,大庆已建成原油生产能力600万吨,年生产原油4500万吨,对实现我国石油基本自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全国人大二届四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宣告: 中国的石油已经基本自给。
大庆会战头两年康世恩抓的主要是怎样探明油田,怎样渡过难关。而到了油田要进行正规化建设和开发的时候他更清楚地认识到要开发好一个油田,必须有一套先进的管理方法,抓主要矛盾。他牢牢记住抓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训练,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和职工岗位责任制。他还提出不仅要在荒原上拿下一个大油田,而且要锻炼出一支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为迎接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高潮,做好思想上、作风上、组织上的准备。著名的 “三老四严、四个一样” 就是那个时候在他的倡导下形成的。即: 在工作上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在指挥大庆会战的3年多时间里,他探索出一套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管理模式。
1964年初,石油部党组向党中央报告,提出在天津以南、山东东营以北的沿海地区,组织大规模的石油会战。党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大庆指挥部万余名职工挥师南下,进军渤海湾,展开华北大会战。康世恩任会战工委书记兼总指挥。此次会战是继大庆会战之后的又一次具有重大深远历史意义的会战。康世恩提出勘探总方针是 “区域展开、重点突破、各个歼灭” 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探索华北的勘探规律。康世恩对搞地质的技术人员讲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做工作要独立思考,要经得住检查,敢于坚持真理,让事实说话,要实事求是。”
1965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石油工业部委员会,康世恩任党委书记。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人要夺石油部的领导权,康世恩顶住压力,他说: “石油部的权力是属于党中央的,你们不能夺! 石油部每天要指挥全国的石油生产,你们没有经验,你们指挥不了,你们负不了这个责任。在中央没有正式指示之前,我不能把这个权利交给你们。”
1969年6月下旬,国务院批准在江汉地区开展石油会战。江汉石油会战指挥部成立,中央决定任命康世恩担任指挥部副指挥长。到1972年5月,历时两年10个月的江汉会战胜利结束,建成年产100万吨原油的江汉油田和1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的荆门炼油厂。此时康世恩已调回北京,负责燃料化学工业部的工作,到1978年,又相继组织领导了大庆喇嘛店、陕甘宁、辽河、华北任丘一系列的石油大会战,使我国石油产量大大提高,石油科技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康世恩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经委党组书记、国家计委第一副主任,负担起领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担。他首先提出了发展轻纺工业 “六个优先” 的原则,解决了市场短缺,满足人民日用生活需要和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问题; 他积极支持工交企业扩权试点; 引进重大技术装备; 提出石油亿吨包干等一系列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他倡导向科学进军,为海洋石油奠基; 研究确定对外合作模式,开展国际招标; 组织海洋石油立法,促进石油、石化工业与国际接轨; 形成配套科学技术,创建新型管理体制。
康世恩从事石油工业40多年,先后参与领导组织了10次石油大会战,为我国石油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一个 “贫油国”发展成为世界上主要产油国家之一。我国海洋石油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建设成为全面对外开放、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大型企业。从陆地到海洋,从油气开采到石油化工,康世恩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康世恩还曾担任全国石油地质委员会主任,在1982年出席中共十二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在1987年中共第十三大当选为第二届中顾委常委,被选为 “纪念路易·艾黎合作事业基金会”名誉主席。他还多次率领国家和政府代表团出国访问或参加国际间的交往。几十年来,他不管在任何岗位,都做到了不仅尊重科学,还身体力行、亲身实践、关怀干部、爱惜人才、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1995年4月21日康世恩因患肺癌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终年80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全身不能动弹、写字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用几乎拿不住笔的手歪歪斜斜地写下了一个“油”字。这个“油”字记述了他大半生为党、为国家奋斗的历程; 表现出他一生献身人民、献身石油工业、献身祖国繁荣强大的无比忠诚。
简历
1915年4月20日 出生于河北省怀安县西湾堡乡田家庄。
1922—1929年 在河北省怀安县读书。
1930—1932年 在察哈尔省宣化二中读书。
1933—1935年 在河北省立北平高中读书。
1936年 在清华大学地质系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1945年 在山西吕梁山参加抗日武装斗争。
1946—1948年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五旅政治部主任,参加解放大西北的战斗。
1949年 任第一野战军第三军第九师政治部主任,参加扶眉战役、解放兰州战役后接管玉门油矿。
1950—1952年 任玉门油矿军事总代表。
1953—1954年 任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局长。
1955年 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率团赴苏联考察。
1956年 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主管石油勘探和开发。
1965—1968年 任石油工业部党委书记,全面主持石油工业部工作。
1969—1970年 任江汉会战指挥部副指挥长。
1971—1977年 任燃料化学工业部党的核心小组第一副组长。
1978年 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经委主任、党组书记、国家计委第一副主任。
1981—1982年 回石油部兼任部长,中共十二大中央委员。
1983年 任国务委员,分管石油和石化工业。
1987年 当选为中共十三大中顾委第二届常委。
1990年 经党中央决定担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1995年4月21日 因肺癌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终年80岁。
主要论著
康世恩. 康世恩论中国石油工业.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相关参考
潘世恩一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坐天下的一天,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县试正在举行。县令李逢春是法定的主考官。参加考试的都是吴县的童生,即还未考上官学的清白人家的子弟。考试共有四场,第一场录取较宽,凡被录
清代皇帝有避暑巡狩的习惯,随着季节变化在紫禁城和淀园(圆明园)等地临朝,重要的内臣受到皇上、皇太后恩宠者可以得到淀园的赐第,潘祖荫及其祖父潘世恩都得到过恩赏。缘起今年世界博物馆日,苏州博物馆推出了“馆
她曾经是苏州名门千金,前清著名的状元宰相潘世恩的后代,原名潘白琴,也叫潘慧素。幼年时期,大家闺秀的母亲沈桂香,聘请名师教她音乐和绘画,所以,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绘画功底也扎实。十三岁时母亲病逝,她被继母
清朝嘉庆十六年(1811年)殿试结束后,主考官潘世恩乐颠颠地把前十名的卷子给皇上送了过去。为什么要“乐颠颠”呢?因为他觉得这科的考生水平都比较高,皇上看了也一定会很满意,皇上一满意了,咱当员工的自然就
王珞丹(1984年1月30日-),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2007年,王珞丹因在赵宝刚导演的青春励志剧《奋斗》中出演“米莱”而走红。2008年,再次在赵宝刚的电视剧《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