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罗布西茨战役双方损失如何
Posted 损失
篇首语:有学问和有知识的人是不同的。记忆造成了前者,哲学造成了后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罗布西茨战役双方损失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罗布西茨战役双方损失如何
这一场会战,普军与奥军都各损失约三千多人,普军的伤亡主要来自会战初期进攻南翼斯洛维次村的损伤,奥军主要伤亡则来自他们在北翼的损失;就数字上看双方算是扯平手的状态。但是,从战略上来看,奥地利军试图解除皮尔纳之围的努力失败了。而且,丢失大量给养、辎重、火炮,事实上已经使得这支三万余人的大军失去了续战的能力,冯·布劳恩所指挥的军团在撤退后很快就放弃了任务,退入冬营补充先前遭普鲁士军俘虏的粮草。 所以这场会战的战略意义可以这么看:以损失三千将士作为代价的普鲁士军,成功地瓦解了一个奥地利军团的进兵,使其延后到翌年才能回到战场。这意味着奥地利在1756年以内都无法夺还失地,普鲁士军得以从容收割波希米亚与萨克逊的秋收。这争取到的时间与资源对日后普鲁士的战况有多大的影响,我们很难估计。
这也连带导致皮克洛米尼公爵的奥地利军团相形之下任务更加吃重,他们得拆出一半的兵力来同时防范菲特烈和施维林的攻击,这也令1756年的战场形势对普鲁士从潜藏着危机转为安全的局面。 从整体来看:罗波西兹会战为普鲁士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仅以对手六成的兵力就能使其退兵,实在不能不赞誉为战术的胜利。除了天气对普军一方非常照顾之外,布伦瑞克公爵的迂回作战实为本回胜利的关键性要素,而费迪南德对菲特烈的信心加强,也是很重要的意志因素───倘若冯·布劳恩有足够的意志力,在罗波西兹镇上重整阵势与菲特烈继续僵持下去,更有可能的下场是菲特烈最后会因兵疲力尽而自动撤退。不管怎么说,普鲁士军透过罗波西兹一战达到了其目的。
相关参考
在菲特烈的面前,洛林亲王指挥的四万奥地利军在布尔克斯朵夫前方排成战列,准备展开决战。奥地利军左翼的快速军团是由罗布柯魏兹(Lobkowitz)元帅指挥,曾经与菲特烈交手过的奈贝格伯爵担任其参谋长兼步兵
塔拉瓦之战,是发生于基里巴斯吉尔伯特群岛的战役,参战双方是美国与日本,是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战事时间1943年11月20日——11月23日。这也是二战中美军在中太平洋战区的第一次军事
尽管在托尔高战役中击退了道恩率领的奥地利萨克森联军,但是腓特烈的精锐部队也丧失殆尽。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遭受了难以承受的损失,在这场战役结束后双方都无力再战,各自退回营地修整,补充部队准备来年再战。整个
博克施道夫战役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62年7月21日的战役。这场战役双方各损失两千人左右,损失不大,但是迫使奥地利元帅退回奥地利境内,西里西亚被普鲁士收入囊中。1763年签订和平条约。176
历史军事 300名中国战士陷入肉搏,师长含泪开炮,双方一起被炮火覆盖
1944年的松山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攻坚战。拥有无数重炮、超级巨炮的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日军的岛屿防御也损失惨重,而当时较为缺乏炮兵的我军在面临松山多个高地密布的各种日军工事时,曾付出了的代价。但因为目
博罗季诺战役 博罗季诺战役是法兰西第一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之间的战争,是侵入俄国时期的一次会战。会战结果是双方均损失惨重,虽然法军进占莫斯科,但最终也被迫撤退。 双方兵力对比 包括驻守在奥德河以
青树坪之战不是战斗而是战役,因为参战部队远远超过一个师的规模,这已经符合战役的定义了。这一战四野确实是马失前蹄,打了个败仗。当然,这一战其实也敲响了钢7军覆灭的丧钟,导致白崇禧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为
青树坪之战不是战斗而是战役,因为参战部队远远超过一个师的规模,这已经符合战役的定义了。这一战四野确实是马失前蹄,打了个败仗。当然,这一战其实也敲响了钢7军覆灭的丧钟,导致白崇禧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为
冲绳岛战役是美日两军在太平洋岛屿作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损失最重也是最后一次战役。此次战役的胜利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冲绳岛战役双方死亡人数 美军伤亡7万人 日军伤亡10万人 日军死
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比,在鱼雷机大部损失的情况下,轰炸机连续俯冲轰炸,导致日军鱼雷机连机带雷爆炸,航空母舰被彻底摧毁。 中途岛战役主要指挥官 主要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