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揭秘:林则徐禁烟中你不知道的故事

Posted 鸦片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天天讲不吝千万言,时时做不惧千万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揭秘:林则徐禁烟中你不知道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揭秘:林则徐禁烟中你不知道的故事

在清朝政府内部,对鸦片贸易有三种不同的态度:禁烟、弛禁、反禁烟。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是反对禁烟的主要人物。广东按察使许乃济主张弛禁鸦片:就是允许进口鸦片,允许本国人种植,但禁止官吏和兵丁吸食。而一些正直的官员则主张禁止鸦片。他们当中,以林则徐最为坚决。林则徐(1785—1850 年),字少穆,是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从政多年,一直清正廉洁,对西方世界也有很多了解,一贯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富强中国。但是,他对鸦片贸易深恶痛绝。在任湖广总督的时候,他就采取严厉的措施禁止鸦片,成了禁烟派的代表人物。后来,他又上书给皇帝,驳斥反对禁烟的谬论。他大声疾呼,如果再不禁烟,中国将没有可抵抗侵略的兵勇,也没有充作军饷[xiǎng]的银子了。道光皇帝被林则徐的慷慨陈词打动了。他决定禁烟,在道光十八年十月(公元 1838 年 12 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主持办这件事。林则徐信心十足地接受了任命,在道光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公元 1839 年 8月 10 日)到达广州。

在广州的街头上,一些骨瘦如柴、脸色黑灰的“大烟鬼”有气无力地缩身在墙角里,不住地打着哈欠,鼻涕眼泪一齐往外流。那些商贩守着店铺货摊,却无人来买。身穿便服进行私访的林则徐看到这令人心酸的情形,心里非常激动。他觉得要想彻底禁烟,非得先从内部整顿不可。一定要查出并严办那些走私鸦片的汉奸和贪官,让老百姓的精神振奋起来。过了几天,它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去检查几个书院,提出要对学生进行考试。考场的大门关得严严的,学生们紧张地等待着发考卷。考卷发下去了,学生们打开一看,都愣了。原来考卷里面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此次考试,可以不答试题,但是必须把自己知道的烟贩姓名、住址和活动情况写出来;对官兵受贿走私的内幕,更要写明白,不得隐瞒。书院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知道的情况很多,又大都年轻活跃,对鸦片走私也深恶痛绝。大家默默地写了起来。他威严的面孔也露出了笑容。他用种种办法,终于查清了走私鸦片的情况,严惩了一些违法官兵和烟贩子。然后,他发出了通告,主要内容是:一切外国商人必须在三天内缴出全部鸦片,并写出永远不再贩运鸦片的保证书。今后如再查出鸦片,按犯罪论处:货物没收,犯人处死。消息传到外国商人居住的广州洋馆里,烟商们都慌了手脚,就有一些人交出了鸦片。可有的人还要看看再说。这时候,驻在澳门的英国商务监督查理·义律急匆匆地赶来了。他把商人召集起来,对他们说:“听说有几个人交出了鸦片?真是软骨头。你们不要怕,更不能把鸦片交出去!”商人们为难地说:“可这么硬拖下去也不是办法呀!”义律杀气腾腾地说:“感谢上帝,英国的军舰就在附近的海面上,我们随时准备打!”商人们听了,立刻活跃起来,交头接耳地议论着。可是,他们的密谋已经被在洋馆里做工的中国工人发觉了。

就在义律策划让几个大鸦片贩子偷偷逃跑的时候,洋馆外面忽然响起了一片喊声。义律和外商们从窗口向外一望,只见几百个中国工人把洋馆围个水泄不通。他们高呼着:“英商立刻交出鸦片!”“不许烟贩子逃跑!”在义律的掩护下,有名的英国鸦片商颠地正要逃跑,也被洋馆里的中国工人逮住。这件事很快传到林则徐那里。林则徐已经得知义律到广州策划拒交鸦片的事。听说中国工人自动起来和鸦片贩子斗争,他非常兴奋,发出通告说:“鸦片一天不绝,本大臣一天不离广州,决不半途而废!”林则徐接着果断地下命令说:“根据我们的一贯作法,他们既然拒绝交鸦片,还策划逃跑,中英贸易就只好中断。我们要派兵封锁洋馆,撤退馆中的中国人员,断绝洋馆通往海上的交通。他们若再抗拒,就要停止食物供应。还有,我们的水军要严密监视英国舰只的行动!”困在洋馆里的义律得到林则徐的通令,再也无计可施。他紧张地思索了一阵,便铁青着脸对商人们说:“我决定了。你们把鸦片交出去!”商人们吃惊地望着他,他狞笑着又说:“可这件事并没有完。我要报告女王陛下政府,要求派兵惩罚他们。不久,我们就要打仗了!”就这样,英国商人交出了他们的鸦片,一共二万余箱(包括美商的一千五百多箱),共约二百三十七万斤。这么多鸦片怎么处理呢?他决定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他叫士兵在海滩上挖了两个方形的大池子,都有十五丈见方,叫销烟池。池的前边挖有涵洞,后边通水沟。销烟前,先把水从沟里引进池里,再制成卤水。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公元 1839 年 6 月 3 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各级军政官员,来到虎门海滩边的高岗上,亲自指挥和监督销毁鸦片。这天天气十分晴朗,成千上万的群众闻讯赶来,海滩周围人山人海。销烟开始了。一队队打着赤膊的工人和士兵们把鸦片箱子扛来,又用力把箱子劈开,将鸦片切成碎块投入蓄有卤水的销烟池里。销烟池上搭着木板,站在木板上的工人和士兵,把早已准备好的石灰用铁锨撒入池内,还用力地搅拌着。不一会儿,池里的卤水和鸦片翻滚起来,烟油上冒,烟渣下沉,一股浓烟冲天而起,直上云霄,霎时间弥漫了海滩的天空。人群沸腾了!大家不顾那刺鼻的恶臭味,欢呼跳跃起来。

有的说:“再不禁烟,我们的子弟就成了废人,前途不堪设想啊!”那些不久前还吸食鸦片的人,更是感慨万分,对身边的妻子儿女说:“再不禁烟,我不只是卖房卖地,养活不起你们,自己也要倒毙街头了。”那些被林则徐特意邀请来观看销烟的外国商人,眼看着鸦片变成废渣泡沫,随着潮水从大坑的涵洞中排入大海,不得不低下了头。有一个美国商人走到林则徐面前,庄重地脱帽鞠躬,表示由衷钦佩。林则徐微笑着对他们说:“我们禁的是害人的鸦片,不是正当的贸易。你们只要遵守我国法纪,与我们互通有无,我们是欢迎的。”商人们侧耳细听,有的还点头称是。鸦片连续焚烧了二十多天,直到五月十五日(公历 6 月 25 日),才全部销毁干净。在这二十多天里,虎门滩上天天象过节一样热闹。青少年们更显得十分活跃,他们歌唱欢呼,奔走雀跃,十分开心。而林则徐已经在冷静地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动了。他十分清楚,义律是决不甘心失败的,战争很可能就要发生。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林则徐禁烟后如何落入英国人设的战争陷阱

揭秘:林则徐禁烟后如何落入英国人设的战争陷阱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干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符抚,又字

历史军事 林则徐禁烟后如何落入英国人设的战争陷阱

揭秘:林则徐禁烟后如何落入英国人设的战争陷阱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干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符抚,又字

红楼梦中你不知道的事 林妹妹有条触不得的红线

林黛玉虽然出身于官宦之家,但是,林家同她外婆家的百年侯门相比,难免显得寒碜。特别是父母双亡后,黛玉感觉自己成了漂泊于风雨之中的一叶孤舟。外婆家显赫的门第不但没有为她带来荣耀和快乐,反而成了笼罩在她心中

林则徐被贬新疆伊犁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很多人都知道他是禁烟的民族英雄,但是你们知道禁烟没多久,他就被贬新疆伊犁吗?那么,他为何被贬伊犁?他被贬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 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禁烟的资料故事 林则徐名言简介资料纪念馆-

  姓名:林则徐  别名:林元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侯官  出生日期:1785年8月30日(乙巳年)www.cha138.com  逝世日期:1850年11月22日(庚戌年)

竟然鼓励农民种植罂粟 禁烟英雄林则徐

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鸦片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生鸦片经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呈棕色或金黄色。吸食时散发香甜气味...

林则徐禁烟之后

林则徐禁烟之后  翻开近代中国百年史,首先进入读者眼中的人物便是林则徐。在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中,反对外来侵略的丰功伟绩以及环顾世界,探求新知的远见卓识,使他成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位“民族英雄&

林则徐禁烟运动新评

林则徐使"贸易摩擦"激化为"贸易战争"。  由于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连中英贸易都被宣布中断、这样中英关系就由原来&quo

历史百科 禁烟运动

1838年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1785—1850)为钦差大臣,加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衔,节制广东水师,驰往广州禁烟。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期间,就完全支持黄爵滋的主张。从1838年7月至9月,他

历史人物 林则徐禁烟的矛盾现实

>虎门销烟  皇帝奋起  如果把这部著作的内容写成小说,也许明确地写成公羊学派的革新官僚与保守的富裕阶层之争更为有趣。还可进一步把前者限定为宣南诗社,后者限定为公行,即宣南诗社与公行集团的斗争,这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