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为什么说吴三桂放了清军入关后,清军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推平全国
Posted 清廷
篇首语:别总是羡慕别人光芒万丈,却忘了自己也会发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为什么说吴三桂放了清军入关后,清军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推平全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为什么说吴三桂放了清军入关后,清军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推平全国
时间回到大明灭亡的那一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孤悬山海关的吴三桂在反复思量后,决定引清军入关,报君父之仇。
当时的情况下,清军并不占优势,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依然拥有大量的土地。而整个黄河以南依然牢牢控制在明朝官员手中,百万属于明朝的军队,在陪都南京则有一套完整的朝廷行政体系,可以立刻运转。
所以,在当时留守南京的重臣史可法等人眼中,他们并不会觉得这是大明的灭亡,吴三桂的行为更像是安史之乱时唐廷借回鹘兵平乱,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如南朝或者南宋一样划江而治。甚至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摄政王多尔衮,他也是打算尽可能的捞一把而已。
可现实的历史非常残酷,仅仅两年之内,清朝军队就基本占领的全国。李自成、张献忠先后阵亡覆灭,南明的小朝廷立了一个又被灭了一个,最后只剩下“两蹶名王,天下震动”的大明最后军神李定国和孤悬海外的“国姓爷”民族英雄郑成功。
为什么吴三桂一旦放清军入关,清军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推平全国呢?
首先,就是清廷的政治工作做的极好。刚入关的时候,打的旗号是吊民伐罪,给崇祯帝复仇。昭示了敌人就是李自成的农民军。不但在占领区没有推行剃发政策,还向南京的南明朝廷释放了很大的善意,完全麻痹了南明官员。直到清廷彻底打垮了大顺,才与南明翻脸。
而南明和大顺互相仇视,视对方为大敌的同时,不但不联合抗清,还在激烈的内斗。李自成的大顺因为是流民出身,所以眼界不够,在北京大肆拷掠明朝官员,趁机横征暴敛,尽失了士绅之心。结果清军一来,这些明朝旧臣都直接归顺了清廷。
如果李自成能更残暴一点,把所有的反对者都杀光,清廷可能就会忙于稳定后方,短时间内不能南下。可李自成已经攻破北京,和士绅彻底撕破了脸皮,又怀揣着想当圣主的浪漫情怀,其结果就是完全无法在北京立足。
南明留守的政治精英们水平倒是很高,兵力也雄厚,但他们不但坐视大顺覆灭,而且同样忙于内斗。在立谁当皇帝、如何处理南明三大案、孙可望到底是封一字王还是二字王这些问题上纠缠不清,结果让清廷顺利的击溃了大顺。
其次,就是满清入关时的军事水平出色,当时国内除了镇守山海关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外,再无一支军队可与当时的八旗兵对抗。与电视剧和穿越小说里不同的,八旗兵的战斗力不仅仅体现在个人武勇上,组织纪律也很强,更是在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等人的帮助下学会了炮战。
其典型就是山海关之战,清廷军队在两天三夜急行军三百里赶到山海关,休整半天后,下午参战,半日之间打垮了李自成的三十万大军。
最后,就是大顺和南明自身的战略失误,导致空有实力,却轻而易举的被满清占领本应是南北分界线上的天险。入取中原战略位置最重要的河东,大顺几乎没有防守。而南明实力最强的高杰和黄得功两镇,直接内讧,导致江淮丧失。史可法以心血苦守扬州,也无力回天。他是一个爱国英雄,但不是一个好的统帅。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明末政府的腐败,导致民心丧失,所以清兵入关初期普通民众对明朝的认同感并不高,造成了清廷顺利占领全国。可等到满清开始推行剃发令,剃发易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时候,中原民众才意识到,这不是一次朝代更迭的“亡国”,而是“亡天下”,可这时候已经太晚了。
相关参考
一直以来有个说法,清军能够成功入关完全是靠着运气。如果不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所作所为导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叛变,向清朝交出山海关,李自成的大军就能顺利接防山海关防线。那么清
1644年清军入关,在极短的时间内横扫中原各地。经过数十年的征战,满洲征服者成功控制了大半个东亚大陆。但就在清朝如日方升之时,在西北部四卫拉特中绰罗斯准噶尔部也逐渐强盛起来。17世纪最后十年,准噶尔汗
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历史上的清军入关又称入关战争,其实称其为战争不免有讽刺之意了,公元1644年,吴三桂投诚满洲族,解除山海关布防,满洲军队在吴三桂的铺排下一路南下,进入山海关,占领北京城,成为中国历史上
对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真的是为了陈圆圆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三桂,字长伯。明朝辽东人,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康熙元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
一说吴三桂,我们都很熟悉,吴三桂本是明朝大将,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他开关迎清军入关。清朝建立后,被清廷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吴三桂本是镇守辽东的将领,怎么被分封到了云南呢?这里面有什么缘故呢?>>首先,
没有吴三桂投降李自成能阻挡清军入关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本站小编一起看下去。>谈及明朝末期的历史,不少人都认为满清之所以能夺取明朝的争权,吴三桂的助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他们都觉得当年吴三桂要是没有主
长城防线与宁远之战1644年,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三支不同的政治力量:没落的明朝、攻占北京的李自成农民军和关外正在崛起的清朝。对于这段历史,今天人们谈论的焦点大多是吴三桂献城,因为明朝末期唯一能抵
长城防线与宁远之战1644年,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三支不同的政治力量:没落的明朝、攻占北京的李自成农民军和关外正在崛起的清朝。对于这段历史,今天人们谈论的焦点大多是吴三桂献城,因为明朝末期唯一能抵
一直有个说法,不是明朝要自灭,是天要亡明。很多历史迷至今都相信,如果没有明末的“小冰河”时期,没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就靠清军的八旗军,根本就吃不下明朝。毕竟一个扎根于中原几百年的大帝国,就算处于衰退期
李自成这个人,相比大家都是比较清楚的,他在明末的时候带头起义,并且还占据了北京城。而且这次起义历时18年之久,也是我国在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的农民起义,仅仅是这一点,就可以被载入史册了。今天,我们就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