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三元里抗英的兵力战况如何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等不到的晚安就别等了,挤不进的世界就别挤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三元里抗英的兵力战况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三元里抗英的兵力战况如何
1841年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与英军正在进行停战谈判,英军一只小部队到广州三元里附近,这只小部队军纪不怎么好。部队里的印度兵调戏了当地乡民韦绍光的老婆。而没想到韦邵光是当地 天地会的首领。
于是这下得罪了天地会,天地会在附近各乡聚集起1万多人,最终把英军中的一个印度马德拉斯土著步兵连(约60人)围困在田地里,当时大雨骤至,英军火枪受潮不能发射(印度土著步兵,英方给他们装备的是比较落后的燧发枪,一遇雨淋便不能使用)。结果在数千人围攻下,英军用刺刀和 天地会高手们肉搏战打了一夜,到了天亮后,终于在英军大部队救援下撤退。
那这场打到今天教科书都记了一笔的肉搏大战,到底打死几个英国伪军?
英军5人死亡,23人受伤。一万VS六十,居然就死了这么几个人?如果说三元里都是些没经过军事训练的农民,那么清朝正规军当时的战力又如何呢?
一、八旗兵的格斗能力:
乌兰泰在挑选驻防八旗军到广西剿灭太平军前线时,就奏称:“驻防八旗已多不习刀矛,弓箭十无五中……唯今所恃,唯以鸟铳……”驻防八旗如此,京师八旗也不过如此。当乌兰泰以原秦定三的黔兵2000别领一部后,所带驻防八旗兵也“唯以奴才所带鸟枪发给教习……黔兵杂以刀矛。”
才教习完毕之后,攻打永安一役,八旗兵杂以威宁兵数百守炮位,被7名太平军士兵持长矛短刀就追得丢弃大小炮位十余,投身激流,宁愿淹死也不肉搏。
八旗马队以吉林、黑龙江马队和蒙古马队为主。吉林黑龙江马队6000,曾经是江北大营主力,可偏偏就是这支主力,在和太平军肉搏当中,望风溃散,甚至有“不及逃跑,下马跪受贼刃者”。蒙古马队素号称劲悍,但是在僧王和胜保麾下,与太平军北伐部队民马杂凑成的马队对战的时候,也是望风而逃。天津知县谢子澄一次亲自率队攻扑独流木城,蒙古马队以为后殿,结果谢子澄被太平军士兵以长矛刺死,蒙古马队数百却在后观望不前,当太平军挺矛上前的时候。马队“轰然溃散,有遁至静海,无鞋无钱,向民间丐食者”,怯懦如此,真是叹为观止。
也有限。因为本来曾国藩, 胡林翼二人就是最不提倡“以身向土木炮石攻打”几次出名的肉搏格斗,一次就是太平军的“飞将军”曾天养先单人独骑刺伤塔齐布的坐骑,自己却不小心马失前蹄反而被刺死了。湘军讲究的是结硬寨,打呆仗,立住阵脚,以炮铳轰打,偶有攻扑。也不过是抛火罐,扔药包。绝少大部队白刃列阵而进的。
反观当时的西方军队,却是出乎意料的重视肉搏。大部队列出完整阵线,上刺刀作白刃冲锋的战例比比皆是。这种白刃冲锋,需要极大的纪律性来约束。对神经的震撼是惊人的。不要以为洋鬼子不敢和我们打白刃战。恰恰相反,洋鬼子认为和我们打白刃战是最合算的。
为什么清朝军队的战斗力如此低下?所有中央集权的国家,最后为了能坐稳江山,都难免要刻意弱化武官的地位,否则根本无法保证稳定的统治。
相关参考
一八四一年五月三十日,以三元里村为代表的广州北郊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从军事角度来总结,有其特点和意义。>> 三元里义勇队伍的抗英战斗,从英军方面看,它是广州战役的一部分,
各位高考备考生你知道什么是三元里抗英斗争吗?又知道它发生在何处吗?如果你还对这个知识点还不了解的话,就一定要认认真真的来看小编为你准备的三元里抗英知识点。【三元里抗英斗争】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鸦片战争中最大的一次群众自发的抗英斗争。三元里是广州北郊离城2.5千米(5里)的一个村庄。1841年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激起广州城乡群众的反抗。29日小
三元里抗英斗争 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反侵略斗争 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郊人民自发的武装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1841年5月下旬 (清道光二十一年四月上旬),奕山与英国侵略者订立屈辱的《广州和约》。广
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三元里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广州条约》签订后,义律的征粮队便频频出动,骚扰城郊的百姓。他们捉鸡、牵牛、杀人、放火,甚至挖掘坟墓,劫掠死人的陪葬物品,人民恨之入骨。在广州北郊五里有个叫三元里的地方,离英军最近
1841年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激起广东人民的武装反抗。29日,盘踞四方炮台的小股英军,窜到广州城北5公里的三元里抢劫行凶,调戏妇女。村民鸣锣告警,菜农韦绍光等群起抗击,当场打死敌人10多名,其
英国侵略军侵入广州地区后,清军节节败退,最后奕山屈辱求和。但是,广州城郊的广大人民群众,却自动组织起来,不断打击侵略者。广州北郊三元里一带人民轰轰烈烈的抗英斗争,更成了百余年来中国人民武装抗击外国侵略
三元里抗英斗争 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自发的武装抗英斗争。1841年5月25日(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五),英军攻陷广州城北诸炮台,设司令部于地势最高的永康台。永康台土名四方台,距城仅一里,大炮可直轰
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战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5月,在鸦片战争中,广州北郊民众抗击英军入侵的作战。www.cha138.com是年5月下旬,英军攻占广州城北各炮台,连续四出骚扰,激起民愤。北郊三元里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