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从大唐第一军到晚唐的政府仪仗队
Posted 宦官
篇首语:带不走四季的风,就卷走一路的风景;遇不到心动的人,就孤身潇洒走四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从大唐第一军到晚唐的政府仪仗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从大唐第一军到晚唐的政府仪仗队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是一首起源于唐代西部边陲的民歌,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诗句中的“哥舒”是指唐代名将哥舒翰。本文不谈哥舒翰的英勇善战,只说他所创建的神策军。《唐会要》(卷78)记载:“天宝十三载七月十七日,哥舒翰以前年收黄河九曲,请分其地置洮阳郡,内置军焉,以成如璆为太守,充神策军使。”神策军之名即起于此,起初只是唐王朝为防遏吐蕃而设置的戍边军队。安史之乱中,这支军队千余人由军将卫伯玉率领入援,参加了乾元二年(759年)攻围安庆绪的相州之战。唐军溃败,卫伯玉与宦官观军容使鱼朝恩退守陕州。这时神策军故地已被吐蕃占领,卫伯玉所统之军仍沿用神策军的名号,伯玉为兵马使。伯玉入朝,此军归陕州节度使郭英乂;英乂入朝,神策军遂属鱼朝恩。广德元年(763年),吐蕃进犯长安,代宗奔陕州,鱼朝恩率此军护卫代宗,随入长安,从此成为禁军。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节度使朱泚发动叛乱(史称“泾原之变”),唐德宗出奔,流亡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在这场平乱战役中,神策军表现得极其英勇,孤军奋战,剪灭朱泚,收复京城,迎接唐德宗回朝,使唐王朝转危为安。在泾原乱兵占据京城、唐德宗出奔流亡期间,文臣武将逃亡、投敌者甚多,侍从宦官却无一人叛变,忠心耿耿,随驾扈从。唐德宗由此深信,只有神策军最为可靠,宦官最为可信。于是,决定把神策军交由宦官执掌。
神策军因护卫有功,得到唐德宗的特别器重,待遇十分优厚。鉴于神策军举足轻重,此后君王无不另眼相看,赋予诸多特权。从生活待遇看,神策军的给养三倍于其他军队,还有一些额外收入;每遇大赦或新皇帝登基,首先要犒劳神策军。从政治待遇看,神策军将吏有优先迁转升任的权力,甚至可以破格提拔。《资治通鉴》(卷246)记载:“(唐文宗)开成以来,神策将吏迁官,多不闻奏,直牒中书令覆奏施行,迁改殆无虚日。”《旧唐书书高瑀传》反映:“自大历以来,节制之除拜,多出禁军中尉。”这表明,禁军中尉(神策军主帅)可以决定节度使(潘镇大员)的任用;神策军将校若能贿赂中尉,就可以获得显赫高位。
由于神策军地位高待遇好,那些权贵富豪子弟便纷纷加入其中,有的为了获得军籍,甚至不惜重金行贿,于是一大批纨绔子弟充斥于神策军。与此同时,神策军也逐渐滑入蜕化变质的轨道。主帅中尉恃宠骄横,培植私党,擅权枉法;将校专横跋扈,侵害百姓,藐视官府,甚至放肆到辱骂朝廷命官、撕毁官府文书的地步;士兵纪律涣散,吃喝玩乐,不搞训练。穆宗以后,神策军很少出镇征战,京城驻军久无战事,多习“角抵、杂戏”,陪同皇帝游乐,或淘池造楼,营建宫阙。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大军攻破洛阳,直逼京城长安。危难之际,唐僖宗召见大将张承范,命他率领神策军迎击。当张承范征选弓箭手的时候,却令他大失所望,因为他发现神策军已是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资治通鉴》(卷254)如此描述:当时神策军军士几乎是清一色的长安富家子弟,他们都是通过贿赂宦官取得军籍的,享受优厚待遇,一个个衣着华丽,骑着高头大马,看上去神气十足,却从未经受过战阵考验;听说要开赴潼关作战,他们吓得抱头大哭,泪流满面。为了逃逸征战,他们又以重金雇佣别人来冒名顶替。这些冒名顶替的无非是贫困户或老弱病残,压根儿就没摸过兵器,实在不堪一击。于是,潼关很快被黄巢部队攻克,京城长安随即失陷,唐僖宗只好仓皇出逃。
此一时,彼一时,神策军虽然还叫神策军,可是没有当年那么神勇,眼睁睁看着京城沦陷,只是束手无策,再也不能力挽狂澜。经历了黄巢起义,大唐王朝再次元气大伤,苟延残喘二十余年,最终走向灭亡。当然,大唐帝国的衰亡,其实是诸多原因的结果,不是一支神策军所能挽救的。不过,神策军也是大唐帝国的缩影,其兴衰成败,关联着帝国的命运。
相关参考
徐树铮,江苏萧县人。秀才出身。北洋军阀皖系名将,文武双全,1905年被保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任段祺瑞部第六镇军事参议及第一军总参谋,是段琪瑞的得力助手。此人风流自赏,豪气干云,曾赋诗曰:
徐树铮,江苏萧县人。秀才出身。北洋军阀皖系名将,文武双全,1905年被保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任段祺瑞部第六镇军事参议及第一军总参谋,是段琪瑞的得力助手。此人风流自赏,豪气干云,曾赋诗曰:“购
徐树铮,江苏萧县人。秀才出身。北洋军阀皖系名将,文武双全,1905年被保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任段祺瑞部第六镇军事参议及第一军总参谋,是段琪瑞的得力助手。此人风流自赏,豪气干云,曾赋诗曰:“购
逃户,晚唐朝廷新税法下的牺牲品,大唐王朝自己培养出来的掘墓人
几界瞢农桑,凶年竟失乡。朽关生湿菌,倾屋照斜阳。雨水淹残臼,葵花压倒墙。明时岂致此,应自负苍苍。——《题逃户》.薛能晚唐逃户背井离乡,房屋坍塌而无人居住唐代薛能的这首《题逃户》,道尽了晚唐时期农民逃亡
第74军是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组建,由王耀武第51师(辖周志道151旅、李天霞153旅)和俞济时第58师(辖吴继光174旅、邱维达172旅,该师系国民政府警卫1旅扩编而成,是74军的骨干)合编而成
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70年的时间,在这70年里,我们奋起直追,从一个三流落后国家,发展成今天全球第二的超级大国,如此骄人的成绩,让每一位中国百姓心安,身处和平年代,我们能感受多元化经济的社会,感受轻松
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70年的时间,在这70年里,我们奋起直追,从一个三流落后国家,发展成今天全球第二的超级大国,如此骄人的成绩,让每一位中国百姓心安,身处和平年代,我们能感受多元化经济的社会,感受轻松
新一军最初由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和新编第二十二师组成。新三十八师在国民党军中是一支非同寻常的部队,它的前身是1932年组建的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总团,税警总团的装备在国民党军中堪称一流:清一色的美式
新一军最初由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和新编第二十二师组成。新三十八师在国民党军中是一支非同寻常的部队,它的前身是1932年组建的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总团,税警总团的装备在国民党军中堪称一流:清一色的美式
宋铁岩(1910—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原名孙肃先,字晓天,曾用名宋占祥等,1910年10月24日出生在吉林一个封建地主家庭。8岁入私塾读书。12岁入大绥河高等小学学习。19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