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作为刘备复仇的战役 其中水分有多少

Posted 战役

篇首语: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作为刘备复仇的战役 其中水分有多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作为刘备复仇的战役 其中水分有多少

讲的是关于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场战役——夷陵之战。三国时期的这三场战役都是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相比较其它两场战役,夷陵之战似乎并没有那么的出名,相传这场战役的导火线是刘备要给关羽复仇,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们一探究竟。

网络配图

孙权和刘备本身的恩仇不是很大,当初两人还为了结盟,孙权将他的妹妹孙夫人嫁给了刘备当老婆,但是是什么原因使得孙权和刘备结怨如此之深,需要爆发夷陵之战呢?原来是因为在公元219年,孙权袭击荆州,抓住了当时在荆州守城的关羽,并且为了以绝后患,直接下令将关羽斩首,刘备本身就是重情重义之人,关羽是他的拜把子兄弟,一起出生入死过,孙权杀了关羽就等于砍了刘备的左右手,你说刘备怎么可能放过孙权,简直是把孙权五马分尸的心都有了。

但是刘备还算沉得住气,一直等到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年号章武,同年,刘备为了夺回荆州并且为关羽报仇,率领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听说刘备要攻打荆州,当即求和,刘备不答应。作为当时已经是三国鼎立的状态,看到孙权和刘备两国开战,我们有理由相信曹丕当时是多么的开心和兴奋,坐收渔翁之利。

网络配图

根据历史的记载,当时的孙权有10万大军,刘备只有8万,以当时孙权和刘备的实力比较,想要立即估算出谁会胜利还是比较难的,孙权内心估计也是很忐忑的。陆逊是后来才上任的谋士,通过对双方的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进行了分析之后,对孙权说这时候刘备正处在锋锐时期,在加上兵力强大,求胜心切,如果与刘备正面交锋只有吃亏的份,需要暂时躲避刘备的进攻,之后在找准时机突破防守,于是孙权采取了陆逊的进谏之言,实施了战略退却,一直退到了夷道一线,然后驻扎在那里转而进入防御阶段,遏制蜀国的继续进攻,集中兵力,随时准备决战。其实,吴军之所以退到了夷道,主要的想法就是想要用数百里长的山地对刘备大军产生一定的局限性。

后来历史学家对这场战役刘备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做了研究,刘备当时还是太冲动了,天时:刘备攻打孙权的时候正处于酷暑,士兵的士气和力气都是在慢慢的衰弱。地利:蜀国选择的驻扎地区是在秘密的树林中,树林其实对于防御和进攻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对于人数上就处于劣势的蜀国没有任何优势。再说人和:刘备在出征之前并没有听诸葛亮、赵云以及马良的劝告,众人劝他不要驻军在树林中也不听,这样的冲动的决定对吴国是很好的机会,所以刘备的失败是必然的。

网络配图

在上文也说到了曹丕全程都在看吴国和蜀国两国在对打,等到吴国和蜀国打完夷陵之战之后,曹丕不出意料的在同年九月攻击吴国,但是好在陆逊之前就想到了这个结果,提前做了准备,魏国最终只有无功而返。看来坐收渔翁之利也不是那么好收的。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的损失有多损失

夷陵之战刘备的损失有多损失?四个军师只剩一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三国时期有三场举世瞩目的战役,一是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二是吴国与曹魏的赤壁之战,三是蜀国与吴国的夷陵之战,这三场战役每一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攻打东吴孙权最后败得到底有多惨

夷陵之战是以蜀汉刘备攻打东吴孙权,最终蜀汉刘备大败的经典战例,为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之后,是一场以积极防御,以逸待劳,最后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在双方的兵力投入上,真实的历史

历史军事 如果夷陵之战刘备胜利,三国历史会怎么样?

夷陵之战,作为三国时期三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之一,最终以刘备的失败告终,此后就是东吴与蜀汉联合共同对抗曹魏。当时的刘备,为了给关羽复仇,发动了这场战争,倾力一战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那么,如果历史改变,

历史军事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为什么非打不可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的最后一场,是当时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起的一场战斗。在刘备称帝后的三个月,他以为关羽报仇为由出兵伐吴。东吴不得不迎战,于是孙权立刻派出了陆逊。刘备打着复仇的旗号,士气正声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带上诸葛亮就能成功吗

夷陵之战刘备带上诸葛亮就能成功吗?诸葛亮在哪里?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夷陵之战,作为三国时代三大战役之一,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一样,不仅战役规模庞大,而且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场战役的结局相当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真的是为了关羽报仇吗?

夷陵之战,一般指的是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之后,对东吴孙权发动的一次战役。这一次的战役,名义上起因是关羽。孙权袭取荆州,当时镇守荆州的是关羽,而关羽因腹背受敌,终究不敌,兵败被擒杀。刘备正是打着这个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可以说是刘备时代的结束,经过这一次失败的战役后,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因此才有了白帝城托孤的事件。这一次的战役,刘备的对手不再是曹操,而算是自己的大舅哥孙权,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那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吗?双方兵力是多少?

提到夷陵之战,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三国时期蜀国与吴国之间的一场战役,蜀国在这其中的惨败,尤其是第二年主君刘备的死亡,都让人唏嘘不已。也有人知道,这又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可是也有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全面梳理回顾 揭秘刘备惨败的原因

夷陵之战,是三国的著名战役。关于夷陵之战的细节,大家还记得吗?夷陵之战中,刘备又一次痛失领土。如果不懂夷陵之战,那就不算读懂三国。今天,小编为大家重新梳理了夷陵之战的细节和各个阶段,夷陵之战,虽然历史

历史军事 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的失败方曹操刘备谁更惨?

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都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但是这两场战役对于败者来说影响却是天差地别。赤壁之战算是曹操统一北方后的第一次大败了,但是这场战役的地点并不在北方,所以就算是曹操输了也可以回到大本营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