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四场风帮助北魏打败了后燕几十万大军
Posted 慕容
篇首语: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四场风帮助北魏打败了后燕几十万大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四场风帮助北魏打败了后燕几十万大军
先秦苻坚兵败淝水之后,北方又重新陷入大范围的分崩离析的局势。鲜卑族慕容垂乘机建立后燕,经过与先秦、西燕等政权的搏杀,终于站稳了脚跟。公元395年,实力强大的后燕皇帝慕容垂命太子慕容宝、赵王慕容麟率领八万兵马攻打北魏,令范阳王慕容德、陈留王慕容绍带领一万八千骑兵作为后援。
第一场风
得知后燕来攻,拓跋珪想,后燕刚灭了西燕,士气正旺,不能轻敌。他将主力部队撤到包头一带,在黄河与燕军隔岸对峙,以避其锋芒。九月,燕军北渡,出师不利,渡河时忽起暴风,渡河不成,还有数十艘船被吹到北岸。魏军将吹过来的燕兵放了回去,以收买人心。有天,燕太子慕容宝带着几个士兵去观察地形,在一个山腰上,听到几声笛子响,一个牧童坐在牛背上,后面是匆匆赶路的一群百姓。牧童把百姓领出山口,用手向北一指,百姓们纷纷道谢。慕容宝一想,那些百姓都是燕国人打扮,心觉奇怪,就叫过来几个询问,其中一个老头回答说,我们都是燕国人,因先皇驾崩,太子出征,国中无人即位,国内大乱,我等怕被牵连,结伴逃难来到这里。
慕容宝大惊,压根没想到这些百姓是北魏士兵装扮的。为了能顺利地坐上父亲的那个位置,慕容宝也不勘察地形了,马上回到军营,将赵王慕容麟找来,告诉他父皇病死,要赶快回去。当天下午,先皇驾崩的消息就在营中传开了,大家都信了拓跋珪的计谋。傍晚时分,慕容宝下令撤兵。十月二十五日,燕军烧掉了渡河的全部船只,结束了这次并不顺利的征程。
第二场风
慕容宝撤退的时候并没有留下部队阻击和防范北魏军。他认为黄河就是后燕人阻击北魏军的最有力武器,北魏人一时是无法筹集如此多的船只以供大军渡江的。谁知道燕军刚拔营,突然乌云密布,寒风怒号,大雪纷飞,道路被封,燕军撤退速度慢了下来。几个时辰后,黄河结冰,拓跋珪亲率两万铁骑准备渡河,追击燕军,部将劝他说,黄河刚冰封,还不坚固,经不起两万兵马,万一碎裂,就坏事了,还是再等等吧。“不能等,中原归燕还是归魏,就在这生死一战,必须把握住这次机会。我先过河,如果没有意外,你们就跟过来,能过多少是多少。”说完,双腿一夹,冲上冰面,转眼就到了对岸,紧接着,两万骑兵先后奔过,向燕军追赶而去。
燕军疏于防备,一边行军一边打猎。三天后,魏军在参合陂西面追上了燕军的主力,拓跋珪在参合陂出生,对环境很熟悉。趁着夜色,魏军悄悄登山,准备隔天奇袭燕军,第二天凌晨,拓跋珪一声令下,两万骑兵踊跃呼喊冲下山去。燕军抬头一看,魏军犹如天降,立刻惊得魂飞魄散,众军无心打斗,争相逃命。这次战役,燕军死伤三万多人,其余四万多人全部投降。太子慕容宝单骑脱逃,陈留王慕容绍被杀,丢弃的“兵甲粮货以巨万计”。拓跋珪又听从了北魏中部大人王建的建议,坑杀了所有的俘虏。隔年,慕容垂又亲率几十万大军再次伐魏,声势浩大,来势汹汹。拓跋珪见此情形,思虑再三决定再次将主力北撤,避到山林,养精蓄锐,伺机而动。燕军先拿下了平城,打开了西进北上的门户,军心大振。此时的慕容垂已不满足于城池的争夺,只想着找到魏军的主力,将其消灭。
第三场风
就在拓跋珪打算逃命之时,历史又出现了让人诧异的一面。慕容垂在经过参合陂的时候,看见那里尸骸堆积如山,就摆下香案为死难者祭奠,燕军将士放声恸哭,哭声震天动地。一阵阴风袭来,隐约悲惨的哀号夹在风中回响。慕容垂既惭愧又愤怒,目睹此情此景而心头一震热血喷口而出,就此一病不起。太子慕容宝等前军闻知都从前方撤回。叛逃的燕军传播着:“垂已死,舆尸在军。”慕容垂在平城停了十天,病情加重,只得撤军。夏四月癸未,病逝于上谷的沮阳,太子慕容宝不敢即时发丧,直至回到中山才发丧敛殡。然后慕容宝即位。这次北伐并未能挽回燕国军事上的颓势。
397年2月,拓跋珪进攻后燕信都而屯军扬城,突然接到消息,并州监军丑提率领所部兵马回国发动叛乱,于是就派国相涉延向后燕求和,并且准备让自己的弟弟为质;而慕容宝听说了魏国内乱便不同意拓跋珪的求和,并想乘机一举消灭北魏。慕容宝立即征发步卒十二万、骑兵三万七千,与北魏的军队夹滹沱河而对阵。一天晚上,慕容宝率大军悄悄地度过河,然后组织一万多人的敢死队偷袭魏军大营,这些“募兵”借风纵火,在魏军大乱之时一鼓作气攻击魏军,魏军大乱,拓跋珪在睡梦之中,慌忙地赤着个脚就逃出中军大帐,后燕将军乞特真等一百多人冲到拓跋珪的大帐,也只得到拓跋珪没来得及穿的衣服与皮靴。
第四场风
按照导演的正常安排,慕容宝大军就很有可能打败魏军,甚至活捉拓跋珪。但也就在此时,突然刮起了沙尘暴,这些敢死队员们因为分不清敌我,开始互相砍杀与对射。幸运地逃到营外的拓跋珪看见这种情况,就立即不失时机地“击鼓收众”,迅速组织起北魏大军,以最快地速度向燕军发起反击,结果敢死队大败而归。两军再次对垒,慕容宝还在回味昨夜那差点成功的袭击,而士兵们已经都认为燕兵必败,不然的话怎么连老天都在帮助魏军呢!于是士气低落,慕容宝也只好班师回朝;但拓跋珪不愿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战机,一路追击燕军,一路屡败燕军。慕容宝惊惧之下,抛弃了大军,只率领着二万骑兵退逃。397年的那个春天又异常寒冷,燕军“冻死者相枕”。此一战,后燕已是大势已去了!公元407年,后燕灭亡。拓跋珪统一中原。
相关参考
北魏皇始元年(后燕永康元年,396年)八月至三年正月,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北魏主拓跋珪率大军南下,攻占燕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大败后燕的战争。 魏、燕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之
北魏皇始元年(后燕永康元年,396年)八月至三年正月,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北魏主拓跋珪率大军南下,攻占燕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大败后燕的战争。 魏、燕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之
说起陈庆之此人大家应该有所了解,这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著名将领,其一生颇为传奇,陈庆之每次作战都是以绝对劣势的兵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在其中一次作战中,陈庆之仅率领八千人马就大胜北魏
著名的参合陂之战中,国力弱于后燕的北魏是如何赢过华北第一强国后燕的呢?北魏和后燕是两个同时建国的国家,初期,北魏实力远弱于后燕。北魏后燕常有烟亲,后燕国主慕容垂是北魏国主拓跋珪的舅舅。后燕屡次帮助北魏
著名的参合陂之战中,国力弱于后燕的北魏是如何赢过华北第一强国后燕的呢?北魏和后燕是两个同时建国的国家,初期,北魏实力远弱于后燕。北魏后燕常有烟亲,后燕国主慕容垂是北魏国主拓跋珪的舅舅。后燕屡次帮助北魏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上一位以文治武功著称的皇帝,在唐朝建立前后他为其父李渊建立了赫赫战功其一生战绩辉煌可以说是鲜有败绩。然而在唐朝刚刚建国不久的时候李世民却吃了一次大败仗,那么击败李世民的是何方神圣?
历史人物 这个部落只有20万人口,为什么能打败大明的几十万大军呢
1368年,40岁的朱元璋推翻元朝称帝,国号大明,中国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由此诞生。元朝败退以后,退守到近塞地区,但仍自称“元”,史书称为“北元”。元惠宗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溃。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其实三国之中,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