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这个部落只有20万人口,为什么能打败大明的几十万大军呢

Posted 鞑靼

篇首语: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这个部落只有20万人口,为什么能打败大明的几十万大军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这个部落只有20万人口,为什么能打败大明的几十万大军呢

1368年,40岁的朱元璋推翻元朝称帝,国号大明,中国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由此诞生。元朝败退以后,退守到近塞地区,但仍自称“元”,史书称为“北元”。元惠宗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溃。元朝残余势力虽由此日渐衰弱,但在北方近塞若干要地仍在其控制下。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明朝统治者决定肃清元朝残余势力。于是,从洪武三年开始,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了二十多年的八征蒙古。最终朱元璋扫清残敌,凯旋而归。> >由于长期的征战以及优秀将领辈出,所以这一时期是明朝军事实力的鼎盛时期。但是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明朝始终无法将其彻底歼灭。到永乐初年,蒙古已经分为鞑靼和瓦剌两大部落,双方争斗不止,明朝国内刚刚经过靖难之役,不宜再大动干戈。于是明廷与瓦剌互相遣使修好;而鞑靼不仅杀掉明朝使者,并在明边境烧杀抢掠。明成祖遂拜淇国公丘福为帅,帅大军十万北征鞑靼。后明军陷入重围,全军覆没。明成祖大怒,决定御驾亲征,北征鞑靼。这就是日后所说的“明成祖五次亲征蒙古之战”。> >但是朱棣的御驾亲征,对北征没有太大作用。首先路途遥远,劳师动众,战斗力必然会下降;其次,论单打独斗能力,显然是游牧民族更胜一筹;最后,游牧民族的分散性、机动性很强,一旦势头不对,转身就跑,使明军找不到其主力位置,更谈不上决战将其消灭。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统领的30万大军在漠北荒原上漂了三个月,居然没打到一个被虏敌人。>总体上来说,明成祖的五次北征投入与收获不成正比。每次动辄几十万的部队,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每次取得成果都不大,至少蒙古部落还好好的存在着。>班师回朝以后,朱棣转变策略,首先做出一个决定,就是迁都北京。并在北部边境设立军事重镇,按顺序进行设立。由此,明朝的作战方向由进攻转为防守。此后,大明便陷入被动的位置。当然明军的战斗力还是要肯定的,多年的征战历练出一大批优秀将领,铸就了一支虎狼之师,并且当时还建立了一支水上力量。>明朝初期,多年战乱造成了大量荒闲土地,经济凋敝,指望百姓去供养庞大的军队是不可能的,于是朱元璋创立了卫所制度。士兵自耕种自收获,吃饭问题自己解决。朱元璋曾说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明朝中期,军屯制度遭到破坏,卫所官开始侵占田地,很多下层军士无寸地可耕,妻子冻馁,人不聊生。监察制度的松懈使得大量将领吃空饷,瞒报户口,10万的户数上报100万,90万流进了他们自己的口袋。> >因此,所谓的200万大军,实际上只有20万,打不过敌人的20万人也很正常。>嘉靖年间,蒙古俺答汗部迅速崛起。他多次遣使要求明朝开放边境贸易未果,后率大军兵临北京,以武力相威胁明朝政府开放边境贸易,这就是著名的“庚戌之变”。嘉靖三十年,明朝被迫开放宣府、大同等地与其部落进行马匹交易。后明朝政府封俺答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就是这样一个区区20万人的小部落,不断用武力地挑战着明朝政府的底线,但大明却毫无办法。战争是检阅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最直接方式,号称200万军队的大明居然对蒙古一个小小的部落束手无策,值得我们深思玩味。

相关参考

曹操是如何打败孙权的十万大军的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

曹操是用什么锦囊妙计打败孙权十万大军的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

曹操如何凭一条锦囊妙计打败了孙权十万大军?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

曹操如何凭一条锦囊妙计就打败孙权的十万大军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

曹操如何凭一条锦囊妙计就打败孙权的十万大军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

薛延陀有二十万大军,为何李世勣用六千骑兵就能取胜

薛延陀部落是漠北铁勒诸部中最为强大的一支,他们的祖先是匈奴人。隋末,突厥强大后,包括薛延陀在内的铁勒诸部归附于突厥。贞观初年,东突厥颉利可汗倒行逆施,薛延陀部在首领乙失夷男的率领下自立为汗国。唐太宗李

神奇的黑头雕

 清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在起兵之初只有十三副盔甲全部落人口也不足二十万但是就凭着这点家底努尔哈赤开创了百年基业为子孙入关取代大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说这一切的所得都与黑头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万历年间努

曹操八十万大军有多少水分?汉末至三国总人口减少了70%

  赤壁之战,曹操号称自己有80万大军,但最后却惨败给了吴蜀联军。当时刘备和孙权的兵力要远少于曹操,就算有机会以少胜多,但兵力上的差距还是太悬殊。所以曹操这80万大军肯定掺杂了不少水分在里面,从汉末到

一代奸雄曹操一条锦囊妙计打败孙权十万大军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其后第二年,孙刘在荆州火拼,曹操乘机占领了汉中。刘备妥协后送给孙权三郡,自己率军回师同曹操争夺汉中。孙权在同

曹操如何凭一条锦囊妙计打败了孙权十万大军?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