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为什么甲午战争对日本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

Posted 战争

篇首语: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为什么甲午战争对日本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为什么甲午战争对日本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

120年前的那场战争,日本叫日清战争,中国叫甲午战争。日本人以地缘命名,用地缘来承受历史之重。中国人以年轮命名,用时间来承受历史之重。看似无甚意味的命名,但还是显露了一种心情一种姿态,一个强调永志不忘性。60年一个轮回,只要是甲午年,就必然会想起那场战争。甲午这个概念,在中国指向的是历史记忆。一个是已经发生,不值再提。因为从地缘政治来看,“清朝”早已成了历史名词,“日清”这个概念也成过去式。在这里历史记忆不再亮眼。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获得了进一步“脱亚入欧”的信心,发展工业和教育的资金,乃至军国主义海外扩张的野心。同时,也更加蔑视中国,制定出一系列灭亡中国的计划。由此而引发后来大规模的侵华和中国全民族的抗战,直至日本最后的战败投降。由此构成两国极为错综的关系,和民族记忆中的复杂基因。

日本人曾把甲午战争称之为是用“国运相赌”的一场战争。也即是说国家命运在此一举——这无疑也是一种国家意识。据《日清战争实记》记载,当时就连社会地位最卑微的日本妓女,也捐钱捐物资助国家战争。而当时的清朝就很难说有一种自主的国家意识了,有的只是一群没有凝聚力的无用民众罢了。

司马辽太郎在《坂上之云》的历史小说中这样写甲午战争:“胜利的最大要因不在日军。而是那个时候的中国人,为国家而死的观念基本没有。

中国真正开始重新找回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观念是在五四运动中的新文化运动,但此时距甲午战争已经是25年了,是不断地在救亡中启蒙民众。后来不幸的是救亡又压倒了启蒙,启蒙也就半途而止。这样来看,就国民的国家意识而言,中国比日本至少晚了半个世纪。

甲午战争的失败,日本逼迫清政府割让台湾并从清朝手中接掌了朝鲜的权力,势力直达中国东北,老大帝国的形象轰然倒塌,日本则一跃而成为新兴帝国。正所谓攻守之势易转。几乎是一夜之间,中华帝国在日本积攒千年的尊敬和崇拜被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厌恶与鄙夷。

亚洲的秩序从此开始重建,在日本人的眼里,甲午战争只是一场与弱者的战争,根本不足挂齿,哪怕赢了也没有荣耀。他们更重视与当时强大的俄罗斯之间的日俄战争,这是一场与强国之间的战争,日俄战争的记忆,至今还停留在他们的脑海里。

无论是当时的日本历史学家或者作家,都已经开始轻视甚至蔑视中国。著名的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在当时也把中国人称之为“支那佬”,并且毫无顾忌。如他在1906年写《片断》一文,嘲讽孔子的另一面是“盗炻行盗,这就是支那人”。日本人这种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后的认知转向,它的背景之一就是急于对霸权易手作系谱上和心情上的修复。所以我们说甲午战争对中国来说是永远的痛,对于日本而言只是一个历史记忆,其中的逻辑也就在这里。

相关参考

为什么英国很多历史课本对鸦片战争只字不提

作者:霍小山鸦片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记忆深处的伤疤。可对于英国人来说,鸦片战争无关痛痒,英国很多中学历史课对鸦片战争依然「”只字不提”,许多英国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鸦片战争。对英国人来说,谈到帝国主义

历史军事 117万不堪一战

  清朝陆军117万,为何在日本人眼里不值一提?  甲午战前,日本当局对清国内部军事、政治及民情等状况之调查,已相当细致,故对其战力,亦有相当客观之评估。譬如,日本参谋本部第二局长(管西局)小川又次,

历史军事 117万不堪一战

  清朝陆军117万,为何在日本人眼里不值一提?  甲午战前,日本当局对清国内部军事、政治及民情等状况之调查,已相当细致,故对其战力,亦有相当客观之评估。譬如,日本参谋本部第二局长(管西局)小川又次,

历史秘闻 日议员对韩国发出战争威胁,真开打韩军有胜算吗

笔者认为,日韩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极低,而日本对韩国动手的可能性则根本就是零。日本是二战战败国,而日本至今没有正常化,军事力量只能以自卫队的形式存在。相比之下,德国虽然也是战败国,可人家德国的国防实力

日议员对韩国发出战争威胁,真开打韩军有胜算吗

笔者认为,日韩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极低,而日本对韩国动手的可能性则根本就是零。日本是二战战败国,而日本至今没有正常化,军事力量只能以自卫队的形式存在。相比之下,德国虽然也是战败国,可人家德国的国防实力

历史秘闻 这个人要是不死,小日本根本不敢入侵我国,抗日估计有他就够了

大家都知道,我国经历了整整14年的时间,才将日军从我国彻底的赶出去,整个二战的时间都没有我国抗日战争的时间长。可以说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痛苦的时期。因为日本当时的武器比我国要先进很多,而且日军

值得重温的国产战争片经典,《大决战》场面宏大但也不放过细节

文|周渝战争刚刚打了两年,形势发展对蒋介石愈来愈加不利,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力量对比悬殊的距离大大缩小了,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因势利导,把军事攻势引向就地歼灭敌人重兵集团的战略决战。从1948年9

历史军事 不只是活埋?古代战争坑杀战俘还有另一个意思

在古代战争史上,大家对长平之战应该不会陌生。战国末期,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一带进行战略决战。长平之战从根本上削弱了秦国的的强劲对手赵国,也给其他诸侯国以极大的武力震慑。传统说法是,赵国战死者5万,投降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对明王朝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

万历年间的这场抗倭援朝战争,明朝不惜以亡国为代价,倾尽了举国之力来抗击倭寇,出兵帮助朝鲜来驱除日本侵略者,打击日本倭寇的侵略野心,最终将倭寇驱除。也正由于这场战争的失利,日本不但停滞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117万不堪一战! 甲午前日军如何评估清朝战力

清朝陆军117万,为何在日本人眼里不值一提?甲午战前,日本当局对清国内部军事、政治及民情等状况之调查,已相当细致,故对其战力,亦有相当客观之评估。譬如,日本参谋本部第二局长(管西局)小川又次,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