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万不堪一战! 甲午前日军如何评估清朝战力

Posted 清朝

篇首语: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17万不堪一战! 甲午前日军如何评估清朝战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17万不堪一战! 甲午前日军如何评估清朝战力

清朝陆军117万,为何在日本人眼里不值一提?

甲午战前,日本当局对清国内部军事、政治及民情等状况之调查,已相当细致,故对其战力,亦有相当客观之评估。譬如,日本参谋本部第二局长(管西局)小川又次,1879年曾被派往中国大陆,从事谍报侦查,明治二十年(1887)向当局提交了《征讨清国策案》。该《策案》对清国内部弊端之切中,今日读来,犹使人冷汗涔涔。

一、 《策案》认为清国陆军有名无实,不堪一战

《策案》开篇即谓:所谓“我乃东洋小国,财源不富,……宜敦厚信义、避免干戈”之类的见解很荒谬,现今世界乃“优胜劣败弱肉强食之时”,希望当局能够“自本年开始,以五年为期进行准备,时机到来,则(对清国)加以攻击。”

对清廷的陆军实力,《策案》如此评估:“八旗兵大约三十万人;绿营兵大约四十七万人。此两者之内,练军约十万人。蒙古兵大约十万人。勇兵大约三十万人。合计大约一百一十七万人。”

其中,防勇、练军四十万人,战斗力较强,但“由各省总督、巡抚分而辖之”,“教育之法各不相同”,虽然多聘请外国教练,但“可惜者,并非举而全然委任于外国教师,而是采用半洋、半清式之战术”,非但无益,徒生烦杂;“更为可怜者,乃是将校为文官,虽有武官,但也一概不知兵学为何物,皆是惟有利己之谋”;何况,“以此四十万之兵员,布于我十倍之土地面积,特别是道路粗糙恶劣,交通甚为不便,故而假令一方有事,也难以直接调遣邻省之兵。”

至于余下的七十七万军队——朝廷之八旗,地方镇台之绿营,皆是“携带家眷之兵”,其薪饷本极有限,且“长发贼大乱以来,……又减少官兵俸禄钱粮”,已到了“不从事贱业,则不足以糊口”的程度,“今查清国军备金额,大约七千五百余万圆”,数额虽大,“但用于八旗、绿营者,恰如救助贫民”,仅算勉强养活,至于军备训练,完全无从谈起,“实乃有名无实之兵员”——虽然中法战争后,鉴于地方勇兵坐大,而八旗衰败已久,清廷为维护其满人统治,曾命地方“减少防勇人数,每年节省二三十万两,以充作训练八旗兵之费用”,但这种以弱易强的做法,反使其实力“又有几分退步”。

二、对海军的评估是:虽有进步,但仍属虚势眩惑

对清廷的海军实力,《策案》评估称:近年虽有进步,且时常“唤起世人瞩目”,但“就其真正实力而论”,不过“虚势眩惑”。理由是:“清国海军数十只军舰中,能够用于海战者,不过只有北洋之五只,南洋之四只。以此九只军舰之威力,与本邦军舰威力相比,虽然北洋之五只军舰与我浪速、高千穗、筑紫、扶桑、金刚五舰;南洋之四只军舰与我比睿、海门、天城、盘程四舰相同”,但“清国之海军,从舰长至士官人员,概为乏于学术”,故仰赖洋人甚多,且“清国水师所辖不同,经常相互不能应援,(法国)炮击福州之际,有其他水师救助者乎?后来再三督责,也仅从南洋出动五只军舰,且在途中空为踌躇,最终招致石浦之耻。”

对清廷的整体军事实力,《策案》的总结是:“近来虽然虚张声势,频繁谋求扩张军备。但尚未达到杜绝百弊之源、布设铁路、采用义务兵役之日,决不能称作真正之强国”——换言之,清廷之军事,在硬件(布设铁路)与软件(义务兵役)两个层面,皆尚未能实现近代化。

三、该策案时隔七年之后,对清廷仍然适用,尤使人喟叹

《策案》同样还注意到:这种“未近代化”的弊病,遍布清廷的方方面面。如其财政:“清国岁入总计一亿二千五百万圆有余。……拥有本邦十倍面积、人口之大国,其岁入不足本邦一倍,其财政困难可想而知。”

当然,最要命的是清廷缺乏近代国家必备的立国精神。《策案》称:“国之基本,不只兵器精良和国内富饶。最为必要者,在于忠君爱国之热情如何。”“忠君”一节,乃是日人“天皇”体制下的自诩之辞,与近代化并无关系,小川又次对此也明白:“清国若为纯然之共和政治,即便缺乏忠君精神,但有富于爱国精神之义勇,在一朝有事之际,人心亦可以奋然于此”,可惜的是,“今日清国之人民,……乃无智愚昧之人民”,“不知爱国为何物”。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评估,乃是基于相当细致的调查。如《策案》所提供的清廷防勇、练军的具体兵力数据表,即显示其调查具体到每一省份,始总计得出431400人之总数,清廷当日也未必有这样精确的数据。而《征讨清国策案》,不过是日军发动甲午战争前诸多调查报告与建策方案中,较突出的一份而已。尤为使人喟叹的是:这份《策案》,时隔7年之后,对清廷仍然适用。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117万不堪一战

  清朝陆军117万,为何在日本人眼里不值一提?  甲午战前,日本当局对清国内部军事、政治及民情等状况之调查,已相当细致,故对其战力,亦有相当客观之评估。譬如,日本参谋本部第二局长(管西局)小川又次,

甲午战争,日本海军装备战力分析

甲午战争,日本海军装备战力分析在甲午战争爆发的1894年7月,日本海军共有大型军舰31艘,鱼雷艇23艘(另有3艘已经下水,正在舾装),舰籍分属横须贺、吴、佐世保镇守府,总数多于北洋海军。按照当时日本海

甲午战争前日在华间谍活动竟猖獗至如此地步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爆发,8月31日李鸿章给德璀琳写了一封信,揭露日本间谍在天津及沿海侦探军情活动,饬令协同“严拿送究勿贷”。现将文字录下:札津海关德税务司。札饬事,照得中日开战以后,倭人

历史秘闻 甲午战争前日在华间谍活动竟猖獗至如此地步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爆发,8月31日李鸿章给德璀琳写了一封信,揭露日本间谍在天津及沿海侦探军情活动,饬令协同“严拿送究勿贷”。现将文字录下:札津海关德税务司。札饬事,照得中日开战以后,倭人

王牌八旗军成就清军入关 明清王朝的战力对比

1644年,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三支不同的政治力量:没落的明朝、攻占北京的李自成农民军和关外正在崛起的清朝。对于这段历史,今天人们谈论的焦点大多是吴三桂献城,因为明朝末期唯一能抵抗清朝八旗兵锋的只

清朝对日军战斗力的认知荒唐稍为靠谱

  甲午120周年系列策划之第02期。>  李鸿章对日军战力认知稍为靠谱,但了解亦相当有限  甲午120周年系列策划之第02期。  李鸿章对日军战力认知稍为靠谱,但了解亦相当有限>  如前期所述,距甲

清朝军事的改革 后甲午时代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朝军队在海陆两个战场都遭遇惨重的军事失败。在海上,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最终以全军覆没而结束。在陆上,起家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的湘军、淮军等也不堪一击。战争的失败有多重原因,

一战英军战力最强的军队,不是皇家海军,是这支饱受歧视的志愿军

要说一战英军最强的部队,既不是本土的陆军,更不是所谓的皇家海军,更不可能是什么印度军团黑人军团,而是这支本土的志愿军——爱尔兰志愿兵。爱尔兰志愿军不仅战斗勇敢,而且战斗出色。英国的许多军事纪录都是由爱

第二章 突发难,丰岛炮声_甲午战争清朝的武器装备到底如何

>  清军的战斗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真的是与武器的装备数量有关吗?>>  甲午战争中的枪支>>  甲午战争前后是步枪发展换代的关键时期,各种新的步枪设计纷纷问世。甲午战争前,清朝军队装备有当时世界闻名

申万历史数据

1.申银万国的发展历史万国公司担任上海石化的中国财务顾问,这是中国证券公司在国际承销团中第一次担任财务顾问。●1993年,万国公司经长城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和中国诚信证券评估公司分别评估信用等级为“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