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远征军的悲壮历史应为海峡两岸铭记
Posted 远征军
篇首语:停下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远征军的悲壮历史应为海峡两岸铭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远征军的悲壮历史应为海峡两岸铭记
“中国远征军书写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悲壮而伟大的一页,这段历史应为两岸所共同纪念铭记。”中国远征军名将郑洞国之孙、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郑建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郑洞国是国民党抗日名将,黄埔军校一期生,曾历经东征北伐,参加过长城古北口战役、台儿庄大捷、昆仑关战役,1991年去世。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已经过去了七十余年,大陆各界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纪念仪式。长年推动两岸交流的郑建邦说,曾在台湾接触过一些中国远征军的老兵,“每次都铭感五内。老兵们在世的越来越少,民进党执政时期又大搞‘去中国化’,如今岛内能够记住、尊重这段历史的人也不多了。”
2003年,台北动物园里86岁的“林旺爷爷”去世,它是伴随过远征军的最后一头大象。而奔赴过印缅战场的老兵,如今最年轻的也有80岁了。
这些老兵们有一些是郑洞国的部下,他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当年郑将军指挥的奇袭密支那战役。这场战役摧毁了日军在缅北最后的战略重镇,使日军缅北防御体系从此土崩瓦解。郑洞国时任中国远征军新一军军长,后兼任驻印军副总指挥。
郑建邦说,祖父1943年参加中国远征军被派往印度担任新一军军长,同时在军事部署上还要归中国远征军总指挥、中缅印战区盟军总参谋长史迪威指挥。“既要维系好中美同盟关系以共同作战,又要维护国家尊严,对一些大国沙文主义的行径予以制止回击。可以说这段军旅生涯,是他一生中最辉煌也是最曲折的。”
时值全国两会召开期间,郑建邦提出提案,希望能恢复重建在广州白云山脚的中国远征军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
郑建邦说,民革中央今年也根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在政协大会发言中提出“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推动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
“回顾远征军的历史,再联想到今天两岸关系已经步入了和平发展的轨道。我也希望两岸军人可以从纪念远征军的契机为切入点,就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接触与交流,形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为基本的更多共识。”他说。
相关参考
1942年1月,英国请求中国方面派遣远征军赴缅甸协同英军对日作战。为保卫滇缅公路,中国方面同意英方请求,由杜聿明、廖耀湘、戴安澜等率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协同英军对日作战。部队中有一部分女兵,她们告别自己
远征军野人山最悲壮事件,1500多名伤员自焚牺牲,老兵回忆大哭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军太平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为了掠夺急需的战争物资,日军开辟了东南亚战场,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占领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
1.4月五年级中队活动——铭记红色历史共创金色未来活动方案,急《铭记红色历史共创金色未来》一、活动目的:1、促进每个少先队员了解中华民族长征胜利的悲壮历史,承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
中国远征军简介:中国远征军是一个悲壮而伟大的历史名字,也是中华儿女用热血染红的光荣称谓。她与中国抗战历史关联,也与缅甸抗击外族侵略的历史相关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缅甸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唐朝中期时曾爆发一场著名的叛乱——安史之乱。在这场叛乱中,唐玄宗都仓皇出逃了,却有地方军站了出来,保家卫国抵抗叛乱,这个人就是张巡。这一战被称之为睢阳之战,以其六千人抵抗十三万人的战绩被称之为大唐最悲
唐朝中期时曾爆发一场著名的叛乱——安史之乱。在这场叛乱中,唐玄宗都仓皇出逃了,却有地方军站了出来,保家卫国抵抗叛乱,这个人就是张巡。这一战被称之为睢阳之战,以其六千人抵抗十三万人的战绩被称之为大唐最悲
历史军事 唐朝最悲壮的一战士兵坚守国土42年,头发花白冲向敌军
历史上有一场最悲壮的战争,数千名将士背井离乡,坚守国土42年,最后头发花白与十万敌军厮杀,以身殉国。战争总是要有伤亡的,这一点而言,没有哪一场战争是能够摆脱的宿命了。而要说到最悲壮的战争的话,大家心中
如今在任何一本中学历史教科书中,都会提到1588年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那就是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却被英国海军打得全军覆灭,英国由此开始海上霸权,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康庄大道,而西班牙则由盛转衰。接下来一
“宁海”、“平海”两舰被炸沉后,“逸仙”舰改作旗舰。9月25日上午,日军出动9架飞机对它进行猛烈轰炸。“逸仙”舰用仅剩的99枚空炸榴弹进行还击。令人称奇的是,舰首150毫米主炮还击落了两架敌机。不过该
导读:家境贫寒,从小历经艰辛。生逢乱世,慨然投军,从小小的传令兵做起,锐意进取,多次获上司提拔,至北伐前夕,已是张宗昌麾下的年轻旅长。北伐期间,蒋部曾遭到黄的顽强阻击,损失惨重,黄强悍的打法引起蒋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