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为抗战创作过什么过剧目

Posted 戏剧

篇首语: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为抗战创作过什么过剧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为抗战创作过什么过剧目

1936年,曹禺应国立剧专校长余上沅之邀,来到南京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寇轰炸南京,学校奉命转移。8月剧专西迁长沙时,曹禺因哥哥万家修病故而回天津,遭到日本特务的追踪,他遂化装成商人,乘英国太古公司轮船,绕道香港经武汉,再转长沙回到学校。12月11日,曹禺听徐特立讲演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对徐老讲的“抗战必胜,日本必败”甚为感动。

后友人告知,延安方面欢迎茅盾、巴金、曹禺、沈从文等作家去延安。沈从文由武汉赴长沙,与曹禺同去八路军驻湘办事处,拜访徐特立,商谈去延安事宜。后来,由于日军空袭越来越频繁,剧专又奉命向大后方转移,此事未能成行。1938年年初开始,剧专辗转迁徙宜昌、万县、重庆、江安等地。

在八年的流亡迁徙中,学校把教学和抗战救亡紧密结合起来。曹禺与剧专的师生们组织起“战时巡回公演剧团”,每到一地,曹禺总是亲自把锣拿上,招呼同学,招呼群众,高唱抗日歌曲,

演出抗战救亡戏剧,唤起民众的抗战热情。在湘、鄂、川等地的街头广场,他们演出了《流亡者之歌》《放下你的鞭子》《疯了的母亲》《觉悟》等街头抗战剧。当时许多报社的记者对演出跟踪报道,1937年10月3日,《大公报》报道“国立剧专学校巡回公演剧团演员愤慨倭寇残暴,沿街演唱,一时观众如山,肃然感奋”。

在条件恶劣的流亡办学中,他们还组织“战时戏剧讲座”,曹禺总是第一讲。他们一般上午上课,下午排戏,晚上演出,课余时间就用自编的小节目去慰问受伤的抗战将士。

曹禺与宋之的合作改编的抗战第一部大戏《全民总动员》于1938年10月完成,曹禺写了剧中的第三幕,10月29日在重庆国泰戏院公演,轰动山城。导演团由张道藩、余上沅、曹禺、宋之的、沈西苓、应云卫组成,他们和演员白杨、赵丹、江村、张瑞芳、舒绣文、凌琯如、魏鹤龄等饰演了剧中的角色。演出后,应云卫对曹禺的表演赞叹不已:“毕竟是万家宝,老经验,连一点子戏总被挤足了出来,抓得住观众。”

1939年4月,日机大肆轰炸重庆,剧专又疏散迁至江安。在这里,曹禺将构思已久的抗战大戏《蜕变》,用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完成了,演出引起轰动。曹禺说,此剧的关键“是我们民族在抗战中一种‘蜕’旧‘变’新的气象”。

有一次演出,蒋介石也来看,之后传下话来,《蜕变》停演,原因是结尾丁大夫挥动着小伤员送她的红肚兜与伤员告别,就像一面红旗在台上招展,还有就是丁大夫之子丁昌伤愈重上前线,唱了《游击队歌》。于是,张道藩被叫去训斥了一顿。一位国民党宣传大员希望曹禺改动一下,曹禺说“写戏还是我们内行,这样的事还是让我们自己来搞吧”,拒绝了修改。由于蒋介石的干涉,《蜕变》一度遭禁,但迫于舆论压力,后又不得不开禁。

此外,抗战时期曹禺还创作、改编、参演了大量适应抗战和教学需要的小戏剧和活报剧,创作了经典剧作《北京人》,并将巴金小说《家》改编成戏剧。

相关参考

洪昇的戏剧《长生殿》有何艺术特点?

《长生殿》,汉族戏曲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清初洪昇创作,共二卷,五十出。历十余年始成。这部剧本以宫廷生活为主线,穿插社会政治的演变,情节跌宕起伏,有几个高潮。并让苏州音乐家徐麟帮助他严格地

《四郎探母》谁创作的一共几折

《四郎探母》的故事取材于《杨家将演义》及民间故事,是京剧形成初期产生的一个剧目。其具体的创作者一直不详,该剧一共十二场。第一场坐宫;第二场盗令;第三场别宫;第四场出关;第六场巡营;第七场见弟;第八场见

清初剧作家洪昇的代表作 戏剧《长生殿》简介

《长生殿》,汉族戏曲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清初洪昇创作,共二卷,五十出。历十余年始成。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

保卫黄河创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鉴赏创作背景: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例。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

清初剧作家洪昇的代表作 戏剧《长生殿》简介

...汉族戏曲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清初洪昇创作,共二卷,五十出。历十余年始成。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

历史军事 改变青海抗战的历史轨迹

岁月悠悠,沧桑巨变。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在此之际,回顾抗战时期被日寇疯狂轰炸的西宁古城,历历在目。沉思历史,总结教训,对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早日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

京剧《玉堂春》作为中国戏曲中流传最广剧目之一,它的源流在何处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胡一舟。>《玉堂春》是京剧一出名戏,梅程尚荀张各派名家都曾有过精彩演绎,尤其是其中《苏三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一折更是与《

历史军事 河南老兵抗战中负伤眼瞎耳聋:现住五六平米车库

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常州抗战老兵协会会长王昌年的带领下走遍常州为抗战老兵们颁发“民族英雄”奖章。■老兵讲述当年抗战与当下抗日神剧完全两回事令敌寇魂飞丧胆的河南老兵谢玉松生活在武进区。老人在一次战

历史军事 八年全面抗战 国军中表现最好的竟然是杂牌军

几乎从创建开始,国民党军队就分为了嫡系军和杂牌军。所谓嫡系军,就是以黄埔军校为家底的中央军——这是蒋介石赖以起家的命根子。所谓杂牌军,就是嫡系军以外、但是又隶属于国民党军队的其他部队——这些部队多数为

历史军事 八年全面抗战 国军中表现最好的竟然是杂牌军

几乎从创建开始,国民党军队就分为了嫡系军和杂牌军。所谓嫡系军,就是以黄埔军校为家底的中央军——这是蒋介石赖以起家的命根子。所谓杂牌军,就是嫡系军以外、但是又隶属于国民党军队的其他部队——这些部队多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