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盟军在北非的胜利

Posted 集团军

篇首语: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盟军在北非的胜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盟军在北非的胜利

1942年7月,英美首脑决定实施进攻北非的“火炬”行动计划,并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火炬”行动的盟国远征军总司令。9月下旬,美英两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伦敦确定了实施“火炬”作战计划的细节,决定两国军队于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实施登陆,占领沿海主要港口,然后由阿尔及尔登陆部队向东抢占突尼斯,再待机与北非的英军协同作战,消灭在北非的德意部队。

参加“火炬”作战的美英军队共13个师,分别编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特谴队。西部特谴队由美军巴顿少将指挥,从美国本土出发,横渡大西洋,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登陆;中部特谴队和东部特谴队分别由美军弗雷登道尔少将和赖德少将指挥,从英国出发,在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和阿尔及尔实施登陆。

1942年11月8日,10余万美英联军分乘664艘军舰和运输船分别在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登陆。联军仅仅受到了法国人的轻微抵抗,11月11日,正在北非视察的法军总司令、海军上将达尔朗宣布脱离维希政F,命令法军停火,并加入了联军。盟军登陆成功后,英第1集团军和美第2军即继续向东推进,以攻占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

XTL对盟军的登陆行动虽然毫无准备,但他迅速就作出了反应。他命令占领维希法国,同时用运输机将部队源源不断地运往突尼斯。10月10日,德军抢占了突尼斯。1942年12月9日,XTL将在突尼斯的德意部队编为第5装甲集团军,并任命阿尼姆上将为司令。通过不断的增援,第5集团军逐渐扩大到辖德军2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步兵师及3个意大利步兵师的规模。阿尼姆在突尼斯的北部山地建立了一条防线,并逐渐向南推进,以对抗英第1集团军和美第2军的推进。

12月26日,在阿拉曼会战中失利的隆美尔率非洲装甲集团军的7.8万人(其中德军3万人)和130多辆坦克撤退到利比亚与突尼斯南部交界的马雷特防线,靠近了阿尼姆的部队。XTL命令隆美尔在巩固了新阵地之后,即回国治病。他的非洲装甲集团军也将更名为意大利第1集团军,由意大利的梅塞元帅任司令。

1943年1月14日,英美首脑在卡萨布兰卡会晤,决定在北非战场设立战区,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任总司令,英国的亚历山大将军为副总司令。北非盟军整编为第18集团军群,下辖安德森指挥的英第1集团军、蒙哥马利指挥的英第8集团军、弗雷登道尔指挥的美第2军和部分法军。亚历山大任集团军群司令,统一指挥盟军在北非的全部地面部队。

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

隆美尔在离任前,已敏锐地察觉到出现新的战斗机会。当时位于隆美尔部队正面的英第8集团军尚未对马雷特防线构成威胁,蒙哥马利在攻占的黎波里后,就忙于重开的黎波里港,要发动一场新的攻势还需准备一段时间。而位于西面的安德森指挥的英第1集团军和弗雷登道尔指挥的美第2军却威胁着他的后方。隆美尔决心利用位于两股敌军之间的中心地位,先以背面包抄奇袭方式击溃他后面的盟军,然后调头对付蒙哥马利。这是一个出色的计划,但在实施时却遇到困难,德第5装甲集团军不归隆美尔指挥,而隆美尔与阿尼姆的配合又不协调。

隆美尔的进攻计划被盟军破获,但他们却搞错了德军的主攻地点,艾森豪威尔的司令部和英第1集团军司令部都认为敌军的进攻地点是在丰杜克附近。为此,盟军在丰杜克后面部署了重兵。

1943年2月14日,德意军发起了代号为“春风”行动的进攻。北面阿尼姆的第5集团军从弗德山口向美第2军阵地发起主攻,德第10和第21装甲师两面夹击,重创美第1装甲师,攻占了锡迪布齐德。15日,南面隆美尔部队也攻占了加夫萨,向费里亚纳进逼。17日,隆美尔进占了费里亚纳。

隆美尔计划从费里亚纳挥戈西北,向阿尔及利亚的特贝萨挺进,以切断英美盟军的交通线,从而把战术性胜利发展为战略性胜利。不过,他虽然得到了在罗马的德南线总司令凯塞林的支持,却得不到阿尼姆的合作,阿尼姆控制了装甲部队。经过妥协,隆美尔虽然获得了第10和第21装甲师的指挥权,但却不得不首先进攻东北面的勒凯夫。这样,隆美尔面对的是英美盟军的正面而不是背后。隆美尔不由得火冒三丈。在他看来,这意味着“离敌人战线近得不能再近,势必使我们去攻打强大的敌人后备军。”

2月19日凌晨2时30分,隆美尔开始向勒凯夫方向攻击前进。2月20日,隆美尔攻占了卡塞林隘口,接着向勒凯夫南面的塔拉推进。但隆美尔没能攻下塔拉,他的攻势被盟军的增援兵力阻止了。到2月22日,隆美尔停止了攻击,下令部队撤退。隆美尔的进攻作为一次“目标有限”的出击,可说是战果辉煌。但他未能实现迫使盟军撤出突尼斯的战略目标,尽管这一目标似乎十分接近了。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说:“如果隆美尔从一开始就主持这次战役而不受牵制就进攻特贝萨的话,这样一个目标也许有可能实现的。如果能迅速夺取拥有大量补给储备的美军那个基地和中心机场,那会使盟国部队不再可能守住他们在突尼斯的阵地。”

隆美尔的进攻使美军遭受了重大损失。美第2军3万人中有3000人阵亡,4000人被俘,260辆坦克被毁或被缴获,这是美军在北非战场上遭到的最严重失败。蒙羞受辱的艾森豪威尔撤换了弗雷登道尔,任命勇猛善战的巴顿少将出任美第2军军长。巴顿早就渴望能与隆美尔交手,他说:“对他的书我不知读了多少遍,研究了他的每一个战役,自认对他了如指掌。我平生的愿望就是与他捉对厮杀。”

2月23日,XTL任命隆美尔为新组建的非洲装甲集团军群司令,统一指挥阿尼姆的第5装甲集团军和梅塞的意大利第1集团军(原隆美尔的非洲装甲集团军)。隆美尔获得新权力后,决定不等蒙哥马利来攻,即抢先向他发动攻击。然而,蒙哥马利从密码破译机获的的情报中掌握了隆美尔这次进攻的方向和确切时间,遂从海岸把大炮和部队调到隆美尔选择为突破口的南部地带,集结了进近4个师的兵力、400辆坦克、350门大炮和470门反坦克炮于梅德宁附近,建立了一道严密的防线。

3月6日凌晨,隆美尔以3个半装甲师的160辆坦克(比1个装甲师本应拥有的还要少),在200门大炮和1万名步兵的支持下,向梅德宁发起进攻。上午8时,当德军装甲部队推进到离梅德宁约15公里的一座山脊上时,遭到了蒙哥马利部署的近500门反坦克炮的猛烈轰击。到中午时分,德军装甲部队仍无力向前突破。英军俘虏和侦察营缴获的文件证实,蒙哥马利事先就对隆美尔的行动计划的每一细节了如指掌。下午5点,隆美尔下令取消了这次进攻。160辆坦克损失了50辆。他唉叹说:“从一开始,我们就没能使敌人措手不及,所以这次行动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蒙哥马利向马雷特防线缓慢逼近,盟军控制了制空和制海权,德意部队缺乏补给和增援兵力。隆美尔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部队已频于绝境,继续留在突尼斯等于自殺,他向XTL提出了撤兵返回欧洲的计划,但为XTL所拒绝。3月9日,隆美尔心灰意冷地告病回国休假,永远离开了北非,阿尼姆接过了指挥权。一心想与隆美尔较量的巴顿闻讯,大失所望。

最后决战

3月20日,蒙哥马利指挥英第8集团军进攻马雷特防线,巴顿指挥的美第2军也于3天前从西南进攻马雷特防线的后方。3月26日,梅塞被迫率意大利第1集团军从马雷特防线向北撤退。4月6日,蒙哥马利突破加贝斯隘口,并于4月8日与从加夫萨东进的巴顿会师。4月10日,英第8集团军又占领了斯法克斯。到4月中旬,盟军完成了对德意军的合围。隆美尔的继任阿尼姆率非洲装甲集团群共14个师20多万人退守突尼斯北部,他的3个装甲师仅剩下120余辆坦克,作战物资异常匮乏,没有补给。而亚历山大的第18集团军群共有20个师30万人的部队,拥有1400辆坦克和1000多门火炮。制空和制海权也掌握在盟军手中。

4月16日,亚历山大下达了代号为“铁匠”的总攻令,要求部队沿整个弧行战线强攻退守的德意部队。安德森的英第1集团军担任主攻,突入敌军的中央防线,直取突尼斯城;蒙哥马利的英第8集团军在南面,对敌军左翼发动攻击;布莱德雷的美第2军在北面,打击敌军右翼,以夺取比塞大港为目标;法第19军在蒙哥马利左侧和安德森右侧伺机参加攻击而扩大战果。

美军M3坦克冲向德军阵地

4月19日下午9时30分,蒙哥马利首先在南面发动攻击。4月22日,安德森指挥英第1集团军在中央战线发起主攻,阿尼姆集中其装甲兵力的大部分来进行激烈抵抗,英第1集团军进展缓慢。亚历山大遂从蒙哥马利那里调来第7装甲师、第4印度步兵师和201警卫旅给安德森,以增强英第1集团军的打击兵力。5月6日,在400门火炮和战术空军的支援下,英第1集团军全力猛攻,德意部队终于招架不住,向后溃退。同时,在美第2军的不断压迫下,在北面的德意军防线也开始向内凹入。5月7日,安德森指挥的英第1集团军攻入了突尼斯城,接着不久,布莱德雷指挥的美第2军也攻占了比塞大港。以后的情形,英国人莫尔希德在其《非洲的末日》中说:“德国人已经完全吓慌了,当他们看到英国人的坦克扬长而过,简直感到手脚无措。德军将领已经无法下达命令,因为他已经与其部下丧失了联系。在恐惧之中,德军纷纷奔向滩头,但他们发现既无船只,又无飞机,于是军队就完全崩溃了。”

5月13日,阿泥姆上将和梅塞元帅相继向盟军投降,约10万德军、15万意军被俘,只有633人从海上逃走。突尼斯会战以盟军的胜利而结束了。

经过2年零8个月的拉锯战,北非战争至此终告结束。盟军在北非的胜利,使地中海航道从此畅通,为下一步通过西西里岛重返欧洲创造了条件

相关参考

传奇的战争魔术师——贾斯帕·马斯基林

  贾斯帕·马斯基林,魔术世家的传人,他以北非浩瀚沙漠为舞台,献上有史以来最盛大的魔术表演。他没有亲手杀死一名敌军,但他却拯救了难以统计、数量惊人的生命,为盟军在北非战场的胜利做出了鲜为

历史军事 签字时间被定为胜利日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各国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7月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历史百科 1945年5月2日盟军在意大利取得最后胜利

1945年5月2日盟军在意大利取得最后胜利1945年4月16日,盟军在意大利战场发动全线攻势。4月23日盟军第5、第8集团军在波河南岸斐拉拉会师,共俘虏德军3万人,缴获、击毁大量坦克、火炮。4月26日

历史百科 1944年1-9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胜利

1944年1-9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胜利1943年底,盟军在意大利南部与德军对峙于“古斯塔夫”防线之前。1944年初,由于“霸王”战役即将实施,盟军大批兵力调到英国,意大利战场已处于次要战场。1944年1

蒙哥马利和隆美尔具体是什么关系

...在北非的战场上,隆美尔被蒙哥马利所击败,但是两人的军事谋略旗鼓相当,蒙哥马利虽然胜利了,但是从军队力量上两军悬殊太大。蒙哥马利和

历史百科 1943年1月14-23日卡萨布兰卡会议

1943年1月14-23日卡萨布兰卡会议1942年底,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控制了这一地区。为进一步协调盟军今后的进攻方针,英美首脑丘吉尔和罗斯福及其两国军事参谋人员于1943年1月14日至23日在法属

二战著名将领蒙哥马利和隆美尔是什么关系

...在北非的战场上,隆美尔被蒙哥马利所击败,但是两人的军事谋略旗鼓相当,蒙哥马利虽然胜利了,但是从军队力量上两军悬殊太大。蒙哥马利和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1942年6月澳军参加北非战役

1942年6月澳军参加北非战役1942年上半年,德国大军侵入北非,援救意军。在德、意军队的进逼下,盟军退回阿拉曼。6月,双方在此展开拉锯战。7月,德军隆美尔部队企图突破战线,进取亚历山大港和开罗。蒙哥

历史军事 关于马塔潘角海战的评价是怎样的

在马塔潘角战败后,意大利舰队不敢再进入地中海东部,虽然德国空军保证提供空中掩护,但意大利海军高层已失去信心,因此,马塔潘角海战对盟军来说是战略上的重大胜利,此后,盟军可集中资源在1941年4月希腊陷落

历史人物 汉尼拔为何在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输掉了布匿战争

 众所周知,北非绝大部分的地方都是沙漠,所以迦太基真正能够住人的地方,其实就是迦太基城及其附近地区,也就是今天的突尼斯地区。北非的土地对迦太基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剽悍的努米比亚骑兵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