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汉尼拔为何在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输掉了布匿战争

Posted 迦太基

篇首语:你今天的日积月累,早晚会成为别人的望尘莫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汉尼拔为何在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输掉了布匿战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汉尼拔为何在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输掉了布匿战争

 

众所周知,北非绝大部分的地方都是沙漠,所以迦太基真正能够住人的地方,其实就是迦太基城及其附近地区,也就是今天的突尼斯地区。北非的土地对迦太基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剽悍的努米比亚骑兵了...

这场战争就是迦太基控制下的北非与伊比利亚,与罗马及其在意大利的拉丁、希腊城邦盟友所控制的意大利之间的较量。

在进入正题之前,有必要就战局作出几点补充:

1.最关键的是,迦太基控地虽然幅员广袤,然而绝对是没有什么卵用。首先,众所周知,北非绝大部分的地方都是沙漠,所以迦太基真正能够住人的地方,其实就是迦太基城及其附近地区,也就是今天的突尼斯地区。北非的土地对迦太基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剽悍的努米比亚骑兵了(然而最后努米比亚倒戈跟了罗马,这是后话)。

2.在第一次布匿战争战败后,哈米尔哈·巴卡(汉尼拔他爹)痛定思痛,决定北上伊比利亚(今西班牙),拓展战略腹地。在十数年内,堪堪算是把伊比利亚养成了熟地。然而巴卡真正能控制的地方只有沿海一线,内陆高原地区的野蛮人诸部落纯属是被打到了进入羁縻状态而已。布匿战争一开始后,内陆地区的部落们就被罗马人的外交手段(胡萝卜加大棒)打成了内乱。

3.那么罗马这边呢?情况比迦太基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凭借第一次布匿战争的声威,罗马把势力扩张到了全意大利以及西西里,与势力范围内的所有拉丁和希腊城邦建立了同(fu)盟(yong)关系。然而,同盟城邦里不服罗马的大有城在(特别是希腊城邦)。

那么,汉尼拔(迦太基)到底败在了哪里?

第一,迦太基败在了一个恒古的历史命题上:海洋国家跟农业国家的优劣。纯粹商业立国的迦太基与离海岸线还有几十公里的农业国罗马,在国民性上完全不同。打从第一次布匿战争起,迦太基就从来没有战争的觉悟。这造成了两个结果:

一个是迦太基由始至终都在想着谈判(到了后面就是想着投降),迦太基想着的就是打出一个彼此都满意的结果,然后我继续做我的生意,你继续耕你的田。这有点类似于宋对辽用金钱买和平的方式。问题在于,这种政策对于一个纯粹就是想干翻你的国家,其实是没什么用的。

另一个就是迦太基的军队大部分都是雇佣军。迦太基的大老爷们不愿意留自己的血,于是很天才地想到反正自己有钱,那还不如自己雇佣军队,结果这种军队面对以罗马公民组成的正规军,被干翻是很正常的(汉尼拔是唯一的例外,他用一支雇佣军干翻了罗马人)。

第二,迦太基内部,陷入了北非本部与伊比利亚之间的内斗。如前文所述,伊比利亚是汉尼拔家族单独北上开发的战略腹地,虽然名义上服从迦太基,但实际上汉尼拔他爹跟汉尼拔从来都不怎么鸟迦太基城的那群贵族。所以作为回报,在布匿战争开始后,迦太基就一直在扯皮。汉尼拔在意大利的一切行动,北非没有给予任何实质支持。有一句话是非常恰当的:这是一场汉尼拔与罗马之间的战争。

不但如此,即使北非不率军支援汉尼拔,但假如迦太基能在汉尼拔打得罗马草木皆兵的同时,派出海军积极与罗马海军争夺制海权。那么迦太基与罗马孰胜孰败,绝对是未知之数。在最好的情况下,如果迦太基能击败罗马海军,彻底夺取地中海制海权,那么罗马就等同是输了。然而,事实是,在汉尼拔孤军深入意大利的十六年间,迦太基毫无与罗马争夺制海权的意愿。

这造成的最恶劣的结果,就是叙拉古和马其顿这两支,本来信心满满成为「反罗马联盟」一员的成员,最终也都因为罗马海军的强势,而退出了战争(前者在公元前211年被罗马攻破,后者在公元前205年与罗马缔结和平条约)。

所以嘛,与其说迦太基城的贵族害怕罗马人战胜,我倒觉得他们更害怕汉尼拔挟战胜之威,回去北非夺权呢。

第三,还有一个战术上的决策,极大地改变了战争态势。在战争进行到中期时,汉尼拔决定从伊比利亚的大本营调拨5万新兵,也就是大本营一半的兵力,前往支援汉尼拔。问题在于,当时率罗马军在伊比利亚战斗的,正是罗马名将大西庇阿。在汉尼拔调军前,大西庇阿已经在伊比利亚僵持了三年,没想到在5万新兵调走后,战略平衡被一下子打破。迦太基的伊比利亚大本营瞬间崩盘了。

而汉尼拔的弟弟哈斯德鲁巴所率领的5万援军,在与汉尼拔会师之前,被罗马军抢先截住,被全歼。

我曾多次设想,如果率领3万大军的汉尼拔,能够与援军会师,合军8万之众,那到底发生什么样的变数。然而历史从来没有如果,在哈斯德鲁巴战死的一刻,汉尼拔就已经丧失了他最后的机会。至于迦太基,他们从来就没有过机会。

所以,汉尼拔本来打的就是一场逆天之战。他身率数万军队,孤军深入敌人的大本营,凭着几乎等于没有的支援和打少见少的兵,在意大利孤军战斗了十六年,最后全身而退。

他唯一的希望,就在于能够凭借自己的军队,以及罗马的同盟们对罗马的不满,强行肢解罗马的同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必须不停地打胜仗。他也确实办到了,他连续打了十六年的胜仗。虽然这到最后,还是失去了意义。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基辅战役德军虽然胜利但他们输掉了最大的战争

在德国疯狂侵略的时候,有一场战争被希特勒称之为战争史上最大的围歼战,这场战役就是基辅战役。而基辅战役的背景则是德军在二次大战中对苏联的入侵。这次代号为巴巴罗萨作战的行动就是德国用于对付苏联的。当希特勒

基辅战役德军胜利但他们输掉了最大的战争

在德国疯狂侵略的时候,有一场战争被希特勒称之为战争史上最大的围歼战,这场战役就是基辅战役。而基辅战役的背景则是德军在二次大战中对苏联的入侵。这次代号为巴巴罗萨作战的行动就是德国用于对付苏联的。当希特勒...

世界历史 美国越战赢了每一场战斗却输掉了整个越南战争

美国的越战经历与此前日本的对华战争颇为相似: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战役的胜利,但总是无法达成政治目的。越南战争落下帷幕已经四十年了,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从未结束——当1975年4月30日最后一个美军士兵在西贡

历史军事 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

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失败之后,因失去地中海里的西西里岛,开始向欧洲西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发展。罗马警告汉尼拔不可穿过埃布罗河。汉尼拔无视此警告,继续领军向东北进军。罗马令迦太基交出汉尼拔受审,被拒绝之后

历史人物 汉尼拔如何赢下坎尼会战

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间,罗马与非州北部的迦太基为争夺西地中海霸权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史西地中海霸权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当时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人),在这场延续100多年的战

世界历史 坎尼战役简介

在坎尼会战(8月2日216BCE)是的决定性胜利迦太基军队在罗马军队在坎尼,东南意大利,期间第二次布匿战争(218-202BCE)。迦太基将军汉尼拔·巴尔卡(公元前247-183年)以其对罗马的非正统

中国打赢了战场输掉了外交 清时的中法战争

中国曾经也是个有很多属邦的国家。缅甸、安南、朝鲜、尼泊尔都是。我们对于属国抱有唯一的一点希望就是它们能来朝贡,我们不去干涉属国的内政外交,更不会有殖民通商的经济政策。这些属国同中国的关系也还不错,按时

宋襄公因“仁义”输掉了战争 宋楚泓水之战简介

泓水之战,是中国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为争夺霸权而发生的一次战斗,战斗以宋国失败告终。泓水之役发生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县北30里)。楚以优势的兵力、旺盛的士气、有利的地理条件,大败宋国,获得全...

宋襄公因“仁义”输掉了战争 宋楚泓水之战简介

泓水之战,是中国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为争夺霸权而发生的一次战斗,战斗以宋国失败告终。泓水之役发生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县北30里)。楚以优势的兵力、旺盛的士气、有利的地理条件,大败宋国

几乎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为何会输掉了这场关键之战

原题:几乎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为什么输掉了“十三翼之战”?众所周知,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一生打的胜仗不计其数,几乎将冷兵器时代的陆军战法发挥到了极限,建立了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