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中国新一代核潜艇最大深度发射鱼雷 创新纪录
Posted 潜艇
篇首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中国新一代核潜艇最大深度发射鱼雷 创新纪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中国新一代核潜艇最大深度发射鱼雷 创新纪录
在人民海军序列里,有一支专门从事水中兵器鉴定试验的特殊部队——海军某试验区研究所。
从我国第一套现代声呐装备,到第一艘舰用水声对抗装备,他们完成了国内几乎所有主战舰(潜)艇声呐系统、反潜武器系统和水声对抗系统的试验鉴定,在浩瀚大洋填补了十几项水中兵器试验空白,为我海军新型武器能攻善守趟开了深蓝“航道”——
仗怎么打武器就怎么试
南方某海域,一场实战背景下某型潜艇作战系统试验紧张展开。
这是一项国家水中兵器试验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潜行在大洋深处的某型潜艇将发射鱼雷攻击多个目标。作为主导此次试验的海军某研究所,承受着巨大压力。
中国海军093攻击型核潜艇
然而,为了真实检验某型潜艇的作战能力,研究所参试干部横下一条心:“战争没有预案!未来仗怎么打新型作战武器就应该怎么试……”
当潜艇缓缓下潜至发射阵位,一切准备就绪,现场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随着指挥员下达“发射!”命令,刹那间,伴着闷雷般的巨响,鱼雷从潜艇发射出去,直扑“敌舰”……鱼雷准确击中预定目标,成功探索出提高我军潜艇攻击多目标的创新之路。
“我国新一代水中兵器装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强军梦,我们靶场官兵承受多大的风险也值得!”研究所所长费志刚说。
为了贴近实战,最大限度发挥潜艇的综合作战能力,在数百次高强度试验鉴定中,项目小组依据试验大纲,严格用“打仗的尺子量长短”,做到每一份试验结果报告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创造了十几项国内潜艇作战系统试验的“首次”,为我军潜艇综合作战能力和深海隐蔽作战能力打通了“任督二脉”……
必须当好“黑脸判官”
这是一次紧张激烈的试验研讨会。
2006年5月,该研究所在组织某型舰载声呐装备报警功能试验时,工业部门一位知名专家提出:该型声呐报警功能他们已多次开展相关试验,在技术上绝对可靠,靶场在进行试验鉴定时,只要声呐报警功能顺利通过一个航次的考核,试验结论即可判定合格。
“不行,必须严格按试验大纲规定的次数进行验证,而且只要有1次发射后声呐装备没有报警,鉴定结论就将计为失败!”时任某研究室主任的费志刚当场提出异议。然而,工业部门认为进行“大样本”试验偶然性风险因素大,坚决不同意。
“试验攸关部队战斗力,如果声呐装备报警性能不可靠,今天我们让一步,明天损失的可能就是整条战舰,丢掉的可能就是官兵的生命……”面对国内声呐研制领域的资深专家,费志刚坚持毫不让步。
靶场官兵顽强的把关意识和严谨的试验作风,最终打动了专家。茫茫海上试验场,当该型声呐报警功能在多次发射考核中顺利过关,军地参试人员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打胜仗是最高褒奖
这是我国首次组织实施的新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随着潜艇缓缓下潜,时间仿佛静止,空气仿佛凝固——参试官兵都清楚,深潜试验到了一定深度后,每下潜一米都在创造我国潜艇大深度发射鱼雷的纪录,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挑战。
作为负责这个试验项目的总师、时任某研究室主任崔滋刚紧紧铆在试验战位上,成功解决试验中的3项关键技术问题,一举创造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新纪录……他荣记了二等功。
年轻工程师金彦丰,从承担某项试验任务开始,就把满腔的强军报国豪情化作砺剑大洋的具体行动。女儿出生时,他奋战在北疆的海试场上,女儿“百天”时,他又转战在南国的茫茫大洋深处,直到女儿出生5个多月、已经牙牙学语时,他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孩子……
采访中,该试验区司令员黄阳胜感慨万千:“对于常年战斗在试验一线的靶场官兵来说,做出多大的牺牲奉献也无怨无悔,未来部队打胜仗,就是对我们靶场最高的褒奖!”
相关参考
目前,尽管反舰导弹的普遍装备,使鱼雷在海战中的传统地位有所下降,但鱼雷仍是海军特别是潜艇的重要攻击武器。现在的鱼雷,发射后可自行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只要一接触舰船就会爆炸,具有速度快、航程远、隐蔽性好
线导鱼雷线导鱼雷是由发射舰艇用导线传输指令制导的鱼雷。线导鱼雷弹道一般分为5个阶段:(1)发射入水进行寻深;(2)到达预定深度后母舰开始线导。母舰不断通过导线给鱼雷下达航向、深度和速度的指令,对鱼雷弹
参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外媒称,英国海军首次从装配了新“大脑”的核潜艇发射了鱼雷。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3月2日报道,皇家海军的最新也是最先进的机敏级潜艇“机巧”号,首次使用了共同作战系统。它作为潜艇的
火箭助飞鱼雷火箭助飞鱼雷亦称反潜导弹。舰艇在水中发射,由火箭运载飞行至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并攻击潜艇的鱼雷。火箭助飞鱼雷和火箭发射装置、射击指挥控制系统、探测设备等构成火箭助飞鱼雷的武器系统。目
鱼雷鱼雷是一个形似雪茄、装有战斗部、能自行推进和控制的水中兵器。一般由潜艇、舰艇、飞机、直升飞机发射,主要攻击目标是潜艇和水面舰船。世界上第一枚鱼雷是19世纪60年代制成的。当时奥地利海军上校勒皮乌斯
北洋水师的笑话:鱼雷训练成习惯忘具体调节深度大清帝国的北洋舰队曾是一支高高飘扬着“龙旗”,威风八面,横行四海的舰队,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位。尤其7335吨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堪称当时亚洲
日本“苍龙”级常规潜艇“苍龙”级潜艇(Sōryūclasssubmarine)是日本在二战后建造的吨位最大的潜艇,计划建造10艘,截至2014年已经有5艘建成服役。“苍龙”级潜艇装载的鱼雷和反舰导弹等
二战中,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1艘 ”敌艇”,回国后才知犯 ”大错
在战争结束之后,为避免悲剧的再一次发生,国际组织出台了国际海上公约,根据公约之中「”捕获条例”的约定,潜水艇在战争期间,是可以在活动区域要求行使的船只停航,并接受是否装有军用物资的审查。若船只身上确实
攻击潜艇攻击潜艇是指用于攻击水面舰船和潜艇的潜艇。最初的攻击潜艇指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攻击潜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基本艇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潜艇装备的武器已有根本变化,主要武器是鱼雷、水雷和反舰
戴安娜·普雷斯顿追踪了她对1915年5月在爱尔兰海岸被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的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沉没的调查,直到1998年她遇到了船上“巨大的青铜螺旋桨,像恐龙骨一样坚硬,坐在利物浦码头的码头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