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曹操麾下谋士如云,在赤壁之战时智商怎么都下线了?

Posted 谋士

篇首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曹操麾下谋士如云,在赤壁之战时智商怎么都下线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曹操麾下谋士如云,在赤壁之战时智商怎么都下线了?

话说在三国时期很多网友都说了这个赤壁之战还真的是有点点厉害的,有很多的故事可言的,话说其实三国时期曹操麾下的谋士都挺厉害的,而且这些谋士也多的很,那么为什么单独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就出现了智商下线的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

曹操败于赤壁,自己轻敌大意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曹魏的谋士们没有尽到职责,对这场败仗也要负相当责任。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谋士都发挥失常,贾诩和程昱看问题就比较深刻,可惜的是,当时曹军正经历了北征乌桓和迫降刘琮这两次大胜,速胜论占了绝对上风,贾、程二人的意见没有受到重视。

曹操在长坂坡闪击刘备得手,之后南下江陵,将这个水军基地和后勤补给基地占领。曹操在江陵非常轻松,忙着大赏荆州的有功之臣,同时也召集了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研究下一步行动。

荆州之战比想像中顺利得多,除了夏口的刘琦和刘备,全部据有荆州七郡指日可待,曹操想趁热打铁,就在今年内出兵夏口,消灭刘琦和刘备。

这不是什么大事,当时的局面一片大好,夏口之敌已如惊弓之鸟,只要出兵,定然不堪一击。但也不是没有问题,这个问题其实还挺严重,那就是季节。

这时是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农历10月,已进入冬季。初冬的长江一带,气候更加复杂多变,对于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对南方的气候还需要稍稍适应一下才行。

曹军将士大部分人也都是第一次到这么远的南方来,他们不怕天寒地冻,也不怕干旱少雨,但对于这种阴冷潮湿的冬天却感到有点难受,历史学家们事后用四个字来概括曹军将士此时的状况:水土不服。

对曹操来说,摆在面前的有两个选项,一个是继续一鼓作气,解决掉江夏郡的刘备和刘琦,另一个是暂作休整,待明年春天再开战。

这两种方案各有利弊,连续作战容易陷于轻敌冒进的大忌,曹军的主力此行虽然还没有经历大的战事,但一路南下已行进一千多里,难免有所疲惫。而且,最近一下子接收了很多地盘和荆州的军队,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但放着敌人不打容易给其造成喘息之机,刘备和刘琦联手自不用说,他们背后的孙权也不会坐视不理,这几股力量将联合起来是可以预见的事,留给敌人的时间越充分,将来就越难打。

参加此次重要会议的有陆续抵达江陵的主要谋士,包括贾诩、董昭、程昱、陈群、和洽、华歆、王朗等人,还有刚刚加入曹操集团的王粲、裴潜、刘廙、桓階等,武将方面有曹仁、徐晃、任峻、满宠、曹纯,还有担任水军正副都督的蔡瑁和张允。

会上,武将们都主张抓紧时间打,而谋士们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现在就打,另一派以贾诩为代表,主张先不着急。

贾诩的理由是:“明公过去打败袁氏,如今又收服汉南,威名远著,势力强盛,如果借助楚地之富饶,奖赏士卒和官吏,壮大力量,安抚百姓,使大家安居乐业,那么不用兴师动众江东自会臣服。”

贾诩似乎有点不好理解,因为这段话等于什么都没说。此时天下形势仍然未定,荆州虽然得手,但环绕于四周的仍然到处都是敌人,申张和平主义还远远没到时候。所以,后世有史学家认为“诩之此谋,未合当时之宜”。

然而,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贾诩是对的。在曹操身边的智囊里,比较有传奇色彩是董昭,比董昭还传奇的是贾诩,他的见解总高人一筹。

但是,贾诩来自敌方阵营,在与曹操为敌时曾让曹操连大亏,本人除了被曹操欣赏之外,没有任何根基,没有什么势力,所以他自从投身曹营便格外谨慎,从不干冒险的事,从不说过头的话,上班按时来,下班回家门一关,不会客,不访友。

揣测一下,贾诩上面这段话里应该有深意,他原本想阻止曹操此时东进,但有些理由他没有明说,而是说了一通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话。

贾诩不想说的理由也许是:此战没有绝对的胜算。但是,一路势如破竹的气势,加上绝对实力和高昂的斗志,说曹军有可能打不过已如惊弓之鸟般的刘备和刘琦,这怎么能让人相信?所以贾诩只说了一半就不再往下说了。

此次会议也讨论了刘备是否会与孙权联手的问题,对此大多数人得出了奇怪的结论,史书上说“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大家认为孙权不仅不会与刘备联合,而且会杀了刘备,。

大胡子将军程昱表示反对:“孙权刚刚继承权位,还没有树立起绝对权威。曹公无敌于天下,占有荆州,威震江表,孙权即使有谋略,但自知不能独挡,刘备素有英名,关羽、张飞都是万人敌的猛将,孙权必然会帮助他们以抵御我们。”

事后证明,程昱的见解也是正确的。可惜的是,这次军事会议对贾诩和程昱的意见均未采纳,此次会议最终做出决定,大军即刻沿江而下去打夏口之战,这导致赤壁之败,统一大业最终功败垂成。

说到底,还是前面的两场大胜让大家产生了轻敌和速胜的思想,不仅曹操轻敌,曹操手下的谋士们也普遍轻敌,对形势产生了严重误判。

如果此时放慢一下脚步,先占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稳扎稳打,之后再慢慢徐图刘备,至于孙权,更是再缓上一步,也许情况会完全不同。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揭秘赤壁之战时曹操到底有多少兵马?

曹操赤壁之战时有多少兵,《三国演义》记载,曹操起兵八十三万,诈称百万。曹操有雄师百万?小说当然作数。有好事者给他算了,有说20万的,有说7万挂零的,总之远远少于百万。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让

历史军事 赤壁之战中曹操四大谋士为何集体失声

曹操身边最有名的四大谋士,即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另一说是包括贾诩在内的五大谋士。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这四大谋士,才让曹操得以在北方的争斗中先后消灭董卓、吕布、袁绍、袁术、张绣等五大势力,并一举平定北

历史军事 曹军谋士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集体发挥失常

你真的了解赤壁之战为何曹军谋士集体发挥失常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故事脍炙人口,如果说三国最霸气的君主,大多数人一定会说曹操。陈寿的《三国志》称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但如果站在东汉

后世是如何评价赤壁之战时刘备的表现的

赤壁之战刘备赤壁之战相信很多人都十分清楚,但是真正了解赤壁之战的并不多。赤壁之战是三国里面非常受人欢迎的典故之一。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在这场战争当中,曹操的实力大减,但是吴和蜀的政权战时得

赤壁之战时关羽如果下狠手,曹操死在华容道,刘备可否取得天下?

赤壁之战时关羽如果下狠手,曹操死在华容道,刘备可否取得天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乃至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一场经典的以弱胜强战役。建安十三年(208),一心想要统一天下的

赤壁之战时,这些 ”牛人”的职务

建安十三年(208年)的赤壁之战,是「”曹刘孙”第一次「”会战”。第二次「”三家会战”则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曹操——丞相、冀州牧、武平侯曹仁——行征南将军、都亭侯徐晃——横野将军、都

曹操百万大军竟然败在自家谋士手中 赤壁之战

曹操一方面想做仁君,另一方面却又连小臣刘馥都容忍不了,在横槊赋诗时倚酒将他刺死。(仅因直言诗句不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如此类推,曹操还能听得进程昱、二荀的逆耳忠言吗?幸好三

曹操百万大军竟然败在自家谋士手中 赤壁之战

曹操一方面想做仁君,另一方面却又连小臣刘馥都容忍不了,在横槊赋诗时倚酒将他刺死。(仅因直言诗句不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如此类推,曹操还能听得进程昱、二荀的逆耳忠言吗?幸好三

赤壁之战曹操落败,因被自家谋士暗算

曹操一方面想做仁君,另一方面却又连小臣刘馥都容忍不了,在横槊赋诗时倚酒将他刺死。(仅因直言诗句不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如此类推,曹操还能听得进程昱、二荀的逆耳忠言吗?幸好三位谋

历史人物 同样都是曹操手下的谋士 司马懿与杨修谁更厉害呢

司马懿与杨修谁更厉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曹操麾下谋士如云,除了荀彧等老资格的谋士,新兴力量如司马懿和杨修等也颇受曹操重视,他们为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