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蜀汉这么大损失,东吴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吞并蜀汉?
Posted 损失
篇首语: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蜀汉这么大损失,东吴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吞并蜀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蜀汉这么大损失,东吴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吞并蜀汉?
说到夷陵之战很多网友也都知道这个战役也还是真的很可怕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战役让蜀汉机会损失了所有的主要兵力了,所以对蜀汉来说真的是太可怕了,其实有的人就要问了,这个时候如果东吴乘胜追击的话,那么东吴能不能吞并蜀汉呢?东吴当时又为什么不吞并蜀汉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孙权想不想吞掉益州?做梦都想,甚至在周瑜没死的时候都做过这个梦,夷陵之战后当然更想。之所以没乘胜西取益州,并不是孙权有多高尚,只是说明他还没膨胀到头脑发热:一则孙权并没有吃掉刘备的绝对实力;二则如果攻击刘备本土,江东老巢可能就被曹魏一锅端了。
夷陵之战的高潮部分发生在222年,是不是预示着刘备的此次发飙多少有点犯二?我们先分析一下夷陵大战前魏蜀吴三方态势。彼时曹丕刚上位两年,孙权也刚向曹丕称臣被封为吴王一年,且魏国君臣已经就是否攻击孙权经过了大范围、长时间的反复讨论。
虽然曹丕没有接受刘晔等人趁蜀国伐吴也渡江攻击吴国的建议,至少说明曹魏对孙权也蠢蠢欲动了。
再来看看夷陵惨败后,刘备是不是已经无可战之兵了?此次刘备带的兵总数不超过六万:亲自带了本部四万,加上蛮夷兵一万,舍长江在陆路攻击前进;镇北将军黄权率一部驻扎在江北。刘备在秭归收拢残部后逃到白帝城驻防,应该兵力还为数不少,要不然也不至于“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求和”。
估测此时蜀国总兵力应该还不少于七八万,而陆逊统率参加夷陵之战的东吴兵力也不过五万而已。
更重要的是,夷陵之战后仅仅一个月,曹丕就对孙权出手了。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今安徽凤阳),大将军曹仁出濡须口(今安徽无为),曹真、张颌、徐晃围南郡,这三大豪华阵容简直能亮瞎孙权的眼睛,你说他还有心思再去做吞并蜀汉的春秋大梦?
所以,不是孙权不想搞掉蜀汉,是不能,瘦死的蜀汉他也啃不下。相反,夷陵之战之后,蜀吴联盟反而更加稳固,再也没出现过大的裂痕,一直到蜀国最先灭亡。
相关参考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蜀汉的损失,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19年,关羽被杀身亡,此时的蜀汉损失一员大将。关羽的死无疑是让蜀汉失去了一臂,这让蜀汉的国力下降,同时关羽镇守的荆州被攻破,要知道荆
夷陵之战,蜀军大败,为什么吴军不乘胜追击,一举消灭蜀汉?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民间传说,三国时吴蜀夷陵之战,刘备被陆逊打得大败亏输。后卫将军傅彤阵亡、镇北将军黄权率众向曹魏投降、白眉马良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战役结果刘备大败,蜀汉战力从此大减,很多人对这场战役有一个共同的疑问——这么重要的大规模战争,为什么诸葛亮没参加?网络配图原因一,诸葛亮反对东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后孙权为什么不趁势消灭蜀国?东吴拿下蜀汉能打赢曹魏么?
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前期最大的转折点,蜀汉步入到了寒冬期,而东吴和曹魏的国力依旧强盛。主要是刘备伐吴实在太过冲动,虽然整备了几年,但似乎太急于求胜,每一步都在陆逊的算计当中,最后陆逊一把火将蜀军烧的节节
吴蜀夷陵之战,以往一般认为双方都只有四五万兵力,不算特别大的战争,但实际参战人数应该比这多得多,是双方倾尽国力的一场总体战。而总体战中大败亏输的刘备,在战后承认错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避免了蜀汉灭亡。
夷陵之战是以蜀汉刘备攻打东吴孙权,最终蜀汉刘备大败的经典战例,为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之后,是一场以积极防御,以逸待劳,最后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在双方的兵力投入上,真实的历史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战役结果刘备大败,蜀汉战力从此大减,很多人对这场战役有一个共同的疑问——这么重要的大规模战争,为什么诸葛亮没参加?原因一,诸葛亮反对东征,夷陵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战役结果刘备大败,蜀汉战力从此大减,很多人对这场战役有一个共同的疑问——这么重要的大规模战争,为什么诸葛亮没参加?原因一,诸葛亮反对东征,夷陵
公元217年,刘备在法正等人的建议下出兵攻打汉中,当时刘备派出张飞与马超等人攻打下辩,曹操则派出曹洪、曹休与曹真等人出兵抵挡。而在战事前期,刘备军节节败退,不仅损失了吴兰等优秀将领,而且士气也遭到了极
陆逊为何不擒杀刘备,现在权威的解释,都云三国志的这样一段话:曹丕大合士众,外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无几,魏军果出,三方受敌也。火烧连营后,陆逊指挥东吴人马,对刘备进行了疯狂的追击,几乎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