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秦国历史上失败的三次战役,秦军也曾全军覆没
Posted 城邑
篇首语:守株待兔只能得一餐饱,主动出击方能丰衣足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秦国历史上失败的三次战役,秦军也曾全军覆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秦国历史上失败的三次战役,秦军也曾全军覆没
这世上没有一直胜利而不失败的人,即便被称为常胜将军,也不能保证每一场战争的胜利。秦国灭六国的时候也是如此,虽然大秦铁骑最终踏平六国,但是这个过程却是无比惊险。秦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三次败得很惨的战役,其中有一次还是全军覆没。那么,这三次战役分别是什么呢?
在人们眼中秦军是精锐的象征,是虎狼之师。他们灭掉了六国,笑到了最后。但是历史上秦国有三次惨败,但是每次都挺了过来,并且变得更加强大,知耻而后勇。
一、 第一次惨败,秦晋崤之战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时,设伏于崤山(xiao二声”)(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险地而围歼之。十二月,秦派孟明视等率军出袭郑国,次年春顺利通过崤山隘道,越过晋军南境,抵达滑(今河南偃师东南),恰与赴周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相遇。机警的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即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不敢再进,遂还师。
晋国侦知,命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并联络当地姜戎埋伏于隘道两侧。秦军重返崤山,因去时未通敌情,疏于戒备。晋军见秦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地域,立即封锁峡谷两头,突然发起猛攻。晋襄公身著丧服督战,将士个个奋勇杀敌。秦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全部被歼。
次年,秦穆公亲自率军伐晋,渡过黄河,焚烧船只,以示决心死战。
攻取晋国的王官及郊。晋人不出,秦军掉头向南,由茅津再渡黄河,到达肴山,封肴中秦军尸骨而后还。
二、第二次惨败,秦魏河西之战
秦国自秦厉共公之后,国内频繁更换君主,不能形成强有力的集权统治,亦未完成社会变革。秦国虽有东进之意,但军事实力明显弱于魏国。
针对秦国的特点,魏大将军吴起采用了先在河西站稳脚跟,再大举进攻扩大战果,最后巩固占领地区的战略。公元前419年,魏军首先在河西的少梁修筑城池,以便屯兵积粮进攻秦国。秦国即发兵进攻少梁,阻止魏军筑城。两军在少梁交战,魏军击败秦军,继续筑城备战。秦军则沿黄河修筑防御工事,阻止魏军向西扩张。
公元前413年,魏军开始向河西地区的秦军发动进攻,深入至秦纵深的郑地附近,大败秦军。公元前412年,魏文侯命太子击率军攻克繁庞,驱其民而占其地。公元前409年,魏军经过三年休整,再度发起进攻,连续攻克临晋、元里两城邑,并在临晋筑城。公元前408年,魏军攻克洛阴、邰阳两城邑,并在洛阴筑城屯兵驻守。至此,魏军完全占领河西之地。秦军则节节败退,至洛水沿岸修筑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邑以防御魏军,阻其继续西进。
魏国占领河西地区后,成为秦国东进的心腹大患。虽然此后秦国多次进攻该地区,但大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公元前329年才完全收复该地区。
三、第三次惨败,秦灭楚之战
前225年,秦王赵政又派李信和蒙武率20万大军,乘楚国内讧之机,分兵两路进攻楚国。李信率一军进攻平舆,蒙武率一军攻打寝,均击败楚军。李信又攻鄢郢,再破之。于是引兵东,会师城父。楚王派将军项燕率军抵抗。项燕挥军尾随秦军,追击三天三夜,乘秦军轻敌无备,发起突然袭击,大败秦军,占其两座营垒,杀死7名都尉。李信带残兵逃回。
秦王嬴政认识到楚虽已衰弱,但毕竟地广人众,仍具有一定实力,非轻易可灭。他亲赴频阳王翦家,敦请其统兵出征,并按其要求调军60万归其指挥。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在平舆与秦军决战。秦王在郢陈督战。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挑战,终不肯出。王翦与士兵共同生活,并关心其饮食、起居,注意其劳逸结合,同时开展投石和跳远运动,以提高士兵的体力及战斗技能。楚军求战不得,日久斗志松懈,项燕只好率军东撤。
王翦抓住战机,挑选精兵在前,实施追击,在蕲南大败楚军,杀死项燕。秦军乘势攻取了楚国的许多城邑。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俘楚王负刍,楚亡。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相关参考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国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世上没有一直胜利而不失败的人,即便被称为常胜将军,也不能保证每一场战争的胜利。秦国灭六国的时候也是如此,虽然大秦铁骑最终踏平六国,但是这个过程却
历史军事 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一共有多少兵力?赵军真被坑杀了45万人么?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歼灭战,秦国和赵国派出的总兵力超过了100万人,最后秦国取得胜利还杀了赵军45万人。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当时双方真有派出如此之多的人参加这场战役么?而且秦军也只不过比赵军到处
作战的时候知道敌人的底细是很重要的,百越之战中由于秦始皇开始没有摸清敌军的情况导致自己失败了,但是他明白自己失败在哪,更可贵的是他没有放弃。正是在他的坚持不懈下有了著名的百越之战。这场战役之后秦军也完
众所周知,1941年6月22日,德国兵分三路猛攻苏联。不少人以为德军追着苏联人一直打到1945年,但是实际上,1943年9月德军就已经转攻为守,而且真正掌握主动权的阶段也只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前。而这一切
长平之战在历史上一直存有争议,但是无可争论的就是秦军打赢了这场战役。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场围歼战,那么秦国是怎样围歼赵国的呢?这场被称之位最残酷、最血腥的战役之一的长平之战,秦
关于秦国的斩首的材料主要在史记中,公开的出版物中只有梁玉绳先生根据史记作过统计,22个战役斩首累计181万人。据《史记六国年表》统计,秦国发动的战役共有93次,由六国发动的战争有38次。71次战役没有
作战的时候知道敌人的底细是很重要的,百越之战中由于秦始皇开始没有摸清敌军的情况导致自己失败了,但是他明白自己失败在哪,更可贵的是他没有放弃。正是在他的坚持不懈下有了著名的百越之战。这场战役之后秦军也完
作战的时候知道敌人的底细是很重要的,百越之战中由于秦始皇开始没有摸清敌军的情况导致自己失败了,但是他明白自己失败在哪,更可贵的是他没有放弃。正是在他的坚持不懈下有了著名的百越之战。这场战役之后秦军也完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晋楚争霸的三次重大战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晋楚争霸总共持续了一百多年时间,期间主要发生了三次重大战役,分别是城濮之战、邲之战和鄢陵之战。其中晋国胜了两次,后来晋国在湛阪之战中再
1619年,明军和努尔哈赤爆发了一场轰动的大战——萨尔浒战役。这场战争明军全盘溃败,后金军集中兵力围歼明军,不过几日,明军三路大军,5万多余人就已全军覆没,这场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场